彼得·冯·科内利乌斯(
德语:Peter von Cornelius,1783-09-23~1867-03-06)
德国画家、
教育家,画作以历史题材见长,在19世纪重振德国的
湿壁画艺术,创办新式美术教育,是令德国告别
新古典主义艺术、确立民族风格、在欧洲艺坛重新赢得关注的重要人物。
1783年9月23日科内利乌斯生于
杜塞尔多夫的一个平民家庭,因此姓氏前面并没有代表贵族身份的“冯”字。父亲是一名画家,一面在杜塞尔多夫画廊任职,另一面在美术学院执教。但是父亲并没有亲自教导科内利乌斯,因为父亲追随时兴的
安东·拉斐尔·门斯,以模仿
拉斐尔·桑西为主;而科内利乌斯很早就从画作欣赏中选定要学习
彼得·保罗·鲁本斯。因此科内利乌斯12岁起就去美术学院自学,很早就展现绘画天赋。
1799年父亲身故后家境很快陷入困顿,有人劝说母亲把科内利乌斯培养成一名
金匠,但是母亲坚持他应当成为画家,这给与科内利乌斯莫大的支持和力量。科内利乌斯兄弟主动分担家计:此前科内利乌斯只是实验性地描绘一些战争和狩猎的场面,此时他不加推辞地绘制日历、教堂旗帜和人像。这些丰富了他的想象能力和构图技巧。
科内利乌斯为人直率,孜孜以求,从而发挥天分成就真正地天才。他很有个人魅力,为此他在很早就结交了一大批朋友,1803年与Boisserée成为好友,接触到当时Boisserée还没有发表的浪漫主义作品,他并没有公开赞赏。初期重要的作品是为诺伊斯的教堂装饰圣坛。26岁时完成取材《
浮士德》的设计。
1811年科内利乌斯前往罗马,加入由一批德国青年画家组成的兄弟会──路加联盟(德语:Lukasbund),即拿撒勒画派。兄弟会的领导人是Franz Pforr和 J.F. Overbeck。1819年科内利乌斯应王储之邀赶赴慕尼黑。1811-19年在
罗马和
拿撒勒画派的画家们接触,其后在
慕尼黑和
柏林创作。1867年3月6日卒于
柏林。
彼得·冯·科内利乌斯在早年绘制过一批价值不高的
新古典主义作品,尔后受德国
浪漫主义作家的启发,转而发掘本土艺术植根民间、风情浓郁的美学价值,个人风格随之嬗变,取法德国
哥特艺术,尤其受到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为祈祷书所做插图的影响。曾尝试革新德国
湿壁画艺术。
在罗马,科内利乌斯和其他画家一起合作一些作品,回国后受聘主持杜塞尔多夫学院的重建工作,当时慕尼黑的巴伐利亚王储,后来的路易一世邀请他主持为收藏古希腊、罗马艺术品的格里陶德博物馆的装饰设计工作,他发现这个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只好辞去杜塞尔多夫学院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在慕尼黑工作。1825年,他成为慕尼黑学院的院长。
他在慕尼黑为许多建筑绘制壁画,为路德维希教堂所作的壁画可能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壁画。教堂神殿中画的《最后的审判》高达20米,宽12米,其他的画如造物主、耶稣诞生、上十字架等也非常巨大。大约在1839年,柯内留斯离开慕尼黑到了柏林,受威廉四世的委托,为皇家墓室装饰,他著名的素描《启示录四骑士》就是为墓室壁画作的草稿。这可能是他最后的作品了。
作为一个油画家,科内利乌斯的技巧并不高,对色彩的运用也不高明,即使他的壁画的绘画技巧也并不高超,他的绘画风格遵循着意大利画家的精神,但受丢勒风格的影响,画面安排比较满,人物纤细,裸体轮廓不清晰,衣物褶皱有明显的哥特风格,这些在他的《最后审判》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彼得·冯·科内利乌斯是
文艺复兴之后德国最知名的历史画家,同时由于他对德国形成本国艺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在美术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直到20世纪初、
现代艺术兴盛之前,他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