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是冷的。戴望舒以一个诗人的敏感,立刻从身体表面的冷想到心的冷。心冷怎么办呢?他从临家女人动刀尺裁剪衣服想到:心也需要秋衣。也就是说,在这冷漠的秋夜,心不胜其寒,也需要秋衣的呵护。 心是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为何会感觉冷呢?因为它是那么敏感,那么多情,那么多愁善感。南方鲛人的召唤,北方木叶的呼息,都跟它息息相关,更何况民生疾苦、天下安危这样的大事情?常言道,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更何况在中华民族多事之秋,所以心枯裂了,致使“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窃听心的枯裂之音”。古代诗人认为,心即是琴。相传战国时期音乐家俞伯牙善于操琴。一天,俞伯牙在山中弹琴,钟子期说:“这琴叫瑶琴。”接着,他又说这瑶琴是伏羲氏造的。听了钟子期的话,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俞伯牙又弹几曲,请钟子期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之时,钟子期说:“这琴声,表达的是高山雄伟的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钟子期说:“这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这个故事说明,心与琴是相通的。正因为两者是相通的,所以,戴望舒便用琴声代替心声。一句“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说明高尚而洁白的心是没有的。不信你看,那为真知的死者的哭声未绝,可路人早已听烦,将其“悬在树梢”。这正如陶渊明《挽歌》所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谁会为不相干的人悲伤落泪?
在这首诗里,
戴望舒以一个诗人的敏感,从秋夜感觉身体表面的冷想到心的冷。心就是琴,“断裂的吴丝蜀桐”就是一颗受伤的心,虽然心已受伤,但心却未死,它还抱有希望,“从
弦柱间思忆华年”。
这首诗是
戴望舒从感情挫折中引发遐想,有感而作,属于他中期从象征诗向现实主义诗作转型的代表作。
戴望舒的诗歌《秋夜思》 写于1935年7月6日,后收入1948年2月上海星群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灾难的岁月》(这本诗集是戴望舒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
这是一首精致的器乐小品。全曲由一个音乐动机发展而成,充分发挥了古筝自身在音乐及韵味上的特色,将秦腔传统音乐与现代演奏技巧相结合,表现了秋天引发的愁绪以及秋夜深沉时各种复杂的心态:时而恬静如水,时而思绪万千,更多的是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全区音调高亢,古意盎然却不失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