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志齿蟾(学名:Oreolalax pingii)是角蟾科、齿蟾属两栖动物。雄蟾体长43-51毫米,雌蟾体长47-54毫米左右。吻端略突出;鼓膜不显;无犁骨齿;舌后端游离,有缺刻。前肢长;后肢腔跗关节仅达肩部或口角。指、趾端圆。雄性四、五趾外侧缘膜有一行黑刺。皮肤不粗糙,背部的皮肤松厚。背部疣小较平滑;腹部皮肤光滑;四肢上有许多小黑刺;腋部及大腿两侧各有浅色疣粒。背部浅棕色,疣上有黑点;四肢有黑横纹;胸腹部肉色。瞳孔纵椭圆形,上半虹彩为赤金色,有纵行黑线,下半为浅灰蓝色。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43-51毫米,雌蟾体长47-54毫米左右。体形中等,较短粗。吻端略突出,吻棱不显著;眼间距等于鼻间距,两者均大于上眼睑之宽;鼓膜不显;无犁骨齿;舌后端游离,有缺刻。前肢长,前臂及手之长几达体长之半;指(趾)端圆,乳白色;指略扁圆,第一、二、四指几等长;关节下瘤不太显著;内掌突大而圆,外掌突略小。后肢短,雄性胫跗关节前达口角,雌性者只达肩部;雄性左右跟部仅相遇,雌性者则不相遇;胫与足几等长;趾扁平,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蹼,第一、二趾间约半蹼,四、五趾间之蹼约为1/3;雄性第四、五趾外侧缘膜上有一行黑刺;关节下瘤较显著,内蹠突椭圆形,无外蹠突。
皮肤不粗糙;背部的皮肤松厚,愈至背部后方则愈厚,在背后端肛前方的中线上形成一短纵肤沟;背部疣小较平滑。雄性头部有许多小黑刺,较大之黑刺则分散于眼后方到肩部,四肢上亦有许多小黑刺;雄性胸侧黑刺细密成团,在它的上方有分散的小疣一团,腹部皮肤光滑;沿下颌有细黑刺。较特殊者即大的雌性体侧黑刺大而特别多,头部及四肢上黑刺较少,整个腹面也有分散的小黑刺;较小的雌性则无。颞褶短厚;腋部及大腿两侧各有一个浅色疣粒。
生活时背部呈浅棕色或菜棕色,疣上有黑点;四肢有黑磺纹,少数标本则不显。胸腹部呈肉色,皮肤薄,略可透视内部浅色的内脏。瞳孔纵椭圆形,上半虹彩为赤金色有纵行黑线,下半呈浅灰蓝包。液浸标本棕褐色,背部深色斑点历历可见;腹面灰白邑。
雄性前肢粗壮;第一、二指上有密集之小黑刺,第三指内侧较少;胸部有两大团密集之小黑刺;眼后方有许多大黑刺;第四、五趾的外缘有黑刺—行,蹠底部也有黑刺。
卵群一般呈片状,多数为椭圆形或卵条以及其他不成形者,分别测量卵片大小:60毫米×49毫米×12.48毫米×37毫米×14毫米,60毫米×43毫米×11毫米;卵条大小:147毫米×19毫米×12毫米,72毫米×22毫米×12毫米,70毫米×31毫米×14毫米,一般有卵200粒左右;卵径3-3.8毫米,乳白色。
第30-38期
蝌蚪全长64毫米,头体长25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55%;体背面灰棕色、深棕色或深灰色,尾部颜色较体色略浅,无斑,上尾鳍较下尾鳍色深;唇齿式多为Ⅰ:4+4/4+4:Ⅰ;唇乳突仅在上唇中央缺3个;口角部副突上有小齿。刚完成变态的幼蟾体长24毫米左右。
生活习性
秉志齿蟾生活在海拔2700-3300米地帮的大小水沟边、石块下或沟边草皮树根下,以及水沟尽源处沼泽地小沟内,幼蟾多在沟边岸上潮湿的石块下,最多时在一块石下,最多时在一块石下可捉到16个。该蟾行动迟缓,在石块下被翻出后常栖于原地不动。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产卵季节(5月初至6月初)期间,特别的5月中下旬夜间成体出外活动者较多,常发出低沉而哑的“咕-咕-咕”的叫声,抱对时雄蟾拥抱于雌蟾胯部,雄蟾两手相遇,第一指则伸向前方,二者相靠很紧,其他指则略弯曲,有的两手基部几成交叉状。1965年5月25日在昭觉七里坝一水凼周围之灌木根下发现大量成串的卵条,并观察到该蟾的产卵情况;抱对的雌蟾将前肢抱在细树限上,头向上,产卵于细树根上,呈长条状,卵条下段大部分浸没在水内,小部分悬在空中之树根上,形状因悬挂情况各异。同日,也发现有的在水凼边石下产卵,卵贴附在石底面。蝌蚪生活于小山溪水凼内石下或大山溪之水凼内。大蝌蚪主要分散在缓流深水沟内,活动于水的底层或部分游于水的中层。在产卵季节同一水域同时可以获得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蝌蚪及幼蟾,可以说明该蝌蚪系越冬类型。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主要价值
秉志齿蟾仅发现于大凉山区,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捕吃多种害虫,对当地森林、牧草及旱地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皮肤富有腺体,内含有多肽物质,据唐易全等分析,发现该腺体内有一种新型两栖动物皮肤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