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
汉语词汇。拼音是shén rén ,意思是谓神和人。出自《
尚书·
舜典》
《
左传·昭公元年》:“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於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
杜预 注:“民为神主,不恤民,故神人皆去。”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西施、
郑旦﹞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於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魄,谓之神人。”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
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
探囊取物耳。”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
实情告之。
明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二女童运剑为彼此互刺之状……只见两条白练,半空飞遶,并不看见有人。有顿饭时候,然后下来,气不喘,色不变。程元玉叹道:‘真神人也!’”
康有为 《
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天人、圣人并推,可合称为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