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标准
2015年6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系列标准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系列标准是我国社会责任领域第一份国家层面的标准性文件。系列标准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将统一各类组织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改变现在国内依据不同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混乱局面,给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将对提升国内社会责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制定背景
近几十年来,社会责任理念进入中国并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社会责任,相关专著和论述层出不穷。各类组织也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很多组织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部门,培养社会责任专业人才,有的还制定了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并建立了管理体系。各类组织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国家也很早就开始重视社会责任了。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早在ISO26000制定之初,国家就组建专家组全程参加标准制定,使我国利益诉求体现在最终文本中。ISO26000发布以后,组织本领域专家译制唯一由ISO组织授权的标准中文版,并起草国内首份基于ISO26000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一些地方、行业也制定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但由于标准不统一,也的确造成了一些混乱现象。所以,国家以ISO26000为蓝本,着手制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2012年,国家标准委正式启动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标准历时三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于2015年6月向社会发布。
框架
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由三个标准组成:包括《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第一个标准的内容是“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第二个标准是对组织如何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给出指导;第三个标准为组织评价社会责任绩效提供了指标分类框架。
社会责任国家系列标准中,《社会责任指南》是最核心的标准,主要对什么是社会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履行给出指导。其内容基本沿袭了ISO26000的理念,但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该标准结构如下表:
表格1《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结构表
实质性区别
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是以ISO26000为蓝本制定的,基本沿袭了ISO26000的结构和内容,但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这里只总结实质性内容区别,不涉及无实质内容的形式变化。更为详细的中英文对比表可在社责观察网下载。
第3章
术语和定义
ISO26000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是按照英文首字母的顺序进行排序,国家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是按照的术语第一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进行排序。本章实质性变动包括以下三点:
——去掉了“社会责任倡议”、“原则”、“工人”三个术语,术语由ISO26000中的27个变为为24个。
——根据中国国情和习惯,将“社会对话”变更为“集体协商”,相应的定义也发生变化。
——“合乎道德的行为”术语名称不变,定义发生变化。
第4章
理解社会责任
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
——4.3节“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中去掉了ISO26000中3.4节“国家与社会责任”的论述。
——将ISO26000中的“框3ISO26000与中小型组织(SMOs)”所述内容,调整为独立的正式条文“4.3.6中小型组织的社会责任”,作为单独的一个专题出现。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很多行业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因此,在我国中小组织是很庞大的组织群体,这些组织由于尚处于生存期,经济基础薄弱,还不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如何帮助这些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第5章
社会责任原则
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
——对5.7节“遵守国际行为规范”原则的论述做了相应调整,凸显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在适当情况下对国际行为规范的遵守。
——5.8节的“尊重人权”原则,国家标准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实际出发,参照我国《宪法》和人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提出以我国法律法规为准,认可的国际行为规范只是作为补充,不能作为替代;在尊重人权的普遍性原则时,也要考虑各国国情、文化等差异,从实际出发促进人权的实现;并强调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协调发展。
第7章
关于社会责任核心主题的指南
本章实质性变动如下:
——核心主题“人权”的议题由8个调整为3个,分别是“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将“人权”主题下的“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议题中的“结社和集体谈判的自由”修改为“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结社和集体谈判的自由”修改为“工会组织和集体协商”。
——核心主题“劳工实践”中,将ISO26000中的“社会对话”议题调整为的“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更适合我国国情和开展实践。
——核心主题“公平运行实践”的议题由5个调整为4个,分别是“反腐败”、“公平竞争”、“在价值链中促进社会责任”、“尊重产权”四个议题,没有保留ISO26000中的议题2“负责任的政治参与”。
第8章
关于将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的指南
第8章及附录A中,鉴于我国国情以及国家标准的立场和考虑,作出如下实质性变动:
——去掉了ISO26000中的7.8节“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
——去掉了附录A“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和工具示例”。
标准核心要点
要点一
理解社会责任
1.什么是社会责任。通俗来讲,就是组织要对自身的影响负责任。有三个特征:一是责任主体。主体是组织,不光是企业。组织是大于企业的概念。二是责任客体。组织对什么负责任?标准说得很清楚,对“影响”负责任。是对自己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负责。包括实际影响和潜在影响,也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组织要处理实际影响,管理潜在影响,强化积极影响,避免、减轻、消除负面影响。三是责任方式。组织怎么对影响负责呢?就是通过透明且道德的行为,对影响负责。这种行为体现着组织主动担责的意愿,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且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国际行为规范。
2.社会责任两大基本实践。上面说的是,怎么在理论上,认识社会责任,下面要说在实践中,怎么认识社会责任。做好社会责任,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弄清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二是弄清自己对谁负责任。这就是国标中说的社会责任两大基本实践:社会责任辨识、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参与。(1)社会责任辨识。就是弄清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前边说了,组织的责任是由影响产生的,所以要弄清自己的责任,第一个办法就是弄清自己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比如,通过自己现有的义务。包括法定义务,比如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义务。还有其他义务,比如组织对社会的承诺等。第二个办法是,根据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及其相关议题。组织可以根据这些主题议题,来确定自己的影响。(2)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参与。就是要弄清组织对谁负责任。利益相关方是利益受到组织影响而与组织产生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受组织影响的是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这种利益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是某项权利,甚至可能只是希望被倾听而已。要根据这些利益,来确定组织的利益相关方。他们可能是团体,也可能是个人,有的能被识别,有的不容易被识别。为了识别利益相关方,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组织对谁有法定义务、谁受到组织影响、谁比较关注组织的活动,等等。识别利益相关方后,还要动员利益相关方参与。参与是双向沟通,所以要与利益相关方多互动,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参与范围上,要坚持普遍性与针对性统一的原则,尽量扩大参与的范围,同时确保利益相关方的针对性。
要点二
社会责任原则
基于社会责任定义和其两大基本实践,标准中提出社会责任应遵循的七大基本原则:担责、透明、合乎道德的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担责原则,要求组织要对自身影响负责,不光要有担责意愿,还要有担责行为,对担责行为监督并对监督做出回应。透明、合乎道德两个原则,是对组织担责行为的进一步要求,要求组织全面、准确、及时地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确保组织文化和理念符合道德要求,治理程序和结构符合和体现道德标准。尊重利益相关方原则,要求组织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对其关切作出回应。尊重法治和国际行为规范两个原则,是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规范,要求组织首先要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缺失的情况下,尽量遵守相关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原则,要求组织从实际出发,切实尊重人权,促进人权的实现。
要点三
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相关议题
社会责任七大核心主题包括: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下设31个议题,议题下包括若干行动和期望。
核心主题和相关议题,内容非常繁杂,读者很难在短时间掌握。首先,要掌握主题议题的用法。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通过主题议题,组织可以确定自身的社会责任。二是组织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可以根据主题议题确定报告主题内容。三是组织在评估自己社会责任绩效时,可以根据主题议题确定考核指标。其实,国标中第三个标准,就是根据主题议题确定的评价指标分类。对主题议题和第三个标准的对比,可以在社责观察网下载。现在很多企业,是根据ISO26000、G4,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需要特别注意他们和国家标准的区别,这也可以到社责观察网下载。
要点四
将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
在ISO26000中用的是“integrating”,翻译成中文是一体化、整合、完整的意思,而且是时刻在进行的。因此,在国家标准中用“融入”来表达这两层意思。组织要想履行好社会责任,都要把社会责任的理念渗透到组织的文化、制度和体系中,使组织各项活动都体现社会责任理念和精神。当然,融入并不是要组织重新建立一套体系,而是要将其渗透到现有的政策、制度、结构中去。融入需要四个步骤:
1.确定组织特征和影响范围。虽然社会责任是通用的,但由于各个组织的性质、规模等不同,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所以在融入前,要先根据组织的性质、现有和以往的社会责任活动等,确定组织哪些特征是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影响范围是什么样子的。
2.确定社会责任议题。确定了组织特征和影响范围后,要逐条梳理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及相关议题,确定与组织相关的议题有哪些,并确定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3.融入组织长效机制中。接下来,就要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制度、程序、体系等长效机制中。比如,通过培训和专项活动等方式让员工了解社会责任的原则、内容等,产生认同感,尤其是让最高管理层重视社会责任。又如,在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和战略中体现社会责任理念,根据确定的社会责任议题制定详细的社会责任目标,为组织社会责任实践指明方向。
4.评审和改进。在融入的过程中,少不了实时监测,随时发现偏离既定目标的地方病纠正,还要定期根据目标评审实施情况,不断改进。
在融入的过程中,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各个关节点,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必不可少。一方面要注意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改进组织社会责任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利益相关方参与,提高组织社会责任可信度。第二,注意采用一些方法,提升组织社会责任活动的可信度,包括上面提到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还包括对不同的社会责任议题进行认证,如环境认证、产品安全认证等,还有就是加入有关协会,以及提高透明度。
要点五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
社会责任绩效是关于组织社会责任活动结果的信息。组织要想知道其社会责任战略、目标、计划的执行情况,就需要通过对其社会责任绩效进行监测和评审,开展社会责任绩效评价。要评价就要有合适的评价指标,《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就是为组织评价社会责任绩效提供技术、指标和方法的。
《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中所有指标也均来自《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议题,一二三级分类分别对应核心主题、议题、相关行动和期望。读者可以结合《社会责任指南》“社会责任核心主题和相关议题”内容,进行学习。
对于这些指标,所有组织的社会责任绩效均涉及第一级类别,但并非每个组织均涉及每项第二级类别和第三级类别。由于各组织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在应用时,组织可基于此标准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开发适合自身需要的具体绩效指标。对于第二级和第三级社会责任绩效类别,组织既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其进一步细化,也可忽略某些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类别,还可进一步增加专用于本组织的补充指标。
要点六
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是组织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一种方式,是定期或不定期,向利益相关方展示自身社会责任理念、活动、绩效的一种特定报告。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组织可以树梳理自身实践,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塑造良好形象。在编制报告时,除了要遵循前面提到的七大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循全面完整、客观准确、明确回应、及时可比、易读易懂、方便获取的原则。
1.报告的内容。报告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组织的基本背景信息,第二部分是组织的绩效信息。(1)基本背景信息。主要介绍组织的概况、核心价值观及发展理念、社会责任战略、最高领导层的社会责任承诺、社会责任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以及组织的利益相关方有哪些,是如何沟通的,沟通成效如何等。(2)绩效信息。是报告的主体部分,组织可以按照选定的编制参考依据确定具体的社会责任活动和成效等信息来进行详细说明或展示。国家标准中推荐按照七大核心主题及先关议题来确定组织具体的绩效信息。
2.报告编制程序。报告编制分为六个步骤:一是组建报告编制小组,负责统筹报告编制事项,组成人员可以包括组织内部相关人员和外部专家等。二是制定编制计划,明确分工职责和时间进度。三是根据参考依据确定报告内容,并策划报告框架、主题等。四是根据确定报告内容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五是撰写报告,并进行排版。六是选择合适时间和方式发布报告。为了增强报告的可信度,组织可以通过选用公认的参考依据、增强报告内容说服力、引用利益相关方反馈或评论、验证等方式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提升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沟通效果。
(摘自:郝琴.社会责任国家标准解读[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7月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3 14:00
目录
概述
制定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