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礮,汉字,读音pào,同“炮”。兵器的一种。本是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后发展成为金属管状火器,用火药发射金属弹头。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匹貌切《集韵》《韵会》《正韵》披敎切,𠀤抛去声。俗作炮。机石也。《前汉·甘延寿传》投石绝等伦。《张晏曰》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礮盖出此。《魏略曰》诸葛亮起冲车,郝昭以绳连石磨压之,冲车折,即礮事。《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礮。
又通作抛。《后汉·袁绍传》曹操发石车击袁绍,军中呼霹雳车。《注》即今抛车。《集韵》亦作𥔰。
汉语字典
礮[pào]
《集韵》披教切,去效,滂。
亦作“礟1”。亦作“礮1”。
(1)兵器的一种。本是用来发射石弹的机械装置,后发展成为金属管状火器,用火药发射金属弹头。
(2)炮石。
(3)炮击。
(4)爆竹的简称。参见“炮粲”。
(5)方言。量词。多用于成堆成捆的东西。
音韵参考
广韵:匹皃切,去36效,pào,效开二去肴滂
粤语:paau3
闽南语:phau3
释义
中国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简写作炮。又称为旝、云旝、飞石、抛石等。欧洲古代称抛石机。在火炮出现以前,礮一直是古代攻守战的重要兵器。
形态描述
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礮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联接。礮架上方横置可以转动的礮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用一根木杆作梢的称为单梢,用多根木杆缚在一起作梢的称为多梢,梢数越多,抛射的石弹越重、越远。礮梢的一端系皮窝,容纳石弹;另一端系礮索,索长数丈。小型礮有索数条,大型礮多达百条以上(图1)。每条礮索由1~2人拉拽。抛掷石弹时,由1人瞄准定放,拽礮人同时猛拽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火药用于军事后,也常用礮抛掷火毬、毒药弹及爆炸弹等。《武经总要》记载了十几种形式的礮,多数礮是将礮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固定施放。有一些在礮架下安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礮(图2)。也有的礮,其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抛掷石弹,称为旋风礮。
“礮”字最早见于《文选》所收西晋潘安仁的《闲居赋》。文中描述礮石发射情景为“礮石雷骇”。唐代李善注:“礮石,今之抛石也。”
历史背景
中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已使用礮。春秋末期《范蠡兵法》(已佚)中曾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转引自《汉书·甘延寿传》注)《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郑葛之战“旝动而鼓”。汉朝贾逵引《范蠡兵法》,亦将“旝”解释为飞石。东汉以后,礮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器具。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袁绍时使用的“霹雳车”,是最早出现的车礮。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田茂广制造“云旝三百具”,号称“将军礮”。唐至德二年(757年),李光弼制造了用200人挽索发射的巨型礮,每发能伤数十人。宋朝战争频繁,用礮更加广泛。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攻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时,曾“一夜安礮五千余座”。金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军攻汴梁,架礮数百具攻击龙德宫,昼夜发礮,落下的石弹,几乎与里城相平。其中最大的十三梢礮,能发射上百斤重的石弹,需要四、五百人同时拽放。蒙古军西征时,主要靠礮攻取城垒。明朝以后,礮逐渐为火炮所取代。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18
目录
概述
古籍解释
汉语字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