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市辖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辖自治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处渝东褶皱地带,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环流气候,总面积3014平方千米。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17个镇、13个乡。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38.82万人。
历史沿革
石柱,古为《禹贡梁州之域。
西周、春秋时,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
战国时期,先后分属黔中地、黔中郡。
秦至东汉年间,以境内七曜山为界,分属巴郡、黔中郡和临江县(今重庆忠县)、涪陵县(今重庆彭水县)。
三国至十六国成(汉)时期,属涪陵郡涪陵县。
南北朝宋时,县地改属巴郡。齐,属巴郡临江县。梁,属临江郡。北周,初属临江郡,武帝保定初(561年),属临江地分置的南都郡源阳县,建德四年(575年),属南都郡源阳县改名的怀德郡武宁县(今万县武陵镇)。
隋,属临州武宁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浦州(今重庆万州区)之武宁县西界地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
五代十国、前蜀、后蜀循唐制。
北宋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循唐制,隶忠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石砫安抚司,马定虎受封石砫安抚使,建立局势机构,节制九溪十八峒。
元初,南宾县设立为石砫军民府,后升为石砫军民宣抚司。元末,明玉珍据蜀,建立夏政权,改为石砫安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石砫宣抚司,隶重庆卫。洪武十四年(1381年),撤销南宾县,改为南宾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改隶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年),石砫宣抚司升石柱宣慰司,隶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县)。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石柱宣慰司隶川东道夔州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土归流,置石砫厅,仍隶夔州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升为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石砫县,隶川东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隶四川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设石砫县,隶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
1952年,隶四川省涪陵专区。
1959年,石砫县改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更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四川省涪陵地区。
1988年,改隶四川省黔江地区。
1997年6月18日,设立重庆直辖市,下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改隶重庆。
2000年7月,直隶重庆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撤销黄鹤乡,设立黄鹤镇。
2015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撤销南宾镇、下路镇,设立南宾街道、万安街道、下路街道。
2016年11月21日,重庆市政府撤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设立枫木镇。
区划详情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17个镇、13个乡:南宾街道、万安街道、下路街道、西沱镇、黄水镇、悦崃镇、临溪镇、马武镇、沙子镇、王场镇、沿溪镇、龙沙镇、鱼池镇、三河镇、大歇镇、桥头镇、万朝镇、冷水镇、黄鹤镇、枫木镇、黎场乡、三星乡、六塘乡、三益乡、王家乡、河嘴乡、石家乡、中益乡、洗新乡、龙潭乡、新乐乡、金铃乡、金竹乡,共44个(社区)居委会、198个村委会,269个居民小组,1141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南宾街道新开路19号,行政服务中心位于万安街道都督大道2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介于东经107°59′—108°34′、北纬29°39′—30°33′之间。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重庆市丰都县,西北连重庆忠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接壤。县境南北长98.30千米,东西宽56.20千米,总面积30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渝东褶皱地带,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西北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顺北东、南向西绵延平行,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槽”的主要地貌特征。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县境为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的山区地貌,群山连绵,重峦迭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地表形态以中、低山为主,同时兼有山原、丘陵地貌。海拔相对高差1815.1米。75%的幅员面积位于最适宜人居的800—1900米海拔,其中海拔在1000米以上、坡度15度以下的台地达300平方千米。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拥有两大山脉。一是方斗山脉,位于县境西北部,山势陡峭,岩溶发育,溶斗极多,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山峰三个:主峰方斗山海拔1680米,次峰冒火山海拔1535米,漩涡山海拔1458米。二是七曜山脉,黄水山原区,位于石柱向斜中部偏东,山势平和,海拔高程在1450米以上。老厂坪中山区位于老厂坪背斜核心地带,标高1100米以上。
气候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环流气候,常年气候特征表现为温度适中,季节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066.5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232.3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0%。
水文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溪河遍布,境内除长江外,流域面积在15平方千米以上的有52条。县内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共26条,长度合计约为656.23千米。境内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3条,其中较大的有长江、龙河、官渡河、油草河、毛滩河、普子河6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年均径流量为22.7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量为3.5亿立方米。水能储量30.95万千瓦,可开发量19.16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库3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藤子沟电站水库,用于发电及防洪),中型水库4座,小Ⅰ型水库8座,小Ⅱ型水库26座;山坪塘2962口。
土地资源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面积301406.13公顷,其中耕地56389.23公顷,园地5059.36公顷,林地184269.53公顷,草地26274.1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342.4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430.7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927.7公顷,其他土地10712.95公顷。
生物资源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共221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莼菜、荷叶铁线蕨、水杉、红豆杉、珙桐等40种;有马尾松、柏木、光叶珙桐、白桦等树种715种;全县有古树名木1004株,古树群5个;毛竹、冷竹、斑竹等竹类24种;中药材17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06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有野生动物470种,其中鱼类124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小鸨、白鹗、水獭、中华鲟、岩原鲤等52种。
矿产资源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探明的金属矿有铅、锌、铁、硫铁矿、铜、砂金、镉、锗、银;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石英砂岩、白云石岩、磷、含钾页岩、萤石、重晶石、盐卤水、陶瓷粘土、高岭土、泥岩、页岩、煤、天然气。其中,石灰、石英砂岩、铅锌、煤、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00亿吨、1.37亿吨、167.60万吨、1.61亿吨、155亿立方米。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89001人。
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户籍总户数19.02万户,总人口54.18万人,其中男性28.00万人,女性26.1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95(以女性为100)。年末常住人口38.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40%,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公安户籍口径出生人口3495人,出生率6.44‰,死亡人口4111人,死亡率7.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3‰。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808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共有民族29个,包括土家族、汉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独龙族、侗族、哈尼族、瑶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布依族、藏族、壮族、彝族、黎族、傣族、鄂温克族、畲族、珞巴族、佤族、白族、水族、土族、塔吉克族、门巴族、基诺族、撒拉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230.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8.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8.3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23.58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6.7:29.7:5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9465元,比上年增长8.1%。民营经济增加值131.14亿元,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6.9%。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2%,工业投资增长35.0%,民间投资增长11.3%。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内财政总收入3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地方财政收入28.21亿元,增长3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0亿元,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9.23亿元,增长15.2%。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75亿元,增长33.9%;企业所得税1.30亿元,增长5.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66亿元,增长6.3%;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分别支出11.33亿元、9.06亿元、5.18亿元,分别增长0.7%、28.1%、25.9%。全县辖区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6.19亿元,增长16.3%。
第一产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可比价)。其中,农业产值44.55亿元,林业产值3.14亿元,牧业产值9.89亿元,渔业产值2.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8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02亿元(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粮食播种面积67.59万亩,比上年减少1.0%。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8.37万亩,增长0.1%;玉米种植面积13.09万亩,减少1.7%。油料种植面积5.96万亩,增长12.7%;烟叶种植面积2.63万亩,减少9.3%。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粮食产量22.46万吨,比上年增加0.35万吨,增产1.6%。其中,夏粮产量6.01万吨,增产0.2%;秋粮产量16.45万吨,增产2.1%。粮食综合单产332.29公斤/亩,增产2.6%。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8.31万吨,增产2.6%;玉米产量5.48万吨,减产0.7%;薯类产量7.96万吨,增产0.8%。油料产量0.81万吨,增产15.6%;烟叶产量0.33万吨,减产6.5%;蔬菜产量54.61万吨,增产6.0%。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肉类总产量3.13万吨(不含兔肉及其他肉产量),比上年增长6.1%。其中,猪肉产量2.32万吨,增长8.1%;牛肉产量0.43万吨,增长3.0%;羊肉产量0.09万吨,下降8.7%;禽肉产量0.29万吨,增长0.5%。生猪出栏28.60万头,增长5.1%。年末生猪存栏14.67万头,下降5.7%。禽蛋产量0.51万吨,增长19.4%。全年水产品产量0.54万吨,增长3.9%。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0.4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经济比重17.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4%,制造业增长1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4.30亿元,增长9.2%,其中:轻工业产值44.26亿元,增长17.6%;重工业产值50.04亿元,增长2.8%。分门类看,采矿业产值0.67亿元,下降7.6%;制造业产值68.44亿元,增长1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25.19亿元,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3.50亿元,增长11.1%;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0.16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2.48亿元,增长14.5%,利润总额13.68亿元,增长35.8%。
建筑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建筑业增加值2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末全县注册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5家,其中资质等级一级3家、二级11家、三级41家。注册地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第三产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6亿元,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7.4%;金融业增加值16.19亿元,增长5.3%;房地产业增加值12.18亿元,增长0.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4.89亿元,增长5.6%。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10亿元,比上年增长8.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1.76亿元,增长2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34亿元,下降17.4%。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0.80亿元,增长8.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6.30亿元,增长9.5%。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24.6%,饮料类增长16.0%,烟酒类增长3.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8.8%,化妆品类增长19.7%,日用品类增长2.4%,五金、电料类下降96.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1%,中西药品类下降1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0.3%,家具类增长15.7%,通讯器材类增长15.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8.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28.5%,汽车类增长3.7%。实现电商交易额达4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渝东南综合物流园仓储配送中心、新能源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全县快递业务量增长33.2%。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3.60亿元,比上年下降29.0%。其中,出口0.20亿元,下降35.2%;进口23.4亿元,下降29.0%。
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29亿元,比年初增加44.1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99.56亿元,比年初增加34.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6.53亿元,比年初增加36.9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1%,比上年上升0.16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有保险机构15家,全年完成保费总收入7.70亿元。全县理赔各类保险金3.3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5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0所,小学73所,幼儿园8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招生3933人,在校生12986人,毕业生4538人,专任教师867人;普通初中招生4761人,在校生15101人,毕业生5340人,专任教师1282人;小学招生4260人,在校生26020人,毕业生4734人,专任教师2117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3%、100%,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科学技术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获得专利授权1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件。截至年底,全县市级研发机构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企业382家。
文化事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开通“川渝一卡通”通借通还功能,办理中小学生免费借阅卡1.5万张。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1个、乡村书屋5个、幼儿园“绘本驿站”3个,完成县文化馆及图书馆黄水旅游度假区分馆建设,打造桥头写生艺术基地,建成西沱、桥头孔子学堂。天上黄水大剧院入选全市第三批演艺新空间。开展啰儿调传唱大赛、全县摆手舞大赛、四季村晚、桥头写生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中益光明村村晚成功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393场,流动文化进村1023场次。
医疗卫生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卫生系统全年实现总收入10.46亿元。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5个,其中: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乡镇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207个。全县现有卫生机构床位3994张,其中医院床位3067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067人,执业(助理)医师1445人,注册护士1816人。常住人口中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晋级三级医院,建成养老服务中心27个、养老服务站144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惠民济困保”参保达2.2万余人。
体育事业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3.16万平方米,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达到103.21万平方米。持续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新建滨河晓月体育公园,黄水体育公园成功升级为中型体育公园。举办县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次。成功举办2023年“全民健身日”重庆市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县第四届民族体育运动会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累计80余场次。全县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100%。加大体彩促销宣传力度,全县体彩销售点累计达63个,全年销售体彩2.35亿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2万人,增长1.6%。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2.06万人,下降3.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6万人,增长1.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78万人,下降0.5%。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24万人,下降0.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1万人,下降13.6%。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有低保17308人,其中城市低保3128人、农村低保1418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0110.91万元;共有特困人员1482名,累计发放供养金1686.05万元;发放临时困难救助金587.64万元。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7个,养老床位1974个,其中护理型床位880个。
交通运输
沪渝高速公路沪渝南线高速公路涪丰石高速公路)穿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渝利铁路穿过并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站、沙子站黄水站。长江水道流经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西北,县城西出长江高家镇港28千米、北出长江西沱港62千米。
截至2023年末,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含村道路在内的公路里程5642千米,年末技术等级公路里程分别是:国道336千米、省道255千米、县道1048千米、乡道819千米、村道3184千米。
2023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公路货物运输量694万吨,增长4.2%。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4000万吨千米,增长6.2%。全年旅客运输量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5%,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147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3984万人千米(不含铁路),增长71.5%。
历史文化
节庆习俗
土家摆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摆手舞。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在“摆手堂”前举行。“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
非遗
截至2022年10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有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4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22项市级非遗项目、2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有136项县级非遗项目、222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土家啰儿调
土家啰儿调是流传于渝东南土家族的啰儿调山歌,其旋律简单,易于掌握,便于传唱;调式多为徵、羽调式;既有传统曲目,又有现场发挥的即兴曲目;歌词直白、世俗,都是反映当地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民风、民俗、情感、宗教等方面内容,比较全面的记录了礼俗活动、生存状况及演变过程,其乡音乡韵的民族风格,淳朴而浓郁。石柱土家啰儿调因唱词中有“啰儿”而得名。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石柱土家啰儿调”包括生活歌、山歌、情歌、对歌、诙谐歌、号子等类别。2006年5月,“石柱土家啰儿调”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土家族吊脚楼系武陵山区土家族古老建筑,由古代巢居和穴居发展而来。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楼屋。吊脚楼有堂屋、厢房或地正屋、厨房和火塘,楼上是住房,吊脚柱下边是圈舍和柴房。2011年5月,“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家玩牛
玩牛是流传在石柱的一种与农事相关,用于喜庆场面的典型民间传统舞蹈。石柱土家族先民在早期农耕时代,有崇拜牛神和饲养耕牛的观念。在开展“牛王庙”的耕牛祭祀活动时,召集本族人员扮牛舞蹈,以求消灾避邪、六畜兴旺。“玩牛”舞蹈包含“耕犁舞”、“进食舞”、“动态舞”、“神态舞”、“玩耍舞”等,内容十分丰富,很有观赏性,同时兼具较高文学艺术价值。2014年11月,“玩牛”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保
截至2022年3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石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750处、馆藏文物1168件(套)。
重庆冶锌遗址群
重庆冶锌遗址群,主要包括龙洞湾遗址、老窑厂遗址、大风门遗址、罐子窑遗址、老厂坪遗址、宝龙塘遗址、天仙桥遗址、白沙岭遗址、炉渣石遗址、罗河东遗址和官湖湾遗址等10余处遗址,分布在七曜山西南麓约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上。2009年,石柱等4个区县的冶锌遗址群以“重庆冶锌遗址群”为名,成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石柱县龙洞湾、老窑厂两处遗址一起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湾底谭氏民居
湾底谭氏民居,位于河嘴乡,为石柱河嘴乡谭氏家族家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民居格局完整,建筑风貌保存较好,建筑工艺精湛,装修精美,是川渝地区少见的庄园建筑精品,在《谭氏族谱》上有明确记载。谭氏民居有6间房,呈长方形状,右边是后面新修的吊脚楼,中间是主房和连着的厨房,木瓦结构建筑,房柱全是松柏树。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大风堡景区
大风堡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柱县东北部,是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有十二花园姊妹峰、玉泉寺、滑草(雪)场等20多个景点。景区内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46种,三级6种,银杏、水杉、珙桐、荷叶铁线蕨、桢楠、香樟、红豆杉、黄杉等珍稀植物星罗棋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豹、獐、锦鸡、雉鸡、杜鹃、黄鹂等动物活跃其间。
千野草场景区
千野草场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石柱县西北部鱼池镇,景区面积3300公顷,海拔1000—1600米,气候垂直差异大。景区内资源丰富,集山、林、草、石、畜于一体,万亩石芽、万亩火棘、万亩森林、万亩草场四大特色资源相映成趣。主要景点有火棘大道、群羊下山、观江长廊、森林天井、露营天堂、石芽石笋等。
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古称“西界沱”,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有“千年古镇西界沱,万里长江第一街”誉称,2003年11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西沱以盐兴市,依道建街,是巴盐古道的起点,由云梯街、巴盐古道、水磨溪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景点组成。古镇核心景区云梯街,宽2~6米,110个平台,1314级石阶,状如云梯,是唯一垂直长江布局的阶梯式街道古镇,有禹王宫、庆忠堂、龙眼桥、下盐店、千脚泉、二圣宫、一树遮三县等名胜古迹。
万寿古寨
万寿古寨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首批乡村文化乐园、石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基地。万寿古寨傍山而建,有千年土家风韵,是土家人朝拜、祭祀、祈祷和节庆的圣地。有吊脚楼建筑文化、农耕文化、巾帼英雄秦良玉兵寨文化、土司文化、土家民俗歌舞表演、土家特色菜肴等多重文化体验。
万寿山
万寿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地处渝鄂旅游黄金走廊,坐落于重庆市石柱县县城。海拔1250—1500米,植被茂密、气候宜人,常年温度15—25℃。景区分为土家民俗风情区、秦良玉兵寨遗址公园、花海康养度假区三大主题,是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创新传承、田园体验、遗址保护探索、康养度假、森林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地人文生态运动度假目的地。
名优特产
石柱黄连
石柱黄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柱所产的黄连味苦、寒,《本草纲目》记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降压、利胆、抗病毒。全国60%、全球40%的黄连产于这里,素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古代史书载“黄连生巫阳蜀郡大山”。2004年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对石柱黄连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石柱莼菜
石柱莼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柱莼菜属多年生睡莲,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茭白、鲈鱼、莼菜),含蛋白质、糖、铁和天门冬、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效。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柱莼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石柱辣椒
石柱辣椒,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柱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每百克辣椒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毫克,居蔬菜之首位。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含量亦较丰富。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柱辣椒”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2007年,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
2007年,获得“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市)”称号。
2008年,中药材产业获得“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殊荣。
2010年,被中国调味品协会授予“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
2012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
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出口莼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2017年,石柱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出口黄连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7年,获评“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重庆市避暑休闲首选地”“中国康养美食之乡”称号。
2017年,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2016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2019年9月2日,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3月6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8月,荣获“中国(重庆)气候旅游目的地”。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8月23日,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9月20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2020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2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参考资料
民族人口.石柱县政府.2016-05-09
行政区划.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09: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