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懋
元代画家
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父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主要代表作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艺术门类
盛懋的艺术门类主要是书画,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披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
生平经历
盛懋生卒年不详,但知与吴镇同时代,且为乡邻,“比门而居”,约在至正年间。父盛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
作品集
盛懋的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更高清《坐看云起图》和《秋溪放艇图》请看:)(《李耳授经图》全卷请看:)
《渔樵问答图》、《坐看云起图》、
《秋江待渡图》:作品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摇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  
《秋溪放艇图》:作品一人悠然坐舟中,远处一童子划桨而来。山石以墨笔为主,近岸坡石及远山染以淡青绿色,墨色浑然交融。该作品为纨扇装裱,表现渔人隐逸的主题,虽无作者款印,但是构图、笔墨均为盛懋的典型画风。
《松石图》:该作品是一幅为人祝寿的作品。图绘一株古松,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上端枝干下垂,松针细劲,树下绘山坡秀石,溪水流淌,衬以荆棘,无背景。画法工稳,笔墨苍劲浑厚,隐隐透露出刚猛之气魄,又不乏水墨滋润洒脱之风神。图中松树画法颇具特色,用淡墨皴染树干,浓墨点苔,从而增加了其厚重感与树皮的质感。松针则用细笔浓墨画出,笔法挺劲,笔势爽利尖峭,既有南宋院体风格的遗意,又有自己工写相兼的独特处理方法,别具一格。坡石以水墨晕染为主,浓墨点苔,皴擦并用,意态生动。
人物关系
老师:陈琳。
父亲:盛洪。
人物评价
盛懋是元季专业画家,当时被称作“画工”。因技艺高超,并能接受元代文人画家的影响,其作品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但是他的画与元四家的画明显不同,文人画是写胸中之逸气,而他则是一个民间画家,比较适合老百姓的欣赏。其画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名声很大,“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
图绘宝鉴》这样记述他:“始学陈仲美,略变其法,精致有余,特过于巧。”陈仲美就是陈琳赵孟頫的学生,其父乃南宋画院待诏,故陈琳在技术上十分完备,既善用董源巨然一派的画法,也善用李成郭熙一派的画法。盛懋显然深受其影响,所以“精致有余”而意趣不足、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0 17:03
目录
概述
艺术门类
生平经历
作品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