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原因
名称来源
在唐诗研究史上,“盛唐气象”的概念来源于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十九》:“‘迎旦东风骑蹇驴’,决非盛唐人气象,只似
白乐天言语。”
但严羽只是以气象论诗,并谈到了盛唐诗的气象特点,这与后人以“盛唐气象”评价盛唐诗还不能同等看待,也就是说盛唐诗的气象与盛唐气象还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因此,盛唐气象作为一个
理论概念,是历代学人共同研究与探索盛唐诗的结晶,不仅应当包含严羽诗论中的
妙悟说、
兴趣说,而且,它还是以
殷璠“气来”、“情来”两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理论构架和起点的。
历史原因
“盛唐气象”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与
古典诗歌高度繁荣成熟所结出的硕果。
首先, “盛唐气象”是
盛唐特定
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开元、
天宝的40多年间, 是唐王朝、也是
中国封建社会富强繁荣的顶峰。
唐玄宗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 使全国迅速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贞观以来
劳动人民创造的
物质财富的基础上, 盛唐社会经济发展, 国势强大,人民生活安定,前期政治也比较开明。此外, 玄宗改革
科举制度,推行以诗赋取士,为
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政治舞台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但是,“
盛唐之音”中所寄寓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有高亢、自信、雄壮、飘逸,也有低抑、苍凉、孤独与悲怆。
第二, “盛唐气象”又与唐代诗人的思想解放密切相关。由于
大唐帝国的开疆扩土、对外交流及国内的统一安定, 也由于唐代统治者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思想
文化政策, 所以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古今中外思想的大交流大融合, 呈现出儒、道、佛、侠、纵横、阴阳、隐逸各家并存、自由发展的局面。
第三,“盛唐气象”的产生, 还有文学继承方面的原因。
杜甫在《
戏为六绝句》的第六首中论及了文学继承中的两个极重要的问题, 一是“别裁伪体”, 一是“转益多师”。如果我们把初、盛唐诗人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加以比较, 我们就不难发现, 盛唐诗人在“转益多师”的问题上, 要比初唐诗人成熟得多。
具体表现
在前期,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热情,跃跃欲试的
参与意识,强烈的自信自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到了盛唐后期,
李林甫、
杨国忠等奸相当政,敏感的诗人们便及时地预感到繁荣下面包藏的危机,用诗歌大声疾呼发出警告。这时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
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
具体内涵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
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这种风貌是
盛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的统一,它集中反映出盛唐诗人的独特
精神面貌和
创作个性。盛唐诗人由于生活于同一时代,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利害相关,脉搏相通,其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中自然会既保持个人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呈现出特定
时代环境某些共同或类似的思想
艺术特色。“盛唐气象”正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一种集体状态下的思想艺术风格和
时代精神的
整体把握。
盛唐气象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盛世”气象,不是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浪漫”,而是一种从满怀生存忧患的诗人的诗歌中所折射出的盛世悲音,这种悲音不同于衰世之悲,悲唱中包蕴着忧世救世的仁者情怀、傲对权贵的抗争精神、超脱痛苦的自由意愿。这种盛世之音,发之于诗,便形成了雄浑悲壮的盛唐气象。
风貌特征
盛唐诗歌
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其主要风貌特征是什么,历代学者曾有种种概括,往往各有所得,如有以“
声律风骨兼备”为盛唐气象特征者。盛唐诗歌的确体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 然以此作为诗歌走过建安、齐梁而趋于成熟,达到极高艺术水平的标志则可,作为一个时代诗歌风貌的总体概括则未必最准确。综合各种因素, 似仍以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所说“盛唐诸公之诗, 如
颜鲁公书, 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更为确切。
审美特征
从历代唐诗的评论看,盛唐诗歌的主要美学艺术特征是“风骨”与“
兴象”。但就各家风格而论, 却如高木秉所论是李翰林之飘逸,
杜工部之沉郁,孟
襄阳之清雅,
王右丞之精致,
储光羲之真率,
王昌龄之声俊,
高适岑参之悲壮,
李颀、
常建之超凡等各种风格。
总之, 从“盛唐气象”概念的生成及意义指向看,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化,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