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都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辖乡
百都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那坡县,地处那坡县西南部,东接德隆乡,西连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南邻百省乡,北与城厢镇毗邻,东北距那坡县城区52千米,区域总面积275.3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百都乡常住人口为18226人。
建置沿革
清朝时,属镇边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六蓬乡,属镇边县。
1952年,改属六十蓬自治区(含今下华乡)。
1954年,六十蓬自治区更名为六十蓬各族联合自治区。
1958年,设百都公社。
1961年下半年,百都公社析置百都、那孟、下华、坡芽4个公社,
1962年,设百都区。
1968年,百都区复改为百都公社。
1984年,百都公社撤销时,分设百都乡和那隆乡。
2005年6月,那隆乡并入百都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下辖百都、者赖、唐昔、果庇、坡酬、者欣、弄化、弄陇、坡金、红泥、政德、感怀、坡芽、芭蕉坪、各门15个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百都乡辖15个行政村:百都村、者赖村、唐昔村、果庇村、者欣村、坡酬村、弄化村、弄陇村、坡金村、坡芽村、芭蕉坪村、各门村、红坭村、政德村、感怀村,乡人民政府驻百都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百都乡地处那坡县西南部,东接德隆乡,西连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南邻百省乡,北与城厢镇毗邻,东北距那坡县城区52千米,区域总面积275.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百都乡属中山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以土山为主,沿中越边境及云南广西交界处有少量石山;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0—1000米,最高点感怀村马荷后背山海拔1462米,最低点百都河那利段海拔436米。
气候
百都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冬季少霜无雪,难遇冻害;年平均气温20.2℃,1月平均气温12.2℃,极端最低气温15℃;7月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39℃;平均气温年较差24℃;生长期年平均305天,无霜期年平均305天,最长335天,最短为27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04.3小时,年总辐射94.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天;年降雨量15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8天,最多达165天;最大雨量1875.2毫米,最少雨量995.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百都乡境内河道属红水河水系。百都河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睦伦镇孔家湾山脚东面,东流与达塘子坡支流汇合后流经郎恒再流入百都村,出果庇至百省乡那龙村那旺屯与下华河汇合,境内河道长约35千米。红坭河是百都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富宁县郎恒乡的尾侯大山脚,由北向南,流经龙潭、那盘、下长田龙洋下方后,流入城厢镇百林村的岩华,流经那力、郎占、汤达洞、各排、汤达、田房、弄江、各俄、达贝、者盎、规任,从左岸汇入百都河,境内河道长30.60千米。
自然灾害
百都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洪涝灾害出现概率最多,一般年均发生1—2次,主要发生在6—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的5—9月,共出现大雨11场,总降雨量860.9毫米;其中8月30日,境区内突遭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街道、民房进水,农田被淹,公路崩塌,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
自然资源
百都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为钛矿,地质储量1.5万吨,可采储量1.45万吨,集中分布在百都、者赖、果庇一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0.16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1.8%。2011年,百都乡有耕地9124.27亩,人均0.39亩;林地面积31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总人口有232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6人,城镇化率6.4%;另有流动人口1667人。总人口中,男性12154人,占52.3%;女性11080人,占47.7%;14岁以下3786人,占16.3%;15—64岁16473人,占70.9%;65岁以上2975人,占12.8%;以壮族为主,达21115人,占90.88%。有汉、瑶、彝、苗4民族,其中汉族1121人,占4.8%;瑶族927人,占4%;彝族67人,占0.3%;苗族4人,占0.02%。2011年,百都乡人口出生率11.13‰,人口死亡率6.52‰,人口自然增长率4.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4.06人。
截至2017年末,百都乡常住人口为21432人。
截至2018年末,百都乡户籍人口为24379人。
截至2019年末,百都乡户籍人口为24453人。
根据那坡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百都乡常住人口为18226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0.61%;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2.73%,女性占47.27%,性别比为111.56;常住人口中0-14岁占23.01%,15-59岁占60.35,60岁及以上占16.65%(其中65岁及以上占12.25%);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05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3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为299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693人;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04年。
经济
综述
2002年,百都乡财政收入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7元。
2011年,百都乡财政总收入450.1万元,比2010年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
截至2018年末,百都乡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截至2019年末,百都乡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02年,百都乡农业总产值2243万元,粮食总产量5391吨,人均有粮395公斤。
2011年,百都乡农业总产值达到0.414亿元,比2010年增长4%。百都乡粮食作物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百都乡生产粮食6165吨,人均265千克,其中水稻2979吨,玉米2850吨。百都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桑蚕等。2011年,百都乡八角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83吨,可向社会提供30吨商品茴油;桑园面积0.0525万亩,产茧52吨;蔬菜种植面积0.702万亩,产量7519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瓜菜,其中白菜3651吨,瓜菜1503吨。百都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百都乡生猪饲养量1.4266万头,年末存栏0.872万头;羊饲养量250只,年末存栏80只;牛饲养量1.03万头,年末存栏0.711万头;家禽饲养量18.87万羽,上市家禽13.43万羽。2011年,百都乡生产肉类1580吨,其中猪肉1028吨,牛肉231吨,禽蛋17吨。2011年,百都乡水果种植面积1265亩,产量8.06吨,主要品种有贡柑、脐橙,其中贡柑7吨,脐橙0.06吨。
工业
百都乡工业以木材加工、钛铁矿采选为主。2011年,百都乡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1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4.5万元,比2010年增长3%。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境区内共有商业网点10个,职工17人。2011年,百都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7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6%;有贸易市场3个,年成交额213万元。
金融业
2011年,百都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614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827万元,比2010年增长5.3%。
邮电业
2011年,百都乡邮政业务总量56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6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211人,专任教师13人;有小学13所,在校生1587人,专任教师1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5人,专任教师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各类科技人才1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6人,经营管理人才6人,农村实用人才56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文化站、文化艺术站各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户;有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1.6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创作队伍成员8人。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学校体育场1个,安装了健身器材。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25户,入户率75%。
医疗卫生
2011年,百都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门诊部(所)15个;设病床2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名,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百都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505人次;15个行政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百都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5户,人数131人,支出56.4180万元,比2010年增长25%,月人均165元,比2010年增长11%;医疗救助41人次,共支出19.17万元,比2010年增长75.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33户,人数6505人,支出490.1903万元,比2010年增长26%,月人均61元,比2010年增长2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0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3.9312万元,比2010年增长11%;有敬老院3家,床位4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5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051人,参保率86%。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有邮政所1处,代办所2处;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有固定电话用户150户,电话普及率5%;移动电话用户300户,宽带接入用户120户。
交通
截至2011年末,百都乡境内有东(兴)那(坡)沿边公路、县道百(合)弄(合)、百(都)古(隆)3条公路干线交会。
历史文化
百都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百都圩而得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4:44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