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芒村是广东省深圳市
南山区西丽街道白芒社区辖村,位于
西丽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6千米。相邻自然村有
牛成村、
麻磡村。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沙河乡;19_58年,属超英公社;1963年,属南头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龙华区石岩公社;1981年,属南头区南头公社;1982年,属罗湖区南头公社;1983年,属南头区西丽街道;1990年,属南山区西丽街道;2001年,属西丽街道白芒社区。
人口
世居村民主要为张姓,早年从福建
上杭迁移至广东
兴宁;明末清初从广东兴宁迁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530人,其中男性386人,女性144人;80岁以上12人,最年长者95岁(女);实际在村人口527人;海外留学3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3703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208人、澳门同胞12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30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英国、美国。
方言民系
历史文化
民居建筑
传统民居为
客家民居,现存20座。大多为青砖灰瓦建筑,仍有人居住。
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民国时期及1992年、2006年重修。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三开间二进布局,面阔12.5米,进深21.5米;由前堂、廊房、后堂组成。前堂前有檐廊、塾台,花岗岩石匾额“张氏宗祠”,木浮雕花草封檐板,前檐廊雕刻人物故事,檐下有彩绘壁画,硬山顶,博古脊;后堂木构梁架,硬山顶,博古脊;卷棚顶廊房。现仍作宗祠使用,每逢清明、岁末年初,张姓村民在此祭祖。
永安楼和
永乐楼均为土木石结构,建于民国时期。永安楼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6.2米,进深5米,高4层。门罩匾额书“永安楼”,三合土夯筑墙体,天台四面居中铣斗,女儿墙外有蓝带,长方竖形射击孔,锦鲤吐珠排水口,每层均有花岗岩小窗,内有木制楼板及楼梯,拖屋已被拆毁。永乐楼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5米,进深6.4米,高4层,正门门罩匾额书“永乐楼”,顶部四面居中锐斗,天台女儿墙外有红蓝带,锦鲤吐珠排水口,长方竖形射击孔,在每层每面居中位置均有窗户及窗罩,内部有木制楼板及楼梯。
遗迹
村西有土地公庙。 张统墓、宋氏墓,位于白芒村南部白涧,宋氏墓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67年),背靠羊公坑,坐南向北。两座墓均在2003年、2007年重修过,其后裔仍前来祭拜。张统为白芒村立村始祖,据碑文记载,宋氏(1621-1704)系张统(1615-?)原配夫人。其子孙聚居南山白芒、麻磡等村。
叶禹山等合葬墓,位于白芒村东南部,共有3座,墓葬形制基本一样,均由墓堂、月池、一级拜台、山手、挂旁、踢靴、护岭、垄环等组成,由西至东排列分别是叶禹山墓(另附葬有叶柱宸、叶全硕、徐氏),叶秀柏、梁氏夫妇合葬墓(另附葬有叶宿耀、郑氏夫妇,叶伟进、丁氏夫妇),叶秀梅、邓氏夫妇合葬墓,都是坐北向南偏西5。叶禹山墓葬碑文记载,叶禹山,字统璿 ,国学生,乃宋丞相叶正简之裔孙。该墓由叶禹山的子孙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并立碑。
白芒村西遗址,位于白芒村西面的一座山丘上,为近河岗地,中部隆起,东坡、南坡和北坡比较平缓,呈馒头形。遗址呈不规则形,面积约2800平方米。白芒村西南遗址,位于白芒村西南面的一座山丘上,为临河岗地,中部隆起,北坡、东坡和南坡比较平缓,略呈椭圆形,面积约1500平方米。根据采集的石铸标本特征,两处遗址年代定为先秦时期。
民俗
每逢清明,该村张姓村民与麻磁村张姓村民一同前往张统墓扫墓祭祖。每年元宵节,村民聚集举行庆典活动,有节目表演以及
大盆菜宴。
该村保留着特殊的婚庆习俗,若是弟弟妹妹先行娶嫁而哥哥尚未结婚,在弟弟妹妹娶嫁那天要在婚房门上挂条哥哥的裤子,寓意已经遵循礼让哥哥之俗。
经济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荔枝、沙梨、柿子等。改革开放后,开始产业转型,1983年9月,建成工业厂房6万平方米;1988年,百旺工业区建成并投人使用;1993年,百旺实业股份公司正式成立;2008年,白芒旧工业区列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现村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及在深圳就业为主,部分村民经商或务农。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集体经济分红、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茶果、寿粉、煎堆等。特色农产品有南山荔枝(桂味、糯米糍)。
设施
沙河西路、松白路、丽康路经过该村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同期通自来水、通电话、通互联网。村内有白芒小学,坐落在西丽湖畔,创办于1952年,是一所区属小学,1999年原麻磡小学并入该校;2015年末有6个年级,24个班,在校学生1118人,教职工85人。白芒幼儿园, 2015在园幼儿158人,教职工20人。村内有白芒社区篮球场、百旺篮球场、白芒小公园、百旺公园、白芒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社区图书馆(藏书1000册)。
主要人物
张禄如,晚清时期钟表修理能工巧匠,受朝廷特封“逢官高一等”的特殊待遇。有一年,英国政府特意向晚清政府赠送了一座未组装好的大型机械钟。朝廷立即找来了京城最有名气的钟表匠,但面对着一个个散落的机械钟零件,所有的钟表匠都束手无策。就在这时,
李鸿章的一个远亲向朝廷推荐了张禄如,张禄如不到半炜香的时间就迅速装好了这座机械钟,避免了清廷受辱。
张金雄(1907-1943 ) , 1941年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宝安大队白芒税站站长。1943年牺牲。
张传芳(1929-1952 ) ,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在朝鲜开城作战时牺牲。
张来友(1931-1949 ),1949年参加惠东宝护乡团,同年在下王里收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