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亚科(
学名:Azemiopinae)是
爬行纲蛇目新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
单型亚科,科下只有一种有毒蝰蛇白头蝰(A. fea),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主要分布于
越南至
华南(包括
福建、
广西、
江西、
贵州、
四川、
云南、
浙江等)一带。并散见于
东南亚地区,包括
缅甸及
西藏东南部。白头蝰的标本产地为缅甸的
枯门岭。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相仿。
白头蝰并不属于巨型蛇种,长度一般不会超越
一米。根据学者Liem等人(1971年)的记载,体型最长的白头蝰长度只达77
公分;而在
1997年奥罗夫(Orlov)则指出最长的雄性与雌性白头蝰,分别长72公分及78公分。
学界之所以会认为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蛇种,有数个主要的原因。白头蝰有着强健的体魄与及一条短
尾巴,同时有着较顺滑的背鳞及龙骨,这一点跟一般蝰蛇是一致的。它们的
头部稍呈扁平状及
椭圆形,最特殊的是头部上并没有紧密覆盖著细碎鳞片,反而像
游蛇科及
眼镜蛇科的蛇般有着同样规模的大鳞,这一点与一般的蝰蛇便有所不同。同样地,白头蝰的头骨构造相比起其它蝰蛇而言,亦是较为特殊的。另外,白头蝰的
牙齿是空心牙,同样可以注射毒素,不过白头蝰的毒牙却显得短小。它们的毒牙尖端部位是呈脊状的,就像一柄短刀一样,而这种牙齿结构仅见于
穴蝰科与及一些拥有后沟牙结构的蛇类而已,而白头蝰分泌毒素的毒囊体型相对地细小。最后,白头蝰跟一般蝰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白头蝰是
卵生蛇种,而且会进行冬眠。
白头蝰的颜色令人印象深刻。它们的身体主要由暗泛光亮的
深蓝色、
灰色或
黑色加上幼细的
白色、
橙色条纹所组成。但它们的头部颜色却与身体有着鲜明的对比,普遍呈淡黄色,并渗杂灰色的横纹。它们的眼睛是同样是淡黄色的,
瞳孔则呈直线形。
白头蝰多栖息于山区(约至
海拔1000米),喜欢较清凉的气候(约
摄氏20至25度)。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
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白头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
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
三角形。有时候,它们又会摇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情况危急时,它们亦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
赵尔宓于
1981年提出白头蝰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
三月至
十一月的时候。
白头蝰主要进食小型的
哺乳类动物,白头蝰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
麝鼩。据一些曾饲养白头蝰的饲育报告中得知,白头蝰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鼠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
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Dr. Bryan Grieg Fry)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的毒性是相仿的。
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
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