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居住在中国
福建、
浙江、
江西、
广东、
安徽 5省的部分山区,人口368832人(1982年统计)。
畲语属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仅广东东部极少数
畲族使用
苗瑶语族的
布努语。民间音乐主要是
民歌,其中又以
山歌居多,通称“果”,亦称“霞果”(即
畲歌)。每年有盛大的歌会。节期各地不尽相同,分有会亲节、分龙节以及农历
二月二、
三月三、六月一、
七月七、八月十五、
九月九。男婚女嫁时有一系列的婚礼歌。在
畲族的传统文化中,
山歌作为畲民最主要的
口头文学占有重要位置。畲家人称
山歌为“歌”, “歌”自古以来就是畲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种类
畲族歌曲的划分,大致上,可将
罗源畲族的
山歌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普通
山歌、
哭嫁歌和酒歌。因
哭嫁歌与
酒歌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民俗底蕴,已经从
山歌中独立出来形成具有
畲族特色的
民俗音乐文化,故不在此做相关论述。
畲族山歌根据不同题材可分为历史歌、故事歌、情歌、劳动歌、谜语歌、
杂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解放歌(也叫新歌或时政歌)等7大类,分别揭示了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人民的
思想感情,弘扬赞善贬恶的道德品质,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悠然情怀的向往。下面将搜集到的各类
山歌各举一例,逐一进行说明:
杂歌
所有
山歌中最具艺术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一种。内容丰富,常常歌唱生活中的琐事细节、抒发个人对人情物事的看法和喜好的歌曲,以短小精悍多见。例:(无题)落杂歌蒙(蛮)唱来,管它当对不当对。
管它当着不当着,有条(首)唱了有条回.
落杂歌蒙唱来,管它当正不当正,
管它当着不当着,有条唱了有条赢。[3]
历史歌
歌词多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如历史事件或成语典故,这类歌曲在
山歌里占有较大比重。
例:《祖宗歌》(共264行,3696字。叙述
畲族的历史传说,也可以说是畲族史诗。)
笔头落低自来真,祖宗忠勇来出身,当初娘娘耳内起,它来变人入
番邦。
刘氏娘娘耳内痛,请尽无数好先生,百般草药都食尽,后来就变龙麒王,
番邦造江二三春,调尽天下好武功,
皇帝朝内就出榜,无人敢去扯榜揭。
故事歌
讲述流传在民间、具有影响力的生活
处世故事,内容多与传统道德相关,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例:(无题)
莫怪娘也莫怪朗,只怪门前一堵墙,两人都是一样命,四条冬瓜拢一床。
莫怪朗也莫怪娘,只怪门前一条岩(墙),两人都是一样命,四条冬瓜拢一被。
(本歌叙说一对夫妻均为
血丝虫病患者(大腿病),被说媒人设下圈套相亲的故事。)
情歌
为讲述男女情事、抒发双方爱慕相思之情,往往在
畲族男女的婚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多半为将来的恋爱与婚姻打下基础。例:(无题)生好娘,面仔(五官)生白又正当,面仔生白又生好,叫朗怎么不爱娘?
生好娘,面仔生白又生长,面仔生白又生好,叫我怎么不想你。
劳动歌
类似于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劳动号子,多在劳动过程中,用来鼓舞斗志,解除疲劳、烦闷时所唱。
例:(无题)正月生产
锄和头,大小男女都走到,烧那火灰(草木灰)压作料,冬下(秋收)和兜(
庄稼)不用愁。
二月生产是熏田,大小男女都没闲,也有驶田锄草皮,也有割草去行田。……
谜语歌
歌词多由
谜面和谜底构成,一般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一人问一人猜,也可以一人问多人猜,能较好地调动唱歌场面的气氛,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思维和口头竞技性。
例:(无题)
唱歌仙:
哪里山头顶到天?
哪里樟树吃水田?
哪里石鼓(头)抡过坑?
唱歌娘:
哪里山头顶天堂?
哪里樟树吃田水?
哪里石鼓抡过塘(潭)?
(答歌:根据对答者所知道的地理位置对歌,只求确有其地。)
解放歌
我国特定历史阶段
文化生活的产物,解放初期较歌颂中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向美好未来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进步,“解放歌”也随之形势创作新内容。例:(无题)
一棵米椎(柯木)在山峰,解放感谢毛泽东,人民翻身作人主,万事不要靠祖公(老祖宗)。
曲调特征
罗源的
畲族山歌在曲调上,是以本地为中心,与
连江、
晋安两县区和
宁德市西南部地区的曲调融合、形成了
闽浙畲族山歌三大曲调之一的“罗连调”。
它的特点在于曲调与唱词紧密结合,根据各段歌词起字的读音音调来确定各段曲调的起音,人们会在演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谱。
各段落在演唱过程中,常在同一调式调性(含有游移的角音的五声音阶宫调式)范围内,做音域与旋律的变化,基本音列为“do、re、↑mi、sol、la”,旋律的基本进行为“sol、↑mi、re、do”,有较多二、三度级进和四度跳进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转换,五度跳进较少,
装饰音多用前倚音[4]。歌曲速度一般较为平稳,风格多质朴清新、娓娓道来。例:
体裁形式
罗畲
山歌有自己相对固定和规整的格式,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古代诗歌体文学的特征以及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大体上可以归纳为“
连歌”和“条歌”两大类:
连歌
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为连续不断地歌唱,主要特点是段落数较多,少则七八段,多则数百段,主要根据故事情节来决定,较多出现衬词,相对自由。各段落一般为首段格式的重复,有时也根据曲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歌曲高潮部分和结尾处出现。常用于故事歌,如《祖宗歌》、《白蛇传》、《
红楼梦》等。
分节歌指的是歌词由年、月、
四季或旧制
重量单位、“十”之圆满数等顺序作为线索进行串联,常见由一月开始唱到十二月、从一两唱到十六两、从数字一唱到数字十等等,每段内容互相关联,一般用于比较冗长的历史故事,内容包罗万象。
条歌
与
连歌相对应,指歌曲段落数较少,一般不超过两段。这种格式应用很广,如情歌、
杂歌、谜语歌、劳动歌等等。
但条歌的要求严密:一“条”歌分上下两首,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且一、三、四句末尾一字应是同一押韵。每条歌上下两首要表达的内容必须一致,其中字词可以重叠,但上下两首中的一、三、四句末尾字词和押韵不能雷同,即所谓“改头歌尾”。
举例如下:
歌是畲家小文章,一好歌谣你要(着)唱,姜种那(若)断有处买,歌芽那(若)断没人传。
歌是畲家小文才,一好歌谣你着(要)会,姜种那(若)断有处买,歌芽那(若)断没耐骇(办法)。
演唱形式
根据不同的场合与目的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
独唱
由单人演唱。不论是独处或者群聚都常见。因不受时间、地点、场地、人数的等相关问题的限制,故是
畲族最为普遍的歌唱形式。
例如走在山路上时可排遣寂寞,自娱自乐,也可锻炼歌喉,提升日后在公众场合演唱的胆量与水平;或者随时随地抒发自己对人或物的情感,例如独自依窗凭栏抒发相思之情等;还有招待远方来客时,各家派人唱歌表示欢迎等。
对唱
即
畲族人所说的答歌。 由两人以上演唱,不须是固定的人,能对答即可。
常见于劳作中,主要以劳动歌和杂歌为主,你一句我一首,既消除疲劳又增添乐趣;或在山路上行走过程中遇见路人,以歌代言、互打招呼;更多见于男女用歌声来谈情说爱,表达交流情感,增进双方的了解,为婚恋打下基础。答歌这种形式运用较广,只要有两人以上的场合都可以互唱互歌。
重唱
畲族人所说的“双条落”。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一般有两个声部,中间穿插齐唱,演唱者必须要有较强的歌唱水平和互相配合的能力,常见于小聚会场合,或是节日喜庆场面。
轮唱
也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没有声部,一前一后演唱同一曲调,结尾一般同时结束。
对演唱者的水平不做较高要求,互相不受影响即可。一般在聚会场合演唱。
讲歌
用于学歌时所用,由讲授者以口授形式将唱歌的基本方法、曲调特点、形式种类等等结合范唱对学歌者进行指导。最典型的例子是
畲族姑娘出嫁前必须到亲友家中做客,学唱
哭嫁歌。
现状分析
笔者在此文的完成过程中,曾走访了
畲族自然乡与一些周边地区,在寻找原生态
山歌的演唱者上
大费周折,流传下来的词虽不在少数,但在曲调的传承现状上已经
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如此之多、原生态音乐文化如此纷繁而富有内涵的大国,我们却眼看着国人在生存了几千年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日渐没落。不可否认,它正以一种弱势文化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边缘。
以
畲族山歌为例,可能短期内,我们不必担心它的消亡,但勿庸置疑的是,我们已经从现有的
畲族青年中看到大多数人对
山歌没有兴趣、不愿意学唱的事实。当下一代失掉学习传统
山歌的环境与可能性时,它的传习就会出现代沟与障碍,消亡将与日俱近。
造成传统文化趋于没落的原因复杂繁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导致交通便利,从而加速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居。现今,
罗源境内的
畲族人因长期与汉族融居,生活各方面都已有很重的汉化痕迹,只有极少数周边地区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还能保留比较完整纯粹的传统文化,但社会变迁与历史的发展不会停下脚步,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导致特色文化的模糊同化已经显而易见。
(2)丰富多变的现代音响效果使人的听觉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并赋予了人们更多选择,因此,孕育原生态音乐地区的群众,一般以少数民族多见,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容易因经济落后而导致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其青年人)对新鲜、时髦的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导致本土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
(3)传统的原生态音乐自身存在一定缺陷,以
罗源畲族山歌为例,其在旋律上没有多少起伏,缺少听觉上的张力,甚至可以说单调,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4)传统音乐所依附的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减少为其传承造成障碍。
(5)原生态音乐的存亡发展虽然在学界引起了重视,但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足够关注。
保护与发展
关于如何保护传统音乐的争议一直存在于学界,如今,诸如
畲族山歌一类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因此,笔者认同“保护”应该包含保存与发展两方面内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一番展望: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存
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乐种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
a、 设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档案馆。
以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与音乐生活相关的服饰、道具等实物及图片资料为保存对象,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以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其实际状况,增加他们的兴趣;运用多种形式与手段将易变易失的无形音乐文化遗产转化为可长久保存的文本资料:以乐谱的形式将其音响予以书面记录,配以录音、录像等手段录制的原始音像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将各种少数民族音乐事象的实际存见状态予以客观描述,撰写少数民族音乐志,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立起一份完备的档案。
b、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带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建立了民俗文化村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以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使旅游者可在其中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古老文化(包括音乐文化)。必须注意的是,在工作人员的录用方面,应选取少数民族的原住民,尽量避免“伪民俗”。
c、将原生态音乐教育引入课堂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课堂内开设本民族音乐文化课,教师应由本族人担任,在课堂上学习本族音乐的演唱等等,使原生态音乐文化通过教育的途径在本民族后代中得到传承与延续。在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材中大力宏扬民族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意识到学好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能在此前提下欣赏、学习、借鉴外来音乐文化。
(2)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要为少数民族音乐及时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避免出现传承上的断裂,使其在中国音乐的语言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a、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为少数民族音乐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学界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关注。在我国,已有大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发掘整理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认同。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b、形式的更新将使少数民族音乐迎来新的发展。
在新疆,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录制的用维语演唱的本民族风格的歌曲受到维族同胞的普遍欢迎,有些歌曲在当地流传得很广,为许多人传唱。这一现象说明 ,新时期,少数民族音乐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向发展,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畲族民间音乐
中国首部
畲族音乐学术专著《
畲族民间音乐》,已经在畲族聚居的
福建宁德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对于中国
畲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保护、传承与发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出现的首部《畲族音乐史》,也是
福建宁德文化艺术界的一项重要成果。
《
畲族民间音乐》由
福建宁德音乐家协会主席、艺术馆馆长李晨创作,用了近二十年的心血,全面搜集了有关畲族音乐的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梳理与阐述。《
畲族民间音乐》全书共五十二万字,由“研究”和“创作”两部分组成。
“研究”部分由《闽东畲族传统民俗音乐》、《福建宁德畲族民间二声部山歌及其歌手采访实录》、《闽东畲族群众音乐生活调查》、《畲族音乐史》等二十篇学术研究论文组成。
“创作”部分收录了李晨创作的《源头歌》、《拦路对歌》、《别亲歌》等五首
畲族民歌合唱和一首器乐曲《畲乡随想曲》。
《畲族音乐史》曾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文化科研成果银奖;《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申报书》在二00六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