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畲,汉语二级字,读作shē,意为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浙江省。
简介
“畲”字来源于“”字,辞书中没有发现有收录“畲”字的情况。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畲”字来源于“畬”字,早期的辞书中没有发现有收录畲字的情况。《四库全书》的所有辞书中,包括收字达四万七千多的《康熙字典》和收录较多生僻字的《龙龛手鉴》都查不到“畲”字的任何记载,而只能查到“”字。
字体考证
“畲”字来源于“”字。,《说文解字》曰:“三岁治田也。《易》曰:‘不葘畬田。’从田,余声。以诸切(yú)。”就是说,是连续三年经过耕种的田地。
在一些典籍中,经常发现畬与畲二字的使用很混杂,分不清楚。因为畬一字二音,且字义相近,再加以田字上面的“余”与“佘”字形相似,在抄写或者刻字过程中,容易混同,致使难以分辨,畬与畲两字有时同音近义。
“畲”字来源于“”字。古代开荒种地、畬耕、烧畬、刀耕火种游耕经济形式生活方式的农民被命名为畬民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改“”为“畲”的族称,并写作“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这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
“畬”产生时间远早于“畲”字。早期的辞书中没有发现有收录畲字的情况。《四库全书》的所有辞书中,包括收字达四万七千多的《康熙字典》和收录较多生僻字的《龙龛手鉴》都查不到“畲”字的任何记载,而只能查到“畬”字。通过古代汉语语料库检索,检索到 430 条语料,均为“畬”字。由此可以断定,“畲”字的出现较“畬”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4 11:14
目录
概述
简介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字体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