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汉语二级字,读作璜(huáng),本意是指半壁形的玉,《
周礼·大宗伯》和《左传·定公四年》均有记载。《后汉·舆服志》也有记载:乃为大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
璜形的来源不是把一个璧一分为二,因为
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璜没有一件够得上“半璧”的。根据
那志良先生的意见,“璜之形,是模仿“虹”的。古人对于天上各种形象,感觉兴趣。雨过天晴,彩虹又出来了,五光十色,更引起他们的兴趣,于是用玉或石,模仿彩虹之形,这便是“璜”。那先生还引用了古籍中的“虹饮”之说,认为“常见的璜,两端多雕作龙首或兽首纹,也是与“虹饮”之说有关的”。这种说法现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璜的用途,一是
前引《
周礼》中所说的,“以玄璜礼北方”,即用来祭祀北方之神
玄武。玄武是一种
龟蛇相缠之形的神,璜的形状似也是将其高度抽象化后的结果。璜的更广泛的用途是作
佩饰之用,这从古代
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证明,而这种用途的璜已从
礼仪玉器演变成
装饰玉了。一般说来,大型璜作礼仪玉,中小型璜为佩饰玉。 璜的纹饰,一般两端各雕成兽头形,以龙头、
虎头为多;也有一端为头、一端为尾的,有龙形、鱼形等。璜的表面则有雕成
鳞纹、云纹、
鸟纹、
三角纹等。没有纹饰的璜也不少,从出土实物来看,
新石器时代和
西周时代的璜较多没有纹饰,但也不是绝对的。
璜与玦一样,也是发明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玉器。它的出现略晚于玦,从
新石器时代开始流行,一直沿用到汉代以后。考古发现的早期
玉璜,一般为窄条形,形制不太规范,后经数百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半璧形的固定形制。在新
石器时代,玉璜一般是佩戴于胸颈部的装饰品,具有象征身份地位的作用。
商周时期,璜成为重要的礼器,《
周礼》中说:“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与
玉琮、
玉璧、
玉圭、
玉璋、
玉琥等总称为“
六瑞”,被《周礼》一书称为是“
六器礼天地四方”的
玉礼器,级别高,份量重,是玉器收藏家的收藏重项,非机缘巧合所不能得,亦是吉祥之瑞器。图2玉璜呈窄弧形,两端稍宽,体扁薄,表面琢鼓钉纹,颗粒饱满,
地子碾琢平整。璜周围勾勒凹弦纹边阑,中间打孔,供穿系。该玉璜体型较大,受沁后色泽变深,表面
灰皮自然,光气老到,是一件难得的战汉玉器精品。
《
唐韵》戸光切《
集韵》《
韵会》《正韵》胡光切,𠀤音黄。《说文》半璧也。《诗·郑风·杂佩以赠之传》杂佩,珩璜琚瑀冲牙之类。《释文》半璧曰璜。佩上有衡,下有二璜,作
牙形於其中,以前冲之,使关而相击也。璜为佩
下之饰,有穿孔罥系之处。《周礼·春官·大宗伯》以𤣥璜礼北方。《注》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也。《後汉·舆服志》乃为大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
又《韵会》《正韵》𠀤胡盲切,音横。《周志》
文王梦天帝服𤣥纕,立於令狐之津,曰:赐汝望。望钓於河,得
玉璜,刻曰:克郼者
姬昌,日衣靑光。《注》璜,音横。《韩愈·城南联句》鹅肪截佩。璜作横,音押。
(璜) 半璧也。郑注周礼、高注淮南同。按
大戴礼佩玉下有双璜。皆半规。似璜而小。古者天子辟廱。筑土雝水之外圜如璧。诸矦
泮宫。泮
之言半也。葢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
郑笺诗云尔。然则辟廱似璧。泮宫似璜。此黉字之所由制欤。从王。黄声。戸光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