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书
汉语词汇
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释义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2、秦 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出处
《左传》襄人二十九年:“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
例句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国语·鲁语下》:“ 襄公 在 楚 , 季武子 取 卞 ,使 季冶 逆,追而予之玺书。” 韦昭 注:“玺书,印封书也。”
2、秦 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 扶苏 曰:‘与丧会 咸阳 而葬。’”
《魏书·高聪传》:“今更造玺书,以代往诏。”
宋梅尧臣《刘运使因按拜省》诗:朔北遏乱萌,褒嘉赐玺书。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明 陆深 《俨山外集·传疑录上》:“世言三尺法者,盖用三尺竹简书法律。诏书谓之尺一,亦以一尺版书诏。囊封加玺,又谓之玺书。”
典故
秦始皇以玺书赐太子·抚苏,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中说,汉初有三玺,天子玉玺以封,故曰玺书。文帝元年,尝赐南越尉赵陀玺书。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其为用,或以告谕,或以答报,或以奖劳,或以责让,而其体则以委曲恳到、能尽褒警饬之意为工。“后世即以为诏书之别名。时还间或有玺书的名称,五代以后绝不复见。
相关词语
玉玺御玺印玺行玺信玺效玺、相玺、玺绶玺剑玺册玺封、玺唤、玺绂、玺书、玺节玺室、玺策、玺符、玺诰、玺诏、玺韨、玺运、天玺、释玺受命玺、石玺、神玺、八玺、白玉玺、宝玺、碧霞玺、卞璧玺、伯理玺、天德册玺、传国玺琮玺符玺焚符破玺、封玺、负玺国玺、黑玺、怀玺、剑玺降玺进玺解玺、金玺
字词分开解释
玺书,古代以印信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如汉元帝有《赐淮阳王钦玺书》。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shū
【名】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book〗
书,凡载籍谓之书。——《正字通》
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史记·礼书》李隐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袁枚黄生借书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信件,信函〖letter〗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奏章;文书,文件〖document〗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梁启超谭嗣同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乐府诗集·木兰诗》
书法〖calligraphy〗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学书费纸,犹胜饮酒费钱。——欧阳修《学书费纸》
又如:楷书;隶书;书判(判别书法与文章的优劣);书圣(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书意(书法的神髓);书品(评论书法优劣的书;书法的风格造诣);书格(书法的风格)
《尚书》的简称〖anancientgovernmentpostinchargeofsecretarialduties〗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刘开问说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古代皇帝诏书〖imperialedict〗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无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汉书
说书,曲艺的一种〖storytelling〗。如:书寓;听书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letter〗,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参考资料
玺书.汉典.
玺书.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5 04:26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