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甘肃省
庆阳市环县古称环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环州为
环县。据当地志书记载:因“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
环州于明洪武初降为县,此则为宋元时旧志欤。按沿革谓:“环建置自秦始,汉为马岭县地,泊魏晋以迄北朝,没入戎翟。至唐始复,城方渠、马岭,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年),五月,方渠镇升为威州,隶灵武节度使,并割木波、马岭二镇属之。这是环县第一次由县治升为州治。周广顺二年三月,因避太祖郭威讳,改威州为环州。这便是环县作为“环州”的最早记载。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九月,“以地理不广,人户至简”(《
太平寰宇记》),降为通远军。北宋时淳化五年(994年)复为环州,领县一,通远(即环县)。属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阳府。金时属庆原路,领县一,即通远。元代属巩昌总帅府,仍为环州,领通远一县,至元七年县并入州。其址在今甘肃环县。
1092年10月,夏军进犯环州。宋朝环州守将见夏军蜂拥而至,气势很盛,即主动退却,坚守城池,挫其锋锐。夏军屯兵城下,连攻七日未能奏效,最后一无所获,锐气尽失而归。宋将折可适乘敌惰归,发起攻击,在洪德城大败夏军。
至道二年(996),太宗命洛苑使白守荣护送刍粟四十万赴灵州。
李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大败宋军,尽夺刍粟,又进围灵州,顿兵不去。宋太宗想彻底消灭李继迁,令
李继隆出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麟州,五路进讨,直趋平夏。八月,继隆至乌自池,因环州道远,继隆拟从清冈峡出师;直捣继迁老巢,遂遣其弟继和驰奏,自率兵与丁罕合,从清冈峡出师。太宗闻报大惊,下诏切责。继隆出兵十日,不见敌踪,竟引军退回。张守恩与敌相遇,不战即逃,独范廷召与王超两军至乌自池,与敌军相遇,宋军依险设营,双方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宋师乃无功而还。
中国北宋将领。字仲平,洛阳人。康定元年(1040)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时
种世衡任鄜州从事,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固延州之势。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即命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时环州(今甘肃环县)羌民与西夏军暗通,屡袭宋境。庆历三年(1043)调知环州。到任后,即巡视境内,食宿羌族中,抚问寒暖。有首领名奴讹,倔强自负,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是夕大雪,为取信羌族,虽道险难行,仍坚意践约。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见其至,惊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羌族相继来归。种世衡命他们置烽火,习弓箭,以助宋军守御。同年夏军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他率军出援,羌族民兵从者数千人。朝廷奖其功,晋升为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 世衡戍边数年,善抚士卒,每遇士兵有病,必派一子事药。且重视将士与边民之军事训练,规定:兵民过失者,射中则释其过。故边民习武自卫,精于骑射,敌不敢犯境。庆历年间,
范仲淹檄令世衡与蒋偕修筑细腰城。时,衡染病卧床,然闻命即起,率众昼夜施工,由是病加,城成而亡。卒后,羌酋朝夕祭奠数日,清涧、环人皆画像敬俸。衡有四子:种古、种愕、
种诊、种谊,皆有将才。世衡卒后,其长子继承父业,任环庆路兵马钤辖。神宗时,其孙师道、师中相继任环州知州。种氏三代守环州传为美谈。
张浚在陕西作宣抚使时,一见刘锜就以其才能为奇,任命他担任泾原经略使兼知谓州(今
甘肃平凉)。
富平之战失利后,不久多名宋将因赵哲、曲端被杀的原因降金。慕洧以
庆阳叛,攻环州。金兵攻打渭州。张浚命刘锜救渭州。
刘锜留李彦琪守
环州,但李彦琪降金,环州失守。刘锜率部退驻德顺军,为此被降职为知绵州兼沿边安抚使。
绍兴三年(1133年)复官,为宣抚司统制。金人攻拔和尚原,乃分守陕、蜀之地。会使者自蜀归,以刘锜名闻。召还,除带御器械,寻为江东路副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