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女,山东威海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少将军衔,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医学与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始创主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主任、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副总师、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和npj Precision Oncology副主编等。
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教育部创新研发了新的肝癌诊断试剂,获国内外发明专利和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复的医疗器械证书,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发现抑癌基因影响胆道肿瘤的新机制,建立了新的分子分型方法指导老药新用;发现新的癌基因、抑制性受体和肠道菌群对肝癌的调控机制,为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发现非编码RNA在肝癌、肾癌中的致病机理和影响耐药的机制;分离和鉴定新的酪氨酸磷酸酶3种,揭示了Wnt通路中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的重要作用,对酶学研究做出贡献。在Cell、Cancer Cell、Science Trans.Med.、Nature Cell Biology、Cell Res.、Gastroenterology等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总影响因子2653;申报发明专利110项,已获授权35项(国际专利3项),主持研发的Glypican-3肝癌检测诊断试剂盒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发现标志物和研发单抗为特点获得CFD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现任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2009-2017)、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副总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际学术期刊、肿瘤通讯(Cancer Letter)、Mol. Carcinogen、npj Precision Oncology的副主编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编辑。主编教材、专著、译著各1部,培养研究生中多人次获国家级人才资助(青年长江、优青、东方学者、浦江人才等)。
长期从事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着力解决我国肝胆肿瘤早诊精治的瓶颈问题,为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自主研发了肝癌诊断试剂,规模化开展我国肝癌早筛和新技术研发,解决了肝胆肿瘤高危人群预警监测、早诊分型和耐药监测技术问题,并研发了老药新用等治疗新策略,引领了肝胆肿瘤防治研究的前沿学科发展。
始终面向临床救治重大需求,着力解决我国肝胆肿瘤诊疗的瓶颈问题,形成了分子机制研究和诊疗新技术研发、转化两大特色,为提升我国肝胆肿瘤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自主研发了Glypican3肝癌特异抗体诊断试剂,规模化开展我国肝癌早筛临床研究和新技术研发,解决了我国肝胆肿瘤高危人群预警监测、早诊分型和耐药监测技术问题,研发了老药新用等治疗新策略,引领了肝胆肿瘤防治研究的前沿学科发展。
先后主持国家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和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军队后勤科研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863”课题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首届,201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2003、2008)、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等9项,获吴阶平医学奖(2021)、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2020)、Ohdang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韩国)、首届“英雄杯”中国实验医学奖、2015年度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0年爱茉莉太平洋女科学家奖(韩国)、2009年度海内外最具影响力“中国妇女时代人物”、首届五洲女子科技奖、科学中国人(2007)年度人物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总后勤部“科技金星”、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