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
中国当代诗人、作家
王小妮,满族,195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深圳现代装饰杂志社、深圳影业公司工作人员,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55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4年冬,作为知青在吉林九台插队。1975年,被调至九台县城的一份知青小报做编辑。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从长春电影厂离职,迁居深圳。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3年,出版纪实文学《浮躁的烟尘》。1995年5月,出版传记小说《人鸟低飞》。1996年,中篇小说《很疼》发表于《特区文学》。1997年,出版诗集《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
2002年,随笔《在鸭绿江的另一边》发表于《花城》杂志。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方圆四十里》,描写了从1975年夏到1976年春,一段四季轮回的时间里,在遥远的北方,风景秀美的锦绣公社中知青与农民的生活。2004年,中篇小说《很大风》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同年,随笔《柏林没有墙了》发表于《天涯》杂志。2005年,出版诗集《半个我正在疼痛》。2007年8月1日,出版随笔《一直向北》;12月1日,出版随笔《安放》。
2005年至2010年,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2012年1月1日,出版随笔《上课记》,记录下在海南大学任教五年的观察和体会。2013年,出版随笔《上课记2》;同年,出版诗集《致另一个世界》。201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1966年》,用11个小故事勾勒、呈现出“文革”那个讳莫如深又复杂难言的年代。
2015年,出版有关旅行的随笔集《看看这世界》,关注了社会众生相及其艰辛生活情状。2016年3月,出版诗集《出门种葵花》;5月,出版诗集《月光》。2018年,出版诗集《落在海里的雪》。
个人生活
王小妮的丈夫是徐敬亚,1949年生于吉林长春。1973年开始写诗,与王小妮、吕贵品等成立《赤子心》诗社,创办《赤子心》杂志。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意象迁移
王小妮诗歌意象的去象征化和寓言化过程,其实就是意象内涵迁移的过程。意象所指涉的意义在王小妮的历时性写作中不断发生变化,反映出王小妮对生存认识的变化过程。它们是通向诗人的诗意化世界的密码。纵观王小妮的创作,其诗作有两大核心意象一是“太阳”,从光明、黑暗的象征义向中性含义演变,反映出诗人从纯朴的农业文明理想期待走向现代世界。另一核心意象是“鸟”,从隐喻为反抗的力量、自由的姿态,向“无名”之鸟转变,是诗人在愈发成熟的创作中把握事物的方式愈加灵活,在视角的转换之下,事物身上原有的文化意义在现代生活中正在逐渐消退。
自由意识
王小妮在诗歌里表达着对禁锢自由的追寻,用中庸之道切入了最适宜的方式,用肯定诠释着价值。王小妮曾说过,“先是生存然后再是诗”。王小妮用特有的“私人暗道”语词,演绎着自己对世界真相的领悟。在《月光白得很》中,使得“月亮在深夜照出了一切的骨头”,描写出出自人间却又超凡脱俗的当空皓月,让污浊迷惑的肉身得以还原清骨。
礼赞疼痛
“活着”,写着疼痛,是王小妮诗歌重要的关注点之一,甚至她的第三本诗集命名为《王小妮的诗:半个我正在疼痛》,一本早期的散文被命名为《目击疼痛》。王小妮初入“自闭”写作的时候,正是生活的低谷期。主动启动“自闭”的生活方式并操持“白闭”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对于“活着”这个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王小妮不可能有类似建国初期诗歌一样的颂扬。然而,与他人相比,疼痛诗学并不是王小妮唯一的对“活着”的感知书写,她具有更加繁复的情感体验,用独特的方式处理生存中的“疼痛”:礼赞痛苦成为她在“自闭”写作阶段独特的领悟——半个王小妮正在疼痛,另半个她在享受疼痛。这种悖谬、独特的体验不仅意味诗人乐观地对待生活,也使痛惜感倍增。
艺术特色
张力性词语
王小妮的“自闭”写作实践在同一句诗歌或同一首诗中经常使用富有张力性的词语或诗句表达纠结的生存语境,在其相互矛盾的写作下,诗人复杂的心境和认知疼痛地体现出来,形成自我追问、自我剖白。张力性词语的使用不仅是诗人语言丰富性的表现,透过语言更可以透视纠葛的心灵。
阳光热忱
王小妮以阳光的姿态、热忱的情怀投入诗歌写作。自由的社会环境、未淡化的乡土气息展现在王小妮诗作中,如《我感到了阳光》中写出了一个“奔走在春天的阳光里”并“和阳光站在一起”的女孩形象,不但展示了诗人的情怀,也书写出一代人冲破束缚、投身光明的思想兴奋度。以《我感到了阳光》为中心,“太阳”以光明的原型意象,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内不时出现在该阶段的《早晨,一位老人》《地头,有一双鞋》《生日·叶子·你和我》《一个年轻的工人》《你是我的小樱桃》等作品中。这些诗作有的歌颂国家开放政策对人的身体及思想所带来的解放,有的展示一个在此氛围内充满爱的诗人形象,将清丽、阳光的诗人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口语诗歌
王小妮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己经厌恶诗情的假造,希望创作尽可能地和更多的人的生活体验、心理状态产生共鸣。因此,她在创作诗歌时要求语言“力求口语化”、意象“力求可见性”、结构“适应人们日常思维习惯”,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化”的现实主义诗歌。当中“返”的过程,就是诗歌需要活生生的世界感和社会相。因此她早期的作品更多是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一幅幅人生的社会相。例如《瑶山》《一个年轻的工人》《地头,有一双鞋》等。她打通了诗歌和活着的界限。迈入中年时期的王小妮已经更明确地提出“诗就是生活”,诗歌无需返回生活,它就是生活本身,超越了之前的想法。她毅然决绝地选择先作为一个平凡的女人,然后再为自己的内心来写作,通过在写作中抵达到一个个人心情“与日常生活互为容纳、互相分享的境界”。
植物意象
王小妮对植物的关注几乎贯穿了所有阶段的创作,而在新世纪之后的诗歌中更显突出。从王小妮的经历以及个人性格中也能感受到,她不喜欢过多的热闹环境,更愿意在家中一个人呆着,在一种冷静和沉默状态中自顾自地写诗。就算是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那些物欲横流的喧闹似乎对她并没有太多影响,在朴素生活之中“像一株只吸收阳光和雨水的植物”,这是诗人一直以来对生活本真的坚持。有评论家曾指出,王小妮对植物的关注,是“以人的生存为核心的‘生态本在’理念”,而她的作品所呈现出的这种温润自然的气质,是因为“在她生命的深处有一种类似于“植物化”(物化)的冲动”。植物的生长顺应自然规律,呈现出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从而接近最高形态的自由。而植物的这种特性也能不断给予诗人有关生命存在方式及价值的启示,以一种温润平和的状态不断消解外部世界的嘈杂和紧张,实现生命的一种平衡。
王小妮笔下的植物意象蕴含着最自然而本真的生命意识,同样也展现出诗人以一颗淡然之心去感悟平凡的人生,去追求生命中一种平衡的创作姿态,体现出诗人的自然生命哲学,也是实现一种自然本真化的自我构建。当“白的很”的月光照亮了一切被遮蔽的表象,直指生命最本真的内核,引发的是对生命存在状态和意义的思考。而默默生长的“水莲”们,以植物特有的自然情绪,安静、温和、内敛、有力地去实现生命最大化的价值,“像不绝的水又像短促的花”这种生命最高形态的自由,同样也是王小妮诗歌中一直以来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王小妮似乎永远都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她的诗跟她的人一样,质朴、细致,她有时像纪录一样地写作,无论社会众生的世象,还是现代人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剧,都能够进入这个敏感的旁观者的视野。(当代诗人耿占春评)
王小妮面对此起彼伏的诗歌潮流,一直保持舒徐从容的心境。这使她能够始终保持个人化的写作立场,道出日常事物背后隐藏的力量。(当代诗人胡续冬评)
王小妮后知青小说对现场的重构有一个共同点,即规避宏大叙事和整体性,以琐碎的日常生活构筑知青和农民两个群体。王小妮突破了此前知青小说的国家腔调、文化立场和个人伤痛,而是努力把知青小说还原到日常生活的维度,她成功地构造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乡村空间,用素描般内含诗意的文字写下了一年四季中农民和知青的琐碎生活。这就使得《方圆四十里》这部小说既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全景效果,又深植于细致、偶然的生活事件里。(作家刘汀评)
冷静而节制,内敛而优美。无论是艰难苦闷而压抑的知青岁月,还是单调迷茫又充满生机的校园生活,都能从中读出王小妮的诗意、深邃和藏在内心深处不动声色的悲凉。(《中华读书报》评)
读王小妮的文字,能感受到她善于用简洁、朴素的语言于静默中捕捉平凡世界中转瞬即逝的诗意。(《新商报》评)
作为19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妮如今的写作显得坚实很多。她记录知青的过往,也写下与年轻学生的交流。(《中国新闻周刊》评)
王小妮的文字轻得像雪花,故事却重得像岩石。在这轻重之间,读者得以窥视那个并不久远却已模糊的时代,政治飓风中摇曳的人性,历史深井下探出的指尖。(《南阳晚报》评)
王小妮身上一直保持着许多诗人的品质:敏锐、清澈、纯粹。身边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诗歌时,她一直坚守。但“坚守”一词本身过于沉重,对她而言,诗歌是表达内心隐秘情感的一种方式,既不面对读者,也不面对世界,原本就是属于她生活的一部分,无所谓“守”或“弃”。而口碑、销量、奖项,这些对于许多写作者至关重要的东西,在她这里更是可有可无。(《文学报》评)
人物争议
2020年4月29日,有网友爆料称海南大学退休教授王小妮曾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其个人微博上多次发表不当言论,引发热议;4月30日,海南大学官方微博账号发布声明:针对网友反映我校退休教师王小妮个人微博发表不当言论的问题,学校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事件发生后,王小妮已清空个人微博内全部内容。
参考资料
王小妮 - 作家简介.深圳作家网.
王小妮.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6:2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