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鹤
福建会馆创立者
王友鹤(1819年—1878年),是福建永定高陂富岭王氏历史上的第六位举人。王友鹤从 22 至 28 岁,分别通过了县试府试岁试、科试、乡试各级科举考试,获得了庠生秀才)、增生廪生举人的功名;35 岁通过举人大挑的考试,以二等的成绩作候补教谕用;光绪元年(1875年),57 岁时才获得实缺,被正式授予福州府永福县(今永泰县)训导,以教谕衔管训导事;不久以病假请归,于 1878 年逝于家乡,时年 60 岁。
人物生平
外翰第人家
高陂富岭山子下外翰第,正式名称叫隆德楼,又名乐善堂,是富岭王氏十四世王配乾及儿子王遴先于清康熙八年(1669 年)创建的。道光光绪年间,隆德楼出了父子两代举人,享誉闽粤客家地区,“书香门第”名声由此而来,其外大门门额刻“外翰第”三个大字。这是古时官府对没有进入翰林院、但学识超群、教育有功的名士颁发的荣誉匾。这样的人家,在当地是很有身份地位的。
乐善堂人王友鹤(名超,字秉清,号友鹤)是富岭王氏历史上的第六位举人,王友鹤的塾师就是富岭王氏的第五位举人王卓峰(名勋,字立铭,号卓峰)。
漫漫科举路
王友鹤在恩师指点下,从 22 至 28 岁,分别通过了县试、府试、岁试、科试、乡试各级科举考试,获得了庠生(秀才)、增生、廪生、举人的功名;35 岁通过举人大挑的考试,以二等的成绩作候补教谕用;光绪元年(1875),57 岁时才获得实缺,被正式授予福州府永福县(今永泰县)训导,以教谕衔管训导事;不久以病假请归,于 1878 年逝于家乡,时年 60 岁。
贡献与荣誉
王友鹤读书谈艺,向慕古人。曾应永定知县翼公之聘,出任凤山义学师席,在义学里开设月课。他在县城创立茹古课,在家乡创立友仁课、新文课、联英课,增捐太平书院。著有杂诗杂文稿数卷。他尝手辑《孝经注》,刻送以感化乡人。又立“义济社”以赈恤饥荒。咸丰间,土寇猖獗,他举办团练。时城乡多及于祸,惟高陂寇不敢近。乡人溺女之风甚炽,他邀里人禀官示禁,兼设“广生堂”,以恤贫穷产妇。
在等候任职的漫长岁月中,王友鹤前往广东老隆(今广东省龙川县)做生意,创建福建会馆,担任会馆主席。又建回春堂医所,以疗病者;建黄塘水口桥,以惠行人。民众称颂不已。闽粤商人在老隆特建“友鹤楼”纪念他。老隆福建会馆后来在抗战中香港沦陷时,为“香港大营救”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此是后话。在老隆,王友鹤还做了一件大善事:太平天国败退时,他出资保全太平军被俘虏者二千余人,分别予以钱米、雨具、路票,打发他们回家。
王友鹤逝世十多年后,汀州知府胡廷干奖予他“利济为怀”的匾额。
子孙后代
王友鹤给后代子孙取名定下一首五言绝句“绍祖思为善,光宗在建功,慎修家有庆,齐治国恒丰”。这首规定取名字辈的昭穆诗,表达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和“为善最乐、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的情怀。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4 19:5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