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
山阳郡高平县(今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
建安七子”之一,太尉
王龚曾孙、司空
王畅之孙。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
王龚,在
汉顺帝时任
太尉;祖父
王畅,在
汉灵帝时任
司空,是当时的
名士。二人都曾位列
三公。王粲的父亲
王谦,曾任大将军
何进的长史。
初平二年(191年),
汉献帝被
董卓控制,西迁至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著名学者、左中郎将
蔡邕一见到王粲,就觉得他是个奇才。当时蔡邕的才学天下闻名,受到满朝官员的敬重,蔡邕府第前经常是车马填巷,他家的客厅也常宾客满坐。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便急忙出迎,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王粲一进门,因为他年纪小,身材又矮,满屋的人都感到很吃惊。蔡邕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
怀才不遇
初平四年(193年),十七岁的王粲受
司徒府征辟,又被召为
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不久,他与族兄王凯、友人
士孙萌等离开长安,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
刘表。刘表见他
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所以不太看重他。此年作《七哀诗》,描述“西京乱无象”的局势。
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
张羡听从
桓阶建议,举长沙、
零陵、桂阳三郡之兵背叛刘表,刘表发兵讨伐。为了宣传这次出征,就由王粲执笔写了一篇《
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其中写道:“长沙不轨,敢作乱违,我牧睹其然,乃赫尔发愤,且上征下战,去暴举顺。”申明用兵乃是为了“去暴举顺”。
建安五年(200年),刘表开设
学官,王粲作《
荆州文学记官志》。
建安六年(201年) ,王粲代潘文则作《思亲诗》。
建安七年(202年),在
官渡之战后两年,
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
袁谭、
袁尚兄弟阋墙。第二年(203年),刘表为了劝和,让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书中劝解袁氏兄弟毋作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甚有文彩。张溥在《王侍中集题辞》评价两文“词章纵横”。
归附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丞相
曹操南征刘表,未至荆州,刘表病逝,其子
刘琮继位。九月,王粲力劝刘琮归附曹操。荆州平定后,曹操因王粲劝降有功,任命他为丞相
掾,赐爵
关内侯。
一次,曹操在汉水边设宴款待百官,王粲给曹操敬酒说:“当今袁绍崛起河北,倚仗兵多将广,志在夺取天下,但虽爱惜贤才却不能重用,因此那些奇士终归离他而去。刘表盘踞
荆楚,从容不迫,坐观时变,自以为可以仿效
周文王。那些避难到荆州来的贤士,都是海内的俊杰,可刘表却不善于任用他们,结果当国家危难之际却无人辅佐他。明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下车伊始就忙着整顿冀州的军队,收录当地的豪杰各尽其用,因此能称雄天下。等到平定了江、汉,又征召这一带的贤才各居其位,使天下归心,望风归附,文武并用,英雄尽力,这些都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国君才能做到的事情啊!”十二月,王粲随曹操征
刘备,曹操大败于
赤壁之战。
建安十四年(209年),王粲随曹操由赤壁还军。三月,随军至谯。七月,曹操引军自涡水入
淮水,
曹丕命王粲同作《
浮淮赋》。《
初征赋》亦或作于此年。
扬名邺下
建安十六年(211年),王粲被调任丞相
军谋祭酒。七月,王粲随曹操西征
马超,作《征思赋》叙此事。过首阳山作《悼夷齐文》、还长安作《咏史诗》,咏三良殉葬
秦穆公事。同年,王粲奉曹丕之命作《
闲邪赋》。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操二子曹丕、
曹植以及邺下诸子文学交往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王粲随曹操征
孙权,至谯,作《为
荀彧与孙权檄》。同年,王粲作《阮元瑜诔》;又奉曹丕命作《寡妇赋》。
魏王侍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四月,王粲随曹操还邺。王粲与
荀攸等劝曹操进魏公,加
九锡。五月,曹操进魏公。七月,建
魏王国社稷宗庙。王粲作《太庙颂》、《俞儿舞歌》四首、《安世歌》。十一月,魏国初置
尚书、
侍中、
六卿。王粲与
和洽、
卫觊、
杜袭一同被任命为
侍中。他因博学多识,总能做到对答如流。当时旧礼仪制度废弛殆尽,需要重新制定,王粲与卫觊等负责除旧布新,制定新的典章。据《决疑要注》记载:汉末丧乱时,玉佩断绝消失。而王粲认得旧佩,才重新作之。
西晋时的玉佩,都是受法于王粲。同年,王粲作《难钟荀太平论》,奉曹植命作《七释》。
据《
典略》记载;王粲才高,擅长
应机辩论。当时,
钟繇、
王朗等尽管都在魏王国任
卿相之职,但一到朝廷
奏议,都停笔措手不及。
建安十九年(214年),王粲居邺,奉曹丕命作《
槐赋》。
建安二十年(215年),王粲作《柳赋》,与曹丕等人
唱和。三月,曹操征
张鲁,王粲从征。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王粲随曹操还邺,作《
从军诗》其一赞美曹操西征张鲁事。五月,曹操进爵魏王。王粲作《
蕤宾钟铭》及《
无射钟铭》。王粲与
陈琳、
刘桢等奉命作《
大暑赋》,又奉命作《刀铭》。同年,王粲随曹操再征孙权,作《从军诗》其二、三、四、五首。
驴鸣悼亡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217年2月17日),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因感染
疾疫而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葬礼之后,曹植又作《
王仲宣诔》,可见曹丕、曹植二人与王粲的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主要影响
文学
在文学上,王粲与
孔融、
徐干、
陈琳、
阮瑀、
应玚、
刘桢并称“
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
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最为人传诵的是作于客居荆州时期的《
登楼赋》。它摒弃了汉赋铺张扬厉的传统写法,以简洁明快的语句,忧愍世道,怀念故乡,热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来;对自己的坎坷遭遇,也发出了强烈的感慨。赋中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在抒情小赋的发展过程中,这篇作品具有重要地位。王粲散文以他为刘表拟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比较成功。
王粲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归顺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如《
七哀诗》;归顺曹操后,主要是随曹操出征的感受,这些诗再现了汉末战乱的田园荒芜和满目疮痍,也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曹操为国效力的意愿。
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归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
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谢灵运说他:“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
自伤情多。”“自伤”是王粲的感情特征,贵公子的出身,遭乱流寓的遭遇,使他格外地感物兴怀、忧世悲己,这是他写诗的出发点。他的作品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这些都是从个人身世的感伤中生发的。因此“发
愀怆之词”(
钟嵘《诗品》言)便成为他的诗的主要特点,却难免“悲而不壮”。
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又转变为激奋昂扬。如分别写于曹操西征关右和东征孙权的《从军诗》五首,便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
王粲还有一些在邺下时期与曹丕、曹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公宴诗》等。这些作品虽然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歌题材的开拓、诗歌技巧的探索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刘勰评论他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钟嵘《诗品》称其诗“方陈思(曹植)不足,比魏文有余”,将其诗列为上品,并进一步指出潘岳、张协、张华、刘琨、卢谌等著名诗人皆源出于他,甚至连魏文帝曹丕也“颇有仲宣之体”,对后世颇有影响。清人方东树评之为“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实非过誉。
藏书
王粲的藏书主要得自于蔡邕所赠,相传他登门拜谒蔡邕,蔡邕“倒履迎之”,并言“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予之”。蔡邕故后,即履行了他的诺言,将其藏书数车六千余卷赠与王粲。年老时,其藏书已达万卷。
历史评价
《
典略》:“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
陈寿:“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
沈约:“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钟嵘:“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
萧纲:“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
房玄龄等:“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骆宾王:“河朔词人,王、刘为称首;洛阳才子,潘、左为先觉。若乃子建之牢笼群彦,士衡之籍甚当时,并文苑之羽仪,诗人之龟镜。”
独孤及:“且文之为体也,必当词与旨相经,文与声相会。词义不畅,则情旨不宣;文理不清,则声节不亮。诗人因声以缉韵,沿旨以制词,理乱之所由,风雅之所在。固不可以孤音绝唱,写流遁于胸怀;弃徵捐商,混妍蚩于耳目,自当晞圣藻于天文,听仙章于广乐,屈、宋为涯岛,班、马为堤防,粲、植为陆落,潘、陆为郊境,搴琅玕于江、鲍之树,采花蕊于颜、谢之园,何、刘准其衡轴,任、沈程其粉黛,然后为得也。若乃才不半古,而论已过之,妄动刀尺,轻移律吕,脱略先辈,迷诖后昆,此明时所当变也。”
于頔:“诗自风雅道息,二百余年而骚人作。其旨愁思,其文婉丽,亡楚之变风欤?至西汉李陵、苏武,始全为五言诗体,源于风,流于骚,故多忧伤离远之情。梁昭明所撰《文选》,录古诗十九道,亡其名氏。观其辞,盖东汉之世,亦苏李之流也。自建安中王仲宣、曹子建鼓其风,晋世陆士衡、潘安仁扬其波。王曹以气胜,潘陆以文尚。气胜者魏祖兴武功,于二京已覆;文尚者晋武图帝业,于五胡肇乱。”
白居易:“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罗大经:“仲宣不依曹、黄、二袁,而依刘表,意亦可见。故仲宣之忠于汉,陶渊明之忠于晋,罗昭谏之忠于唐,皆诗人文士之识大义有气节者。”
陆时雍:“子桓、王粲,时激风雅余波,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庄而近雅。”
陈祚明:“王仲宣诗跌宕不足而真挚有余,伤乱之情,小雅变风之余也。与子桓兄弟气体本殊,无缘相比。”
轶事典故
过目不忘
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生性善于计算。作算术,很简捷地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并且擅长写文章,总是一挥而就,从来不用修改,时人常常以为他是预先写好的,但他们尽管反复精心构思,写出的文章也没法超过王粲。《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回答:“能。”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子,他说能帮着人家按原来的局势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块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重摆,结果,连一道的误差也没有。王粲就是这样博识强记。
昼侍可矣
王粲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所以曹操出外游览观赏,王粲多次同车随行,至于受到的尊敬却不如和洽、杜袭。杜袭曾经单独被曹操召见,一直到半夜。王粲生性急躁好胜,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不知
曹公对杜袭说了些什么?”
和洽笑着回答说:“天下的事难道能全都知道吗?您白天侍奉曹公就可以了,为这郁郁不乐,您想一个人都兼顾起来吗?”
眉毛脱落
王粲二十多岁时,曾遇“医圣”张机,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另王粲还有见无草之墓识礜石的逸闻,但此事据载发生在曹操北征蹋顿之时,当时王粲应该还在荆州,但据史籍记载另一名荆州人士周不疑此时也在曹操军中,如此巧合,则当时或有隐情使得此二人在曹操军中也说不定。
人际关系
曾祖
祖父
父亲
儿子
从孙
王宏,字正宗,在
西晋官至大司农、司隶校尉、尚书,卒赠太常。
主要作品
据《
三国志》记载,王粲有诗、赋、论、议近六十篇。《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
王粲集》11卷,《去伐论集》3卷、《
汉末英雄记》10卷,皆佚。明代
张溥辑有《
王侍中集》1卷。严可均《
全后汉文》卷90~91辑录有其辞赋奏疏。
中华书局出版有
俞绍初校点的《
王粲集》。现世存诗23首。
后世纪念
王粲故居
王粲故居在湖北襄阳万山,万山北坡有王粲故居遗址和王粲井。山上原建有幽兰寺,明万历初改为保堤寺,一说王粲井为寺庙生活用井,由于当时寺僧众多,山高井深,提水艰辛,所以又叫苦井。
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王粲而修建的。据《襄阳府志》记载,此楼毁于民国初年,其模样无人知晓,更无图可查。在重建时,只好参考毁于抗日时期的邻近该楼的魁星楼建筑结构。如今仲宣楼,就是1993年襄樊市政府依据魁星楼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是“楚天四大名楼”。 襄阳的仲宣楼在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 楼前立有王粲石雕像,楼内悬挂有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