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以流通体制的优化和多元化、规模化、管理制度化、组织社会化和专业化、劳动手段先进、劳动者高素质为标志,以系统性、动态性、经济性、综合性为特征,包含了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现化、物流组织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前景
珠海普洛斯格力物流园启动仪式
从各国物流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流通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发展的时序上会相对滞后。中国的物流在十几年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实现物流现代化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国家和企业经济实力的积累,以及改革的深化,将为物流的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条件。中国物流现代化的过程可能会如同改革一样呈现出渐进的特征。
从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发展的重心主要在宏观,即国民经济的大
物流体系,其中的重点又在输送,即交通运输方面。这既合乎客观规律,也适合中国的国情,预计这方面还会进展比较快。其推动仍将来自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当然,完整的
现代物流体系不仅仅包括大物流体系,而且应当包括企业物流在内。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
废弃物流都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些方面,物流所得到的重视更要少得多,相当多的企业甚至还完全没有自觉性。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物流还在企业的大门外徘徊。”这无疑是中国
物流体系的严重缺陷。但是应当看到,国家改革的重心已经转向企业,并明确要将企业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也正是在这里蕴含着物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既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源泉。一旦企业家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去挖掘它,那么物流迅速发展的时机就到来了。
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手段、采用的技术装备及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总称。商业物流技术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用于物流全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通用技术和适用于物流不同方面的专用技术两个层次;
通用技术
标准化技术
主要解决流通中各类活动的接口问题。包括商品分类编码、
信息编码、信息交换技术、
包装标准化技术、装备设施的通用性等;
质量保证技术
主要解决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和责任问题。包括快速技术和设备、TQM技术、赐0 9000系列标准应用技术等;
信息技术
主要解决流通管理中信息收集、传递、分析、整理、
决策、反馈等。
物流装备设施技术
物流装备设施技术是与物流诸要素活动有关的专业技术的总称。物流装备设施技术,既包括相应的
物流设施,如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库建筑等,还包括物流装备设施中的
共性技术和个性技术。
(1)物流装备设施中带共性的技术,有自动化技术、人机工程技术、
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微电子和软件技术、环保技术等。
(2)物流装备设施中带个性技术,包括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技术、搬运技术、堆码技术、养护技术、安全防卫技术、监控技术、保鲜技术、计量技术、检测技术、仓库设计技术、
物流信息网络技术、配送技术、储运设施的环境保护技术、农副产品收购技术等。
物流中的管理技术
现代化的管理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物流中的管理技术是指为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应用技术,以便各
物流设备得到最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物流管理技术集中体现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最理想的物流方案上。物流管理技术能够在不改变物流装备设施技术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物流中的管理技术,包括宏观管理技术和微观管理技术。
(1)物流宏观管理技术,有优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物流状况动态监控管理技术、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等。
(2)物流微观管理技术,主要有
管理信息系统、
办公室自动化技术、
质量保证、系统管理技术、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
实施要素
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要素、基础要素、技术及管理要素和社会协调要素。
思想要素
思想要素,首先是启蒙宣传与教育。物流的概念、含义、内容、作用等不经过一番启蒙宣传和教育活动,多数人是不会了解、不会认识的,不理解物流的重要性,当然就不会引起对物流的重视;没有这种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则不会变成大家的思想和行动;没有充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人们也不会知道物流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搞好物流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行动往往取决于认识,认识则取决于学习和教育,因此,物流的启蒙宣传和教育,应该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首要因素和基本条件。
基础要素
物流现代化的基础要素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码头、仓库、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主要是物流的整体布局,全面设计,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
托盘、代码、用语、包装的标准化、
统一化、
规范化;信息功能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信息共享,还有人才培养以及经济发展、资金实力等。
基础要素对于物流现代化至关重要,基础不牢,就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基础工作不做在前面,就会越搞越乱,中途很难修正。
技术及管理要素
物流现代化的技术要素范围很广,如物流信息技术中EDI(
电子数据交换)、RF(射频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 ITS(
智能交通系统)等,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会愈发突出。机械化、自动化企业、立体自动化仓库、
多功能配送中心、机器人搬运
装卸、托盘联营、单元化堆码,自动分拣机械、条码识别、
电子扫描、自动化包装作业等物流技术,均是物流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管理要素方面,如物流财务管理、物流成本分析、物流组织机构设置、物流人才使用、供应链物流管理等。
社会协调要素
要完成一项大的物流工程项目,要实现全社会的物流现代化,必须有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撑,没有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理论界、教育界等上下一致、协调贯通的共同努力是办不到的。比如,国家综合计划部门、各级政府的计划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先要制订一个具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目标的规划,将
物流合理化、现代化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设计、构思。有了科学的规划后,在实施过程中,国家财政应适当给予补贴,税收方面应给予照顾;在用地申请上,建设部门、国土规划和审批部门也应给予优先考虑。这些关键问题,不是企业力所能及的,只能靠国家高度重视,积极促进,否则,物流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此外更重要的是,国家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给
物流产业一定的地位,在政策方面予以适当的倾斜。
中国的物流“热”尽管不断的升温,但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对物流的认识,尤其是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也只限于一部分人,物流的现代化任重道远。起步阶段的基础工作至关重要,没有坚实的基础,就没有大跨度的飞跃。
发展阶段
配置和开发物流硬件阶段
物流硬件的开发和配置,主要是由于流通进步的迟缓。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自实现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持续不断的生产设备现代化和生产方法的更新,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体制。
大规模生产的结果是,商品生产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商品价格低廉到能为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因而引起大量购买力的形成。这样,商品购销业务量大大增加。在
商流方面,出现了
百货商店和联合商店,都是商流的技术革新的一种表现。购销业务增加的结果,带来了
物流活动量的增加,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物流活动是一种技术体系,并且开始把其它领域已开发出来的技术应用到物流上。在运输方面,以运输大量原油的超级油船为象征的专用运输船,和以铁路、公路、水路为代表的
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以及迅速发展的
航空运输;在保管方面的高层
自动化仓库;货物
装卸搬运方面的自动分类装置;或利用电脑和电传的
物流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物流技术设施的相继出现,正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而采用各种技术革新的结果。
物流系统化管理阶段
物流现代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配置各种机械、从而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狭隘概念。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出了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意义上来评价物流效率的要求。具体地说,不仅要用硬件技术改善物流,而且要用软件
技术改善物流。因为单纯依靠增加现代化的
物流设施的投资,以硬设备为主来提高物流效率和能力,虽然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要实现真正效率化的要求,还必须以软件技术来改善
物流体系,通过改变物流制度,提高整体效率,对物流实行系统化管理,因此对物流进行系统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对体制的合理性、效果程度的评价和管理;
2、对物流系统的综合效果的评价和管理;
3、对
物流活动的效率、生产率,以及对整体的贡献程度的评价和管理;
4、对国家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管理。
在这一阶段,建立物流中心,改变运输机构,实行
共同配送等,已成为改善物流体系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