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战略管理
201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物流战略管理》是2018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傅莉萍。
成本最小
(1)成本最小,是指降低可变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成本,例如物流网络系统的仓库选址、运输方式的选择等。
(2)面对诸多竞争者,公司应达到何种服务水平是早已确定的事情,成本最小就是在保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选出成本最小的方案。当然,利润最大一般是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
投资最少
(1)投资最少,是指对物流系统的直接硬件投资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2)在保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投资,例如,不设库存而将产品直接送交客户,选择使用公共而非自建仓库,运用JIT策略来避免库存,或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
(3)显然,这些措施会导致可变成本的上升,但只要其上升值小于投资的减少则这些方法均不妨一用。
服务改善
(1)服务改善,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2)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竞争的激烈,顾客在选择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及时准确的到货也越来越成为公司的有力的筹码。
(3)当然高的服务水平要有高成本来保证,因此权衡综合利弊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服务改善的指标值通常是用顾客需求的满足率来评价,但最终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
基本介绍
物流战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发展阶段,是一门具体的管理学科。它们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把企业物流的各项具体管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用战略的理念进行企业物流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物流战略管理属企业内部管理的范畴,是企业的一种管理理论、方法与手段。
那什么是物流战略管理呢?
物流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论与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物流战略管理包括企业物流战略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涉及不同层次的战略设计、战略组织和战略过程。
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资本、提高服务,其特征如下。
目的性
企业物流物流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即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长期性
物流战略管理的长期性就是在环境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发展未来,为现代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的和对策。
竞争性
企业物流战略必须面对未来进行全局性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活力,使企业战略具有对抗性和战斗性。
系统性
任何战略都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并建一个战略网络。
风险性
物流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就可能存在风险。要求决策者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
物流战略
总结了美国企业物流管理50年发展中的规律,从中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出发,提出适合我国企业的、值得借鉴的几条规律。
发展历史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分散管理
(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管理阶段
(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
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内部一体
(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外部一体
(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
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
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
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
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规律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
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
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
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借鉴意义
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
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
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代理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
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总结
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没有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撑,是谈不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JIT、MRP、DRP系统,EDI技术,c/s结构系统等新兴科技的应用,应该也必须是企业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应用这些技术的操作平台。
①为实现企业的内部信息交换,建立企业的Internet;
②建立一个Web服务器,通过Internet,一方面完成对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分销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与控制,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贸易;
③Internet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与Intranet的集成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企业不仅要建立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建立基于 Intranet/Internet技术和思路的管理信息系统。
其次,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最好能够实现商品台帐和库存台帐的一元化管理的信息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管理商品,提高运营效率。
总之,只有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充分运用现代物流的营销、管理手段,充分运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营销方式,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才能用其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目录
第1章物流战略管理概述 1
1.1物流战略管理内涵 2
1.2物流战略制定 9
1.3物流战略选择 14
1.4物流战略实施与控制 18
本章小结 23
思考与练习 23
第2章物流战略目标设定 27
2.1战略性思维 28
2.2物流战略愿景、使命和定位 30
2.3物流战略目标体系 34
2.4物流战略目标设定与实现 36
本章小结 40
思考与练习 40
第3章供应链战略管理 43
3.1供应链战略概述 44
3.2供应链竞争战略定位 48
3.3供应链战略环境分析 54
3.4供应链战略规划、实施与控制 58
本章小结 64
思考与练习 64
第4章物流采购战略管理 67
4.1企业采购战略 68
4.2采购流程设计 73
4.3采购战略任务与作用 77
4.4采购战略管理 79
本章小结 91
思考与练习 91
第5章物流仓储战略 94
5.1仓储战略概述 95
5.2仓储分析策略 99
5.3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106
5.4库存控制策略 119
本章小结 125
思考与练习 126
第6章配送与运输战略管理 129
6.1配送与运输战略概述 130
6.2配送运输车辆调度 137
6.3配送车辆积载规划 147
6.4配送车辆优化设计 151
本章小结 161
思考与练习 161
7.1物流资源市场分析 165
7.2第三方物流战略规划 175
7.3第三方物流战略设计 179
7.4第三方物流战略选择方式 183
本章小结 187
思考与练习 188
第8章物流服务营销战略管理 191
8.1物流服务概述 192
8.2物流服务营销战略 197
8.3物流服务营销战略管理 201
8.4物流服务绩效评价 206
本章小结 210
思考与练习 210
第9章物流战略控制与评价 213
9.1物流战略控制概述 214
9.2物流战略控制内容、方式及过程 217
9.3物流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219
9.4物流战略评价 227
本章小结 232
思考与练习 232
参考文献 235
参考资料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3 22:35
目录
概述
成本最小
投资最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