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鱼螈
唯一一种产于中国的蚓螈
版纳鱼螈是鱼螈科鱼螈属脊索动物。版纳鱼螈成体呈矞虫状,棕色,腹部色稍淡,乍看似蚯蚓无四肢,背腹略扁平,全长380毫米左右。体表多黏液,具细小的鳞片。生活时,成体背面和腹面均为棕黑色,背面色深、显蜡光,腹面色浅;体侧显黄色,肛门周围淡黄色。
动物学史
关于中国是否有鱼螈存在,以往曾在相当一段时期未能确定。1922年Mell,R.曾首次报导了中国广东罗浮山有鱼螈分布,但由于其记载不详,又无标本可资考证,因此对其记载一直有着疑论。直至1976年杨大同等报导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采到一条双带鱼螈(Ichthyophis glutinosus)雌性成体才证实了中国确有鱼螈分布。1983 年温业棠进一步报导了在广西十万大山等地采到了双带鱼螈的成体和幼体多尾。1984年杨大同根据在西双版纳采到的另一尾鱼螈, 认定该标本和他1976年报导的 “ 双带鱼螈” 是同一种,并指出这两尾标本不是双带鱼螈,定名为新种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a Yang 1984)。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头体长309~317毫米,尾长3.0毫米;雌螈头体长344.5~411.0毫米,尾长5.5~6.0毫米。头小而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宽圆,突出于下唇;鼻孔近吻端两侧;眼间距约为鼻间距的2倍而几乎等于吻长;眼小呈点状隐于胶膜下,瞳孔呈圆形;上唇缘每侧中央部位有一个锥状触突,触突至鼻孔的距离约为其至眼的距离的3倍,基部有一小窝可供缩入。上颌齿与犁腭齿各一列,齿数几相等,约有20~21枚,二者均排列呈“∩”形,齿列呈新月状向后弯曲;下颌齿2列。舌呈椭圆形,前端微缺,粘连于口腔底部。颈腹面有3条颈沟,其间为2领褶;第一颈沟在头侧距口角约4毫米;第二颈沟在头背面不能见其两端;躯干部环褶328~387个,尾环褶4个,初级褶间有不成环状的次级褶;初级褶由背经体侧绕至腹面后,开始略向后弯于腹中线处,其形状呈“︽︽”状,大约成140°角。肛孔纵裂,呈椭圆形,孔侧有4~5个环褶。体前半部环褶间有小鳞2行,中部3~4行,后部多为4行,少数为5行;小鳞宽大于长,宽约1.5毫米,半透明,轮纹清晰,为一系列同心圆。皮肤光滑,富有腺体。椎骨102~104个;肋骨发达。生活时背、腹面均以棕色为基色,但背面为深棕或棕黑色,腹面浅棕或浅褐色;背部显紫色腊光;眼为蓝黑色;触突为乳黄色;自两口角沿体侧至肛孔各有一条黄色或橘黄色纵带;肛孔周围为淡黄色。
:解剖KIZ 74001号雌螈,腹腔内有卵62粒,近圆形,乳黄色,卵径6.3~7.4毫米×6.4~7.75毫米,尚未进入输卵管。
幼体:1979年5月和6月采自广西大容山的2条幼体的触突和小窝尚不明显;鳃裂2对;头体长118.5毫米,尾长2.5毫米;躯干环褶分别为359个和371个。云南盈江的幼体头体长132.6毫米,尾长4.4毫米,除环褶尚少及体色较深外,其他特征与成体相同。温业棠(1983)曾报道,广西的幼体在尚未见到触突和小窝时,其头及颈两侧有侧线;颈侧各有一个鳃孔;尾部具鳍褶。尾背鳍褶起自肛孔背上方稍前部位,向后绕过尾末端至尾腹面肛孔之后。
近种区别
版纳鱼螈与双带鱼螈的外型主要差别在于版纳鱼螈的领褶第一颈沟距口角远 , 为吻端至口角间距的2/ 5(4 毫米);第二颈沟自头背不可见其两端; 两眼间处的头宽大于吻眼间距。而双带鱼螈的第一颈沟与口角相切;第二颈沟自头背可见其两端;眼睛处之头宽与吻眼间距相等。
生活习性
版纳鱼螈生活在海拔100~900米植物茂密而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常栖息于溪流、小河及其附近的水坑、池塘、沼泽和田边石缝、土洞内或树根下。据温业棠(1983、1998)记载,鱼螈营穴居生活,以头在肥沃的泥里钻洞,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隧道,有数个洞口;洞口、隧道位于水平面之上,有的距水面达0.5米;白天多伏于洞内或露头于洞外,有时到菜园或田边活动,夜间外出觅食。冬季气温降至15℃以下即进入冬眠,翌年春天气温回升维持在20℃以上时出来活动。
版纳鱼螈依靠敏锐的嗅觉,通过气味来发现食物、捕获猎物。由于版纳鱼螈的嘴巴也不大,对于那些大型的昆虫它们根本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它们的食谱中都是那些个头比较小的动物,泥土里的蚯蚓、蠕虫、虫卵等,都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由于版纳鱼螈的牙齿非常细小,不具备任何撕咬能力,只是增加摩擦力固定食物。在捕食蚯蚓的时候,版纳鱼螈总是通过身体不断地摆动,不断地扭曲,慢慢地把蚯蚓一点一点地送进肚里,然后在胃、肠里慢慢地享用。
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观察到版纳鱼螈蜕皮的现象。蜕皮时,它先将头在土上或土壤中的枯枝上磨擦,角质膜从吻部开裂,形成一开口,然后通过不断地张口闭口,把头部的角质膜蜕至颈部;稍休息后找土壤中的窄道或枯枝,从其间钻过,身体有节律地收缩,同时向前移动。其间每收缩几次常常要停下来休息30秒左右,深呼吸。角质膜从其颈部开始慢慢地沿着身体往后脱落,最后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指环状物从尾部脱落。健康个体所脱下的为一层很薄的角质膜,淡黄色,略透明,除吻部有一裂口外,一般都比较完整。营养不佳或者患病个体的蜕皮不完整,破碎不堪。当角质膜全部脱落后,版纳鱼螈筋疲力尽,会很快地转头找到脱落的角质膜并吞吃。蜕皮期间没有观察到捕食行为。
分布范围
版纳鱼螈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勐腊、景洪、盈江)、广东(罗浮山、鼎湖山、肇庆、罗定、信宜、化州)、广西(梧州、东兴、北流、玉林、容县、岑溪、桂平、南宁、防城)。在广东佛山云勇森林公园、广东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也有零星发现。
繁殖方式
在饲养条件下,鱼螈生长很慢,每年平均增长30毫米。雌螈全长35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4~5月在溪边接近水平面的岸上筑巢,其洞穴直径约10厘米,卵产于其内,卵数30个左右,卵径8毫米,外包胶囊,胶囊一端延长成丝,卵由胶囊的丝缠绕成团,雌螈卷曲于卵群周围加以保护。孵化后的幼体即进入水中,藏于水底卵石之下,有时亦游至水面呼吸空气,比成螈活动敏捷,起初取食藻类等浮游生物,逐渐地捕食水生无脊椎动物。全长约180毫米时开始变态。成体只捕食蚯蚓,在饲养情况下拒食其他任何动物饵料。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列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原因
群众对版纳鱼螈不了解,传说是不可以接触的有毒动物,因此没有人像对待其他稀有动物一样捕捉以作药用或从经济上牟取暴利,所以消除了直接被人杀害的因素。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人口迅速增长,耕地严重缺乏,农民极力向山地开荒,大量毁灭森林;各地林场把原始水源林代以针叶的杉、松树林和农作物,断绝土壤腐植质的来源,致使溪旁的泥土贫瘠,蚯蚓不易繁殖,间接影响版纳鱼螈生存;开荒之地引起水土流失,大雨来临山洪暴发,把溪旁肥沃土壤冲走,替以山上流来的沙石,这样就直接摧毁鱼螈的栖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雨天使化肥、农药流入溪中,水里的幼体立刻死亡,农药随溪水上涨淹没溪边隧道,成体也遭到毒杀。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版纳鱼螈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至少已生存了上亿年,和“活化石”娃娃鱼现身地球的年代不相上下,因此,在对两栖动物的研究方面,它们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参考资料
版纳鱼螈.国家动物博物馆.
版纳鱼螈.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1 09:3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