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Edinburgh)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艘城级轻巡洋舰(Town-class),也是被称为爱丁堡亚级(Edinburgh sub-class)的最后两艘城级轻巡洋舰中的第一艘。爱丁堡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服役,经历了许多战斗,特别是在北海和北冰洋,1942年在北冰洋被德国潜艇击沉。
简介
爱丁堡号由斯旺亨特与威格姆理查森公司(Swan Hunter & Wigham Richardson)在
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建造,
1936年12月30日铺下龙骨。爱丁堡号是一艘快速巡洋舰,全长613.6
英尺(187.0米),宽64.9英尺(19.8米),
吃水22.6英尺(6.9米)。由四台帕森斯(Parsons)齿轮减速蒸汽涡轮机驱动四轴,
蒸汽由四台海军部三鼓式
锅炉提供,总功率82500
轴马力(62
兆瓦),排水量10635
吨,设计航速32.25
节,最高航速达33节。续航14节航速时为8000海里。
基本性能
作为轻巡洋舰,这艘战舰装有强大的武备,包括12门BL(Breech Loading,后装)6英寸(152
毫米)
口径50
倍径Mk XXIII炮,12门(后来变为8门)QF(Quick-firing,速射)4英寸(101.6毫米)口径
高射炮(AA)(这一级轻巡洋舰装有英国巡洋舰中最强大的4英寸炮组),16门QF 2磅(口径40毫米)砰砰炮(Pom-pom guns),8挺0.5英寸(12.7毫米)口径维克斯(Vickers)
机枪。还装备了两座三联装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来增加攻击力。
爱丁堡号被设计成非常现代化的战舰,配备了新式的
雷达阵容和
火控系统,能够携带多达三架超级海事公司(Supermarine)海象式(Walrus)
水上飞机用作
侦察,虽然多数时间只携带两架。
爱丁堡号的
装甲厚度为主装甲带4.88英寸(124毫米),最薄处1.5英寸(38.1毫米),是英国轻巡洋舰中最厚的。如同
战列巡洋舰一样,轻巡洋舰被设计成航速够快来避免被击中,而不用像当时在
战列舰上那样的厚重装甲。
战时经历
爱丁堡号于
1938年3月31日下水,
1939年7月6日服役后立刻被分配到
苏格兰斯卡帕湾的皇家海军本土舰队 (Home Fleet)第18巡洋舰分舰队(18th Cruiser Squadron)。1939年转属第2巡洋舰分舰队(2nd Cruiser Squadron),在亨伯分队(Humber Force)服役。
当1939年10月16日德国空军首次袭击
罗赛斯(Rosyth)的海军基地时,仍然在
福斯湾的爱丁堡号遭受了轻微损伤,但未被直接命中。
爱丁堡号于10月23日离开罗赛斯,负责护送来往于
挪威纳尔维克的船队。当11月23日
辅助巡洋舰拉瓦尔品第号(HMS Rawalpindi)在护航中被击沉时,爱丁堡号离开船队去寻找德国的通商破坏舰,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虽然责任重大,但搜索没有成功,爱丁堡号又回到护航任务中。
1940年3月18日,爱丁堡号到达泰恩河,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28日的漫长整修。整修结束后,爱丁堡号被重新分配到第18巡洋舰分舰队,11月18日离开
克莱德(Clyde)的法斯兰(Faslane)海军基地,为WS4B船队护航,在11月12日返回斯卡帕湾之前一直护送到
弗里敦。
圣诞节前不久,爱丁堡号随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驱逐舰伊莱克特拉号(HMS Electra)、回声号(HMS Echo)、冒险号(HMS Escapade)、和哥萨克号(HMS Cossack)前去拦截一艘正突入北大西洋的德国水面袭击舰。在海上花费了包括圣诞节在内的一周后,有关报告被证明是不实的,爱丁堡号在跨年夜回到港口。
在1940年冬季,爱丁堡号还参加了本土舰队的一些小型行动。1941年3月下旬,爱丁堡号护送WS7船队远航
中东,4月15日返回斯卡帕湾。这月下旬,在
丹麦海岸外支援了一系列
布雷任务。1941年5月4日,支援了盟军对德占
罗弗敦群岛的袭击行动,即双刃大刀行动(Operation Claymore)。
爱丁堡号在追猎德国战列舰
俾斯麦号的行动中也扮演了次要角色。1941年5月22日,爱丁堡号在
比斯开湾巡逻时截获了德国船莱赫号(SS Lech)。随后,爱丁堡号被派遣到向
布雷斯特的航线上拦截并跟踪俾斯麦号,但俾斯麦号未到达该区域。
爱丁堡号轻巡洋舰、赫米昂号轻巡洋舰和欧里亚勒斯号轻巡洋舰在执行戟行动中航行
6月1日,爱丁堡号被派去接替赫米昂号轻巡洋舰(HMS Hermione)在
丹麦海峡巡逻的任务。任务平安结束后,受命护送另一个前往中东的船队WS9B,并于7月初再次停靠在
直布罗陀。该月晚些时候,爱丁堡号参加了向
马耳他输送物资的物质行动(Operation Substance),于7月24日到达马耳他。第二天,爱丁堡号在一架德国
鱼雷轰炸机的攻击中死里逃生。军舰没有受到损害,并继续航行回到克莱德。
1941年8月,爱丁堡号护送WS10船队到
南非的
西蒙斯敦(Simonstown)。稍后于9月28日作为戟行动(Operation Halberd)的一部分再次到达马耳他,不久后回到直布罗陀。1941年10月1日载着补给和
战俘从直布罗陀启程前往克莱德。在法斯兰维修后,于11月间重新加入本土舰队,在
冰岛巡逻。
1941年12月,爱丁堡号为向
苏联运输物资的北冰洋护航队护航。1942年1月开始在泰恩河整修,直到3月4日,再次去冰岛-法罗群岛巡逻。
爱丁堡号护卫了QP4和PQ13两个船队,3月28日返回斯卡帕湾。4月6日又离开斯卡帕湾,为前往
摩尔曼斯克的PQ14船队护航。PQ14的24艘运输船中16艘被不合时令的
海冰和坏天气逼回冰岛,一艘被德国潜艇击沉。爱丁堡号护送其余七艘于4月19日到达摩尔曼斯克。
舰上黄金
该舰远航时,爱丁堡号携带了4.5
长吨(4570
千克)的
黄金,是苏联向
盟军支付的部分货款。465块金条分装在93个木箱中,位于右舷有装甲保护的弹药库内,靠近第一发鱼雷的命中点。当时,这批黄金估计价值150万
英镑。
1954年,英国政府授权里司登·比兹利有限公司(Risdon Beazley Ltd.)打捞爱丁堡号。但该项目被搁置,原因是与苏联的关系紧张。1957年,沉船被指定为战争公墓(war grave),这个麻烦使打捞尝试变得遥不可及。
1970年代后期,对爱丁堡号沉船的兴趣被重新唤起,英国政府越来越急于收回这批金条,不仅是由于它的价值,也是由于日益增长的对以下两种情况的担心:沉船被私自洗劫,或者更糟的,被较为靠近的苏联所打捞。
在1980年代初,经验丰富的
潜水员凯斯·杰索普(Keith Jessop)为他的公司杰索普海事(Jessop Marine)获得了爱丁堡号的打捞权。杰索普的办法是使用复杂的切割设备,比起其他公司使用
炸药的方法,这被认为对战争公墓更加合适。
1981年4月,杰索普海事的
打捞船达姆托号(Dammtor)开始在
巴伦支海寻找这艘沉船。仅仅10天以后,达姆托号在大约72°N35°E/ 72°N 35°E/ 72; 35处发现了沉船,在苏联
科拉半岛海岸北北东(NNE)约400
千米处,深度约245米(800英尺)。达姆托号使用专用
摄像机拍摄了沉船的详细影像,使杰索普和他手下的潜水员能够仔细计划打捞行动。
当年晚些时候,8月30日,潜水支援船斯蒂芬尼托姆号(Stephaniturm)抵达现场,打捞行动展开。一些潜水员在打捞中受伤,但9月15日,一名潜水员进入弹药舱并带回一块金条。10月7日的恶劣天气迫使
潜水作业中止前,已经捞起465块金条中的431块,价值当时已超过4300万英镑。另有29块在1986年的后续打捞行动中捞起。但仍有5块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