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立华
武汉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
熊立华,1972年10月出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水利工程)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人物经历
1994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1997年和2000年,于爱尔兰国立大学工程水文系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1年7月-2003年5月,在武汉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从事水文学与水资源研究,包括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等方向。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
出版著作4部,包括:《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非一致性水文概率分布估计理论和方法》,科学出版社,2018。
主要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在径流形成与预报领域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1)基于Budyko流域水热平衡理论,揭示了径流形成的控制因子和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壤蓄水容量参数的空间分布理论;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DDRM;提出了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TPWBM,该模型已被收录到美国出版的水文模型专著,为评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改进了经典的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径流预报方法GLUE;提出了基于模糊系统和贝叶斯理论的水文模型集合预报技术,该方法被收录到美国Wiley出版的《水文科学大百科全书》;建立了控制各种不确定性影响的高精度径流预报体系。
(3)提出了考虑空间非一致性的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枯水径流频率分布的理论框架,推导了年径流频率分布函数;创新了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工程水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在我国三峡水库等多座大型水库径流预报调度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得到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高度评价。
获奖记录
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首届刘光文青年科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4)。
获“中国水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水利部“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八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熊立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熊立华的个人主页.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11:4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