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技术是指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
反应器如
气化炉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氧化剂(空气或氧气和蒸气)以一定的流动方式(
移动床、
流化床或携带床)转化成气体,得到粗制水煤汽,通过后续脱硫脱碳等工艺可以得到精制
一氧化碳气
起源
1857年,德国的Siemens兄弟最早开发出用
块煤生产煤气的
炉子称为
德士古气化炉。这项工艺引进中国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
山东省
鲁南化肥厂经过广大
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发明了
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置式四
喷嘴气化炉,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特别是
兖矿集团煤化工项目在多处使用此技术,取得了显著的
经济效益。还有经过其他许多开发商的开发,到1883年应用于生产氨气。煤气化技术是清洁利用
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原理
煤干馏过程,主要经历如下变化:当
煤料的温度高于100℃时,煤中的水分蒸发出;温度升高到200℃以上时,煤中
结合水释出;高达350℃以上时,
粘结性煤开始软化,并进一步形成粘稠的
胶质体(
泥煤、
褐煤等不发生此现象);至400~500℃大部分煤气和焦油析出,称一次
热分解产物;在450~550℃,热分解继续进行,
残留物逐渐变稠并固化形成半焦;高于550℃,半焦继续分解,析出余下的
挥发物(主要成分是氢气),半焦失重同时进行收缩,形成裂纹;温度高于800℃,半焦体积缩小变硬形成多孔焦炭。当
干馏在室式干馏炉内进行时,一次热分解产物与赤热焦炭及
高温炉壁相接触,发生二次热分解,形成二次热分解产物(
焦炉煤气和其他
炼焦化学产品)。
煤干馏的产物是煤炭、煤焦油和煤气。煤干馏产物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原料
煤质、炉结构和加工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时间)。随着干馏终温的不同,煤干馏产品也不同。
低温干馏固体产物为结构疏松的黑色半焦,
煤气产率低,
焦油产率高;
高温干馏固体产物则为结构致密的
银灰色焦炭,煤气产率高而焦油产率低。
中温干馏产物的
收率,则介于低温干馏和高温干馏之间。煤干馏过程中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
甲烷,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高温干馏主要用于生产冶金焦炭,所得的焦油为
芳烃、
杂环化合物的混合物,是工业上获得芳烃的重要来源;低温干馏
煤焦油比高温焦油含有较多
烷烃,是
人造石油重要来源之一。
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
有机质与
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
化学反应,将固体
煤转化为含有
CO、
H2、CH4等
可燃气体和CO2、
N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三者缺一不可。
气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
燃烧反应。煤的热解是指煤从固相变为气、固、液三相产物的过程。
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则包括两种
反应类型,即非均相气-固反应和均相的
气相反应。
不同的
气化工艺对原料的性质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
煤气化工艺时,考虑
气化用煤的特性及其影响极为重要。气化用煤的性质主要包括
煤的反应性、
粘结性、
结渣性、
热稳定性、
机械强度、
粒度组成以及水分、
灰分和
硫分含量等。
分类
煤炭气化工艺可按压力、
气化剂、气化过程供热方式等分类,常用的是按
气化炉内煤料与气化剂的接触方式区分,主要有:
固定床气化
在气化过程中,煤由
气化炉顶部加入,
气化剂由气化炉底部加入,煤料与气化剂
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
下降速度很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
固定床气化;而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移动的,比较准确的称其为
移动床气化。
流化床气化
以恩德炉、灰熔聚为代表的气化技术。它是以粒度为0-10mm的小
颗粒煤为气化原料,在
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
垂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在沸腾状态进行气化反应,从而使得
煤料层内温度均一,易于控制,提高
气化效率。
流化床气化技术是朝鲜恩德“ 七.七”
联合企业在温克勒
粉煤流化床气化炉的基础上,经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改进和完善的一种煤气化工艺。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根据射流原理,在流化床底部设计了灰团聚
分离装置,形成床内局部高温区,使灰渣团聚
成球,借助重量的差异达到灰团与半焦的分离,在非
结渣情况下,连续有选择地排出低碳量的灰渣。
气流床气化
它是一种并流气化,用
气化剂将粒度为100um以下的煤粉带入
气化炉内,也可将煤粉先制成
水煤浆,然后用泵打入气化炉内。
煤料在高于其
灰熔点的温度下与气化剂发生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气化炉。其代表工艺
壳牌干煤粉气化工艺于1972年开始进行
基础研究,1978年投煤量150 t/d的
中试装置在德国
汉堡建成并投人运行。1987年投煤量250~400 t/d的
工业示范装置在美国
休斯敦投产。在取得大量
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日处理煤量为2000 t的单系列大型煤气化装置于1993年在
荷兰Demkolec
电厂建成,煤气化装置所产煤气用于
联合循环发电,经过3年多示范运于1998年正式交付用户使用。我国已经引进23套壳牌
气化炉装置。
熔浴床气化
它是将
粉煤和
气化剂以
切线方向高速喷入一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把一部分动能传给
熔渣,使池内熔融物做螺旋状的
旋转运动并气化。此气化工艺已不再发展。
以上均为地面气化,还有地下气化工艺。
应用领域
一般
热值为1100-1350大卡热的煤气,采用常压固定床
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均可制得。主要用于钢铁、机械、卫生、建材、轻纺、食品等部门,用以加热各种炉、窑,或
直接加热产品或半成品。
(2)作为民用煤气
一般热值在3000-3500大卡,要求CO小于10%,除
焦炉煤气外,用直接气化也可得到,采用鲁奇炉较为适用。与直接燃煤相比,民用煤气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用煤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人民生活,具有良好的
社会效益与
环境效益。出于安全、环保及经济等因素的考虑,要求民用煤气中的H2、
CH4、及其它
烃类可燃
气体含量应尽量高,以提高煤气的热值;而CO有毒其含量应尽量低。
(3)作为化工合成和燃料油合成原料气
早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等就采用费托工艺(
Fischer-Tropsch)合成航空燃料油。随着
合成气化工和碳-化学技术的发展,以煤气化制取合成气,进而直接合成各种化学品的路线已经成为现代煤化工的基础,主要包括
合成氨、合成甲烷、
合成甲醇、
醋酐、二甲醚以及合成
液体燃料等。
化工合成气对
热值要求不高,主要对煤气中的CO、H2等成分有要求,一般
德士古气化炉、Shell气化炉较为合适。我国合成氨的甲醇产量的50%以上来自
煤炭气化合成工艺。
(4)作为冶金还原气
煤气中的CO和H2具有很强的
还原作用。在
冶金工业中,利用还原气可直接将
铁矿石还原成
海棉铁;在
有色金属工业中,镍、铜、钨、镁等
金属氧化物也可用还原气来冶炼。因此,冶金还原气对煤气中的CO含量有要求。
(5)作为联合循环发电燃气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简称
IGCC)是指煤在加压下气化,产生的煤气经净化
后燃烧,高温烟气驱动
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烟气余热产生高压
过热蒸汽驱动
蒸汽轮机发电。用于IGCC的煤气,对
热值要求不高,但对煤气净化度-如粉尘及
硫化物含量的要求很高。与IGCC配套的煤气化一般采用
固定床加压气化(鲁奇炉)、
气流床气化(德士古)、加压气流(Shell
气化炉)
广东省加压
流化床气化工艺,煤气热值2200-2500大卡左右。
燃料电池是由H2、天然气或煤气等燃料(
化学能)通过
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的化学发电技术。主要由磷酸盐型(
PAFC)、熔融
碳酸盐型(MCFC)、固体
氧化物型(
SOFC)等。它们与高效煤气化结合的发电技术就是IG-MCFC和IG-SOFC,其发电效率可达53%。
(7)煤炭气化制氢
氢气广泛的用于电子、
冶金、玻璃生产、化工合成、
航空航天、煤炭
直接液化及氢能电池等领域,世界上96%的氢气来源于
化石燃料转化。而
煤炭气化制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是将煤炭转化成CO和H2,然后通过
变换反应将CO转换成H2和
H2O,将富氢气体经过
低温分离或
变压吸附及膜分离技术,即可获得氢气。
不论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氧化,都离不开
煤炭气化。煤炭液化需要煤炭气化制氢,而可选的煤炭气化工艺同样包括
固定床加压Lurgi气化、加压流化床气化和加压
气流床气化工艺。
技术比较
我国氮肥产业主要采用的煤气化技术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床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准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厂原料利用率低,
单耗高、操作繁杂、单炉
发气量低、吹风放空气对大气污染严重,属于将逐步淘汰的工艺。
其特点是采用富氧为
气化剂、连续气化、原料可采用?准8~10mm粒度的无烟煤或焦炭,提高了进厂原料利用率,对大气无污染、
设备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适合用于有无烟煤的地方,对已有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进行改进。
3.鲁奇固定床煤加压气化技术
主要用于气化褐煤、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的煤,要求原料
煤热稳定性高、
化学活性好、
灰熔点高、机械强度高、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适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
燃料气。其产生的煤气中焦油、
碳氢化合物含量约1%左右,甲烷含量约10%左右。焦油分离、含酚污水处理复杂,不推荐用以生产
合成气。
4.灰熔聚煤气化技术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技术。其特点是
煤种适应性宽,属流化床
气化炉,煤灰不发生熔融,而只是使灰渣熔聚成球状或块状灰渣排出。可以气化
褐煤、低化学活性的烟煤和
无烟煤、
石油焦,投资比较少,
生产成本低。缺点是操作压力偏低,对环境污染及
飞灰堆存和综合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此技术适合于中小型氮肥厂利用就地或就近的煤炭资源改变原料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