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余录》是作家
张爱玲创作的长篇散文,初载1944年2月上海《天地》第五期,收入《
流言》。
张爱玲在《烬余录》中主要写她对
香港战役的印象,包括同学:没有适当衣服穿的同学,后来借到一件宽大的黑布棉袍,而苏雷珈穿着织锦缎棉袍蹲在地上劈柴生火。同学
炎樱冒死上城去看电影,又独自在楼上洗澡,流弹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还在盆里从容地泼水唱歌。宿舍里的男女学生整天谈讲吃,无事可做的外埠学生,成天就只买菜、烧菜、调情。医院的院长极其担忧的只是战争期间的私生子的可能性,医院里的看护为病人的死亡减轻了负担而感到欢欣鼓舞。
“香港战役”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香港的侵略战争,日本于1941年12月8日开始进攻香港,12月25日攻占香港,正式战斗只进行了十八天,也称“十八日战事”。此时,张爱玲正在
香港大学读书,经历了香港沦陷时的各种困顿与危险。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5岁入私塾受教,1931年入读上海
圣玛利亚女校,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回上海。1943年发表小说《
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一举成名。1952年离开大陆去香港。1955年离开香港去美国,1995年9月逝于
洛杉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半生缘》《
小团圆》,中短篇小说《
金锁记》《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
对照记》《
重访边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