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二帝塑像,位于
河南省
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
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
始祖山)上,炎黄二帝巨塑背依
邙山,面向黄河。塑像占地2816平方米,像整体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
像高51米,开放时间为6:30-自然闭园。
炎黄二帝塑像(14张)炎黄二帝塑像坐落在河南省
郑州市黄河南岸的向阳山(又名
始祖山)上,该工程主体部分包括塑像、广场、纪念坛三大部分,按中国
传统手法,布置为
中轴线,轴与
磁北交角为北偏东22°。巨塑历经二十年的筹划和建设,公元2007年4月18日上午9时30分至10时30分,郑州·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隆重举行。
塑像高为106米,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头胸部分系由
钢筋砼框架结构支撑外壳、外壳面采用条石雕砌,其下部以山体为像身。巨塑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
黄帝三者与一体,以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
日月同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
艺术效果。黄帝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是最早统一华夏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炎帝为中国的农业神,构思的二帝像用花岗岩雕筑而成,一个威武刚强、凤目龙隼、气宇轩昂,一个广额纯朴、智慧慈爱,他们包容了
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大气概。
1986年,在郑州市重点旅游景点担任要职的
王仁民先后到
新加坡和美国考察
旅游项目。在海外接触到的华人对炎黄子孙的概念非常认同,王仁民便萌生在黄河边建造炎黄二帝雕塑的想法。1987年10月15日,王仁民在
黄河游览区主持了建造炎黄二帝巨塑的
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华人发出捐资倡议。自此,王仁民开始了在国内外长达5年的游说行动。1988年以
周谷城为会长,萧克为
执行会长的炎黄二帝巨塑筹委会在北京成立。1991年5月10日,全国性的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部分国家重要官员到会祝贺。同年9月12日,炎黄巨塑举行了
奠基仪式。奠基3年后,炎黄二帝巨像基础工程于1994年9月开工,但由于资金经常断档,工程时停时建。2004年2月13日,
工程建设交由郑州市政府负责,并被列入郑州市
重点建设项目。郑州市政府通过
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的方式,使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4月18日,炎黄二帝塑像举行了落成典礼。
综上所述,该项目从1986年倡议至完工,历经2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6年到1990年,为项目初设阶段,主要是研究炎黄巨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
选址问题。第二阶段从1991年到1995年,为项目的
设计阶段,主要是研究如何建的问题,这期间对方案的的设计五易其稿,召开了11次论证会,先后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初步确定了设计和
建设方案,并分别办理立项、规划、开工许可等手续。第三阶段,从1996年至2007,为筹资
建设期,这期间先后筹集到一定的建设资金,炎黄巨塑基础的76根桩基和
基础层已经完工。历时18年,这项工程一直由
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负责,以民办、社会募捐的方式进行建设,而长期以来募捐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资金始终得不到落实,但经过长达18年的
策划宣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得到了李瑞环、
周谷城、萧克、程思远、
李政道等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与大力支持,整个项目最终于2007年完工。
巨塑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像通体高106米(比美国
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
俄罗斯祖国母亲在召唤高2米),其中,山高55米,
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
黄帝,两帝的眼、鼻和脸参数一致,眼长3米,
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达1000多平方米。塑像用混凝土7000余立方米,钢材1500余吨、花岗岩6000余立方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
太行山真石,其中
毛石7万余方,景石3万余吨。共耗资约为1.8亿
人民币。
炎黄二帝广场宽300米,长500米,从塑像前一直延伸到黄河老滩,总面积15万平方米。广场按地形分为三级,在三级广场上有一纪念坛。一级广场中有一高6米的大鼎——炎黄鼎,二级广场两边对称放置钟与鼓,各高5米,三级广场坛道两侧分置
铸铜八鼎,各高4米,与炎黄鼎合成九鼎之数。古有
夏铸九鼎的记载:
夏禹治水统一各部族之后,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王朝——
夏王朝。“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征九州”,以纪念九州的统一,因此九鼎就成了传国的重器。在巨塑广场设九鼎,其寓意是:象征祖国领土完整,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永远鼎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设九鼎也含有九州炎黄子孙共祗先祖之意。设钟与鼓,喻钟鼓长鸣,炎黄子孙戒骄戒躁,自强不息。
纪念坛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物,占地面积为90×90米——8100平方米,坛分三层,呈金字塔状,顶层面积约570平方米。纪念坛是每年清明和中秋节时祭祖举行大典的地方,届时世界各洲炎黄子孙代表团在此举行祭祖仪式并相互交流与合作,共谋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纪念坛内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设功勋馆、接待厅、学术报告厅、影视、
信息网络厅等,中厅内有56民族大团结浮雕和一长明火炬。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纪念坛两侧,广场
绿化带中设计两座纪念馆——炎黄子孙姓氏源流馆(又称百姓先祖馆)和炎黄子孙在海外馆。此外,在广场周围兴建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像100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