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又称
火把,是一种用来
照明和传送火的
工具。一般为木棒一端绑上易燃的物品(如浸有油脂或沥青等的破布)制成。在建筑内部使用的时候可以插在墙上的架子里,野外使用则为手擎。传统上火炬象征着
光明、
启蒙。
圣火来源
在古希腊人的神话里,地球上的火是天神普罗米修斯从上帝(God)那里盗取火种,交给人类的。火的神圣起源使它成为了一种宗教元素,古希腊人常年在他们的主神庙前供奉着永恒的火焰。在
奥林匹亚城的圣殿里,
赫斯提亚女神面前的圣坛上终年燃烧着圣火。这里的圣火也是利用太阳光线的热量点燃的,人们还用它点燃圣殿里的其他火炬。现今,
圣坛已荡然无存,不过
奥林匹克圣火点火仪式依然引起了人们对这些古老盛事的联翩遐想。
在
雅典,人们举行赛跑向包括
普罗米修斯在内的众神表达敬意。这些赛跑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偷盗火种的壮举,他在传递火种的同时,也将智慧和知识传播给了人类。参加赛跑的人们交相传递
圣火,而只有第一个达到圣坛的比赛者才享有荣誉重新点燃圣坛的火焰。
全希腊运动会上从未组织过圣火传递或赛跑。在运动会开始之前的一个特定时间,头戴橄榄冠的信使们就在其他各城市宣布比赛的确切日期。信使邀请这些城市的
公民来到
奥林匹亚城,并宣读《神圣休战协定》——在运动会期间停止战斗的约定。在
神圣休战期间,运动员和观众可以放心无忧地前往奥林匹亚。
为现代奥运会点燃圣火发轫于1928年的
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并从此成为历届奥运会的重要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1928年奥运会圣火是在
体育场内点燃的,并在整个奥运会期间(5月17日至8月12日)在
奥林匹克体育场的马拉松入口塔顶的圣火坛内熊熊燃烧。
由于
冬季奥运会和
夏季奥运会交替举办,所以
奥林匹克圣火每隔两年便会重新点燃一次。在古老的
奥林匹亚城举行的传统仪式上,一位女祭司在随从(即“圣女”)的协助下,点燃
圣火。
神圣象征
作为一种神圣的
象征,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
光明。在
希腊神话中,火是
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
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
在每个
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
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
灶神赫斯提亚。
火炬传递最早在古希腊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夜晚举行,时隔不久就逐渐转变成了首先在青少年当中兴起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并最终演化成了最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
在古
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
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
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采集圣火的过程非常简单,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
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
古希腊人举行火炬
传递比赛,参赛者须传递火炬直到终点。古希腊
火炬传递的宗教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祭奠女神
雅典娜。圣火的力量由
火炬手用最快捷的方式进行传递。火炬传递的起点是
普洛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
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当时的火炬传递由40位来自10个
雅典人部落的青年来完成,全程一共2.5公里。
现代
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
奥林匹亚点燃的,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
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
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如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影响打动着
千千万万人的心。
传递的复兴
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
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现代
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
顾拜旦在他预言性的演讲中指出:“从此时,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
奥运圣火在
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部分,
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复兴是从1936年的
柏林奥运会开始的,至此以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当时柏林
奥运会火炬传递由第一火炬手!Konstantine Kondylis从奥林匹亚开始传递,直到终点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焰的神圣力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也成为奥运会开幕的前奏。
点燃步骤
借助一个抛物柱面反射镜采集太阳光点燃火炬。当圣火燃起后,女祭司将高高举起火炬,然后庄严地将其置入位于
赫拉神庙遗迹之前的粘土坛内。
圣火将被传递给第一位
火炬传递使者,他所持的火炬是由
奥运会主办城市精心设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独一无二的火炬。
关于
奥林匹克圣火,有一个特别的协定,即如果在奥运会闭幕仪式之前,奥林匹克圣火意外熄灭,那么可以通过保存在一个特制灯罩里的备用圣火将其重新点燃。
尽管在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就开始引入奥林匹克圣火,但直到1936年德国柏林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才开始举办第一次奥林匹克火炬传递仪式。
每届
奥运会组委会负责设计与众不同的火炬,然后制造火炬传递所需的足够数量的火炬。圣火从一个城市传递到另一个城市,直至到达主办城市的
奥林匹克体育场。
2008年奥运火炬
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
丙烷。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
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
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
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
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
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
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特殊性
届时能否在海拔8844.43米高的
珠峰峰顶看到奥运火炬熊熊燃烧的火焰,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科委主任
马林透露,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保奥运火炬成功燃烧在珠峰峰顶,届时火焰将清晰可见。
马林透露,北京在申奥的时候,郑重地向
国际奥委会承诺,要以共享奥运、共享和平为主题,把不熄的圣火送到珠峰峰顶。在珠峰,常规条件下风速为16至17米/秒,也就是八九级的大风,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马林说:“在这样条件下能不能把火点燃,点燃之后燃烧的火焰能不能被电视画面展现出来,都有很大的困难。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
据了解,
北京奥运会火炬燃烧系统可抵抗11级大风和数倍于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火炬燃烧的火焰可达20至30厘米高度。并且吸取了往届奥运火炬的优点,取得多项技术创新,如火焰可靠稳定,抗风雨能力强;火焰饱满飘逸;燃料储存安全,燃料无毒、无污染,充分体现了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
据马林介绍,2006年1月,奥组委正式确定了相关方案,开始筹备相关的试验。当年9月1日到9月20日,相关部门组织了首次实际测试,并做了一些改进。2007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把火炬送上了峰顶,效果很理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这次登顶取得的数据基础上,对火炬进一步改进,最后的极限测试已经完成。
马林说:“我们有充分的把握,火炬一定能够在珠峰点燃,而且会在珠峰让大家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炬中的主要成分是丙烷
1、燃烧时火苗高,能在200米外看见
2、能在雨天燃烧,不影响火炬传递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之所以把丙烷作为燃料,是因为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而且温度范围比较宽。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
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清洁燃料,符合“
绿色奥运”的理念。
传递路线
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圣彼得堡(俄罗斯)-伦敦(英国)-巴黎(法国)-
旧金山(美国)-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达累斯萨拉姆(
坦桑尼亚)-
马斯喀特(
阿曼)-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孟买(印度)-
曼谷(泰国)-
吉隆坡(马来西亚)-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堪培拉(澳大利亚)-
长野(日本)-首尔(韩国)-
平壤(朝鲜)-
胡志明市(越南)-台北-香港-澳门—海南省(
三亚、
五指山、
万宁、海口)—广东省(广州、深圳、
惠州、汕头)—福建省(福州、
泉州、厦门、龙岩)—江西省(
瑞金、井冈山、南昌)—浙江省(温州、宁波、杭州、绍兴、
嘉兴)—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南通、
泰州、扬州、南京)—安徽省(合肥、
淮南、
芜湖、
绩溪、黄山)—湖北省(武汉、
宜昌、
荆州)—湖南省(岳阳、长沙、
韶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
百色)—云南省(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贵州省(贵阳、
凯里、
遵义)—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山南地区、拉萨)—青海省(
格尔木、青海湖、
西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喀什、
石河子、
昌吉)—甘肃省(
敦煌、
嘉峪关、
酒泉、天水、兰州)—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
吴忠、银川)—陕西省(
延安、杨凌、
咸阳、西安)—山西省(运城、
平遥、太原、
大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
包头、赤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大庆、哈尔滨)—吉林省(
松原、长春、吉林、
延吉)—辽宁省(沈阳、本溪、
辽阳、
鞍山、大连)—山东省(
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
曲阜、泰安、济南)—河南省(
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安阳)—河北省(石家庄、
秦皇岛、唐山)—天津市—四川省(广安、
绵阳、
广汉、
乐山、
自贡、宜宾、成都)—北京市。
科技之光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祥云”在
中华世纪坛正式公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
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这一颗有力的心脏。
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
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
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这颗心脏的燃烧系统包含
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大风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保证了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
圣火继续燃烧。
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
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格低廉的
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扛匕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
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25至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
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设计还是选材,都闪现着科技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