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笥山西麓,有一条咫尺小溪,自北向南流经骚坛脚下,潺潺注入汨罗江,溪口有小桥一座,据《湘阴县图志》载,桥原为木质结构,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黄思誏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县戴嘉猷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县陈钟理改建为石桥。
据传
屈原好洁成癖,自幼有一日三濯缨的良好生活习惯,他常说:“冠为衣主,是戴在头上的,帽子不干净,人之心灵岂能洁净?”他见这条小溪水洁如镜,就常在桥下洗帽子、洗脚等。日子长了,不禁想起郢都东南面的沧浪河,河水清澄,他在郢都做官时,就常在沧浪河里洗帽子、洗脚,热天还常在河里洗澡,只是比这条小溪大多了。一日,他又在桥下洗缨濯足,又想起了郢都,情不自禁地吟起流行于郢都附近的一首民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时,恰逢一老农从桥上经过,听到后说:“屈老夫子,这条小溪不叫沧浪河啊!”
屈原一听,知道老者弄错了,忙问:“那这条小溪叫什么名字呢?”老者说:“没有名字,屈老夫子给取一个吧!”屈原望着脚下飞溅的溪水,浪花如珠似玉,水质晶莹洁净,便随口说“就叫玉水吧!“从此,这条小溪就叫玉水,沿袭至今。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座小桥取名叫濯缨桥。
长大以后的
屈原,成为通晓
政治、
经济、
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他看到楚国日趋衰落,主张对政治进行一番整顿革新。由于才能出众,他曾一度被楚国的怀王任命为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他对怀王提出过许多改革意见,还为楚国制定了一套变法方案,名曰
《宪令》。1但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在邪恶势力面前屈服。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张,也触犯了那些守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忌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宠臣上官靳尚是陷害屈原的罪魁祸首。他们对
楚怀王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造谣说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怀王是个
刚愎自用的人,听了谗言不禁怒火万丈,立刻撤了屈原“
左徒”的职务,把他降为只管王室
祭祀事物的“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国景、昭、屈三家贵族),改革也被
勒令停止了。
此后屈原不断遭到
贬斥,最后竟被放逐到汉水北岸,永远不许回到楚国首都郢。这时,楚国也越来越弱,后来完全成为被强邻秦国摆布的
附庸。楚怀王上当受骗被秦国捉去当了俘虏。公元前278年,楚都鄂也被秦国占领。这两件事给了屈原重大的打击,在汉水北岸流浪期间,他的头发完全白了,身躯也越来越瘦弱。他把满腔悲愤写成诗歌表达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
《天问》和
《离骚》。《天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向天控诉不平。《离骚》的“离”,是受离间的意思;“骚”,是忧愤和不平。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叙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国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贵族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屈原流放期间,她的姐姐
女媭经常陪伴着他,劝慰他,但国家的灾难太深重了,屈原丝毫不能减轻心中沉重的负担。他在诗中表示决不和腐朽势力妥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还表示一定至死保留自己的节操,不与恶势力
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永远是清白的,他一天三次到故乡的一条溪边去
洗濯他的
帽缨,这个溪以后便被叫做“
濯缨泉”。人们还在当年屈原站立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桥,桥名“濯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