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第二中学
湘乡市公立中学
湘乡二中,湖南省首家特色教育实验中学,创办于1908年,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阶;一阶段是1908年至1949年,二段是1950年至1968年,三阶段是1972年及以后。到 2008年,整整百个春秋。这百年,是飞速发展的百年,是英才辈出的百年,是灿烂辉煌的百年。新校区高中部位于湘乡工业园原S304旁。
校史沿革
早在南宋前期,乡贤周氏在昆仑桥建涟溪书室,弘扬朱张理学。1297年改为涟溪学院,建在行台公馆(今湘乡二中校址)。湘乡金石人王容慕名来这里读书,后中进士,由宋孝宗擢为状元。1904年,湘乡中里有识之士、湘军将领李续宾之孙媳曾广镛在长沙创办淑慎女子学校。1908年,曾广镛将淑慎女校移至行台公馆,即湘乡二中的前身。1912年改称县立两等女校。1913年春改称县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创湘乡女子职业教育之始。1926年至1935年,学校发展较快。买下学校毗连的民房,扩建校舍,可容纳300多寄宿生。调整教学内容,文化课与普通初中班相同,实科设立编织、缝纫、染织、刺绣四科。从上海购入先进的织布机,从长沙聘请技艺高强的实科老师。刺绣科学画又学绣,染织科学织又学染。生产的刺织品和提花手巾,销往省城。增办职业师范班,加学心理学、教育学,培养职业小学教师,深受社会欢迎。因日寇犯湘,学校两度被迁移。1940年至1942年,迁往今山枣镇厚长湾,1944年9月至于1945年9月,迁往月山镇月山湾。抗日时期,师生走出学校开展募捐活动和救亡活动,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6年至1949年8月,王礼中任校长。这段时期小学停办,初中保持6个班,实科调整为缝纫,会计两门,任学生选修。王系中共地下城关区工委委员,聘请县工委副书记胡开炯,区工委委员彭久炼,地下党员曾冲、柳官铎、田学达、李声金、王砺金等先后在校教课。一女校便成了湘乡地下党在县城的活动场所。语文选教进步作品,音乐选教进步歌曲,课余排练进步剧目。学生普遍具有民主思想,进步言论在学校占上风,大大压倒了“三青团”的气焰。1949年上期,地下党在校更为活跃,策划和组织了“4·12”城区中学生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示威大游行,参加的有6所中学,近3000名学生,一女校师生充当了这次活动的骨干。在迎解、支前工作中,一女校师生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0月,党派王砺金接管一女校。一女校继续办了一期。
培育成果
一女校办学三十六年,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葛健豪、蔡畅是一女校的首届学生。后来,蔡畅成为国际进步妇女运动著名活动家,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二、三届主席。蔡畅唯一的女儿李特特在这里读书两年,后留学苏联,回国后一直担任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与此同时,彭馨临、陈定亚在这里读书。1939年毕业,她们同时参军抗日。第二年,所在部队在广西宾阳被日围困,因不甘受辱,她们二人与另一位湘乡籍女战士谭熙云一同自缢于村头树下,以示抗敌。当时,香港《大公报》以“中华儿女之光”大号字标题率先报道其英烈事迹,称之为“中华巾帼三烈士”。广西《桂林日报》、昆明《扫荡报》及《湘乡民报》等均在头版头条相继报道,震撼全国。湘乡为之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其时,还有沈宁、沈鸿音、曾清吾等进步青年在校传播进步思想,组织进步团体,毕业后三人均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沈宁,后担任国家交通部办公室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2月,东山初级中学并入一女校,改称湘乡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12月13日,更名为湖南省湘乡第二初级中学。学生由1951年的6个班(200人)发展到1953年的12个班(530人)。校园面积由一女校时期的10亩扩大到28亩。1951年下期建立教育工会和团支部,1953年建立少先队,1954年建立团总支,1956年成立党支部。陈柏葵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1953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分设教导、总务2个处室,并在全县率先成立学科教研组,在校内开辟小型动物园、植物园、地理园等活动园地,在泉塘红仑上乌泥塘办起了农场,还成立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余活动小组和业余体校。学校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无论是学科成绩,体育竞赛、文艺宣传、美术创作等在全县都是突出的。这一时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朱奇,一级作家,任中国作协五届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谭声铮,长期从事外交工作,1991年任驻卡塔尔国特命全权大使;周炎辉,著名日语专家,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外语学院名誉院长;徐迪新,著名农业研究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八次参加国际性科学技术交流会,其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赞扬。
1958年下期,经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湖南省湘乡县第二中学,秋季始招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此时拥有高中班3个、初中班16个,合计学生1000余人。1959年上期,学校被评为邵阳专区和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59年1月9日学校举行了50周年校庆,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同志热情来信祝贺,郭沫若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县前茅。高三班贺国强在校六年,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961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化工学院。参加工作后,曾任山东省化学工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重庆市委书记。2002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钱宗仁1961年、1963年两次参加高考,先后被清华、哈工大录取,均因“唯成份论”未能入学,后坚持走自学成才之路,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典型。1984年《文艺月刊》发表了《人民日报》记者孟晓云的报告文学《胡杨泪》,介绍了钱宗仁成才的事迹,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锐同志撰文向《人民日报》推荐,于是《人民日报》及全国30多家报刊全文转载,十多家省级电台全文转播,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喻名德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成为核物理专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部少将。傅真忻考入湖南师院美术系,后成为中国美协委员,著名画家,代表作《打泥坨》荣获全国版画最高奖,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甘迎祥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后成为全国著名画家,任湖南美术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1969年3月,学校奉命停办,校舍让给湘潭地区党校使用,学生编入湘乡一中就读(时称工农中学)。至此,高中已毕业20个班,初中已毕业63个班。
正式定名后
1972年,上级决定恢复二中,刘毓松出任党支部书记、校长。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73年8月正式招生开学。这一年招两个高中班。1974年重招初中。复校后,高、初中的班序重新从第一班开始。学校很快建立了新的教学秩序,恢复了元气。1974年,校内办了工场,还在东山双泉村征购土地50亩作为农场。学校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其中彭希贤教学经验丰富,有多篇教学论文在《语文学习》等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1980年被省授予特级教师称号,被选为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曾担任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重视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在1980年湖南省中学生篮球赛中,男队获第七名。在1982年省“红五月”歌咏比赛中,获中学组第三名。1982年到1984年,中考、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届均居湘乡第一。其中,柴勇以全省高考理科第四名考入清华大学。王学文考入北京大学。周抗寒先后考入湘潭大学、哈工大、清华大学深造,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担任载人航天工程研究所三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亚东,留学英国,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人文学院专门史、世界史专业研究生导师。
高考成绩
1984年9月21日,学校被确定为正科级单位。1984年下学期到1995年,学校工作和教学质量在湘乡保持领先地位。有熊卫、陈建湘、李剑、等考入清华、北大,其中 熊卫红1986年获全省高考理科第三名的优异成绩。1984年到1987年,有52项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获奖,其中7项获数学省一等奖。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竞赛获奖的有9 人,其中三人获数学省一等奖,二人获物理省一等奖,四人获物理国家级铜牌奖。1988年,学校组队参加湖南省少年篮球赛,男、女队各获得第二名。1985年6月28日,时任湘潭市委副书记郑培民同志来校视察,对学校成绩给予赞许。1987年12月12日,时任首都钢铁学院院长蔡博同志(蔡和森的儿子)代其姑妈蔡畅回二中探望并题词“多育人才”。1989年12月19日,时任济南市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回母校看望,为学校题词:“发展教育、振兴湘乡”,并与几位老同学及学校领导、老师合影留念。1991年全省开始毕业会考,至1995年,有4年获湘潭市普通高中综合评估优秀奖。体育达标率每年都在95%以上,连年被评为湘潭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1995年到2002年上学期,学校发展较快,新建一栋拥有20间教室的教学楼,高中由10个班发展到28个班,在校学生由1995年的1200人发展到2002年的2000人。2002年8月,增设政教处、办公室两个处室,加强了德育工作,狠抓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上升。1996年,高中毕业9科会考,学校以七科全市第一、两科第二的优异成绩跻身于全省50强。高考连续几年创佳绩,2000年高考上线142人,本科上线率为44%;2001年上线112人,其中重点本科46人,本科上线率为40%;2002年,本科上线108人,其中重点本科67人。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212人。
教学特色
2002年下学期到2004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小而精加特色”的办学思路。所谓“小”,就是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不盲目扩大;所谓“精”,就是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高档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所谓“特色”,就是充分发挥音、美教育的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使之成为湘乡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心。这个办学思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学校还提出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学建校、特色办校、民主办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原则和“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师为本”,切实依靠全体教职工办学,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不断促进教育改革;“育人为本”,坚持德育领先,优化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办学条件
两年多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500多万,兴建男生学生公寓,扩建教学楼和综合楼,对女生宿舍进行扩建改造,在学生宿舍安装环保节能的大型太阳能供水系统。同时,还耗资近100万,装备了两间先进的多媒体教室、6 套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1 间电子备课室,建立了图书馆,对学校的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进行了改造,各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硬件建设上了档次,学校规模扩大了。2004年,教学班42个,学生3000多人。连续两年,高考成绩谱新篇。2003年大学本科上线96人,其中音、美上线人数18人,有1人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第三届“海韵杯”、“三独”比赛获一等奖,被保送进全国重点大学。参加省数、理、化、生奥赛,获湘潭市一等奖的 2人,二等奖的9人,三等奖的13人。2004年高考上线112 人,有2 人在“三独”比赛中获省二等奖,取得重点大学保送资格。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一人获全国二等奖。参加数、理、化、生奥赛,在湘潭市赛区获一、二等奖的10多人,获三等奖的10多人。教改教研成风,学校承担了四项省级科研课题,有音乐、数学、化学、三项获得了阶段性省一等奖。参加中南六省优秀课竞赛,获一等奖的1人。参加省优秀竞赛,获一等奖的4人,获二等奖的5人。先后有120多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有的在报刊发表,有3篇获国际论文奖。两年里,先后有十多场湘潭市教科院及湘乡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在学校召开。上级领导非常重视二中发展。中组部贺国强部长在2003年两次接见王辉校长,听取了王校长的学校工作汇报。湘潭市委书记陈润儿同志于2003年5月和2004年11月,率领湘潭、湘乡两级有关主要领导同志两次来校现场办公。
所授荣誉
2002年至2004年,学校连续三年获湘潭市重点中学系列会考、高考综合评估一等奖。2004年获湘乡市师训工作一等奖,被评为湘乡市教研教改先进单位,被确认为湘潭市绿色学校、湘潭市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4年9月,经湘潭市教育局评估验收,学校首批晋升为“湘潭市重点中学”。
2005年国家财政拨款300万元,省财政拨款6万元。造价800多万元的涟溪楼全部竣工,建筑面积7200m2 ,其中车库1200m2,食堂2400m2,体育活动中心1200m2,艺术教育中心2400m2。至此,学校占地1927m2,总建筑面积为28414m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二、三批本科上线270人,本科上线率居湘潭市重点中学系列湘乡第一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122人获奖。其中,生物奥赛,国家二等奖1人,省二等奖1人,湘潭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湘乡市级奖6人。物理奥赛,湘潭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湘乡市级奖4人。化学奥赛,湘潭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数学奥赛B卷,省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湘潭一等奖2人、二等奖2、,三等奖7人。数学奥赛A卷,湘潭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教改教研,蔚然成风。43名教师在省市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获奖,省“园丁奖”1人,省一等奖3人,省二等奖3人,湘潭市级奖12人,湘乡市级奖励24人。学校取得9项团体荣誉:空军招收飞行员工作、湘潭市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德育工作、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工作均评为先进单位,高中毕业会考、高考综合评估获湘潭市重点中学系列二等奖。
高中部
湘乡二中新校区位于红仑片区,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新校区按可容纳48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其中以招收高中生为主。建成后的新校区将是一所规划科学、质量可靠、环境优美、规模适宜、风格独特、20年内不落后的合格中学。据悉,市二中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包括:食堂1栋、学生宿舍2栋、图书艺术楼1栋、教学楼1栋,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目前,整个一期主体工程现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正着力发展公办初中教育,进一步提升音体美特色教育,实施多语种教育教学工程,提出要努力把二中打造成湘乡“初中教育的窗口、学校素质教育的旗帜、高中特色教育的典范”。
地理位置
湖南省湘乡市
参考资料
湘乡二中吧.湘乡二中吧.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20:17
目录
概述
校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