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
六经》离析,下帷
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 游 夏 ,而曰 筦 晏 弗及, 伊 吕 不加,过矣。”
②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
泓窈,而求
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
④明
梁云构《
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时宰相詹幕君(袁可立)渊源家学,亦鼎器也。”
⑤清
袁赋谌《重修(
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溯渊源,念祖德,其自毫梁而来家于睢。”
⑥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跋》:“ 唐 律本 隋 ,由 魏 而 周 而 隋 ,有渊源也。”
②宋
秦观 《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诏,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
③明
李贽 《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绝续,人具只眼云耳。”
①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欧 美 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
②
茅盾 《多角关系》五:“ 谢晋寿 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
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 立群 ,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
①《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羣儒,谕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薮,以望元符之臻焉。”
李贤 注:“渊源,林薮,喻深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