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经济较弱,人口大减,
乾隆时期恢复到2亿,相对使
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
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
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
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
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
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
潮商掌握
海外贸易。清朝曾实施
海禁政策,直到收复台湾后,
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
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农业
土地制度
清代的土地仍可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清朝入关后,1644年顺治帝颁布
圈地令 。有主与无主地被满人圈占,统称“官庄”。大量农民不得不弃家逃亡,或者沦为新主人的奴仆。圈地主要执行三次,以北京附近的顺天、保定、
永平、河间四府最为突出,直到1685年康熙帝宣布废止而终。至于全国其他原明朝皇室或地主的土地,
清廷称其为“
更名田”,分配给无地农民使用,或是被新地主霸占。据统计,这种土地的总数不下二十多万顷。清代也拥有不少屯田,屯区多在新疆等边疆地带。
清帝推行了令民垦荒的政策。使得华北、
华中地区先后着令准垦,一些边疆如新疆、青海、
海南、台湾等省于清朝中叶先后实行开垦政策,而
东北地区直到
清朝后期才准许大量汉人前往开垦。
水利设施
清初,在康熙时期进行的多项水利兴修。
明末清初,
黄河、
淮河下游堵塞,
京杭大运河也受阻塞。康熙帝时大力修治黄河,任
靳辅为
河道总督,采用疏导和筑堤的办法将黄、淮故道逐渐修复,使这一带的
农业生产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减少了水患的威胁。1713年康熙帝成功修浚位于北京的
永定河,使旧河两岸的“斥卤”变为膏腴良田。另外,雍正时修筑
江浙海塘也是保护农田的水利工程。清朝的
耕地面积虽然于康熙时期逐渐提升,然而比晚明耕地少很多。江南、
湖广与四川等地的土地比中原地肥沃许多,湖广更有“
湖广熟,天下足”之誉称。
粮食作物
由于清朝人口成长超过
可耕地发展速度,如何维持庞大人口有赖占城稻与一些新的
粮食作物。
占城稻在中国有一段长期的发展时间,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五十日到三十日即可收获的品种,使得二次收获,甚至三次收获变成可能。此外早熟稻耐旱,可在高原或山坡地种植。从宋朝初期到清朝
道光年间,稻米产量以及耕种面积都增加一倍。一些从
美洲引进的粮食作物也开发许多原先不擅种植的地形,以提高粮食
生产面积。例如比较干旱的高原有赖玉米与
甘薯,更加崎岖的山地则依靠马铃薯。到
嘉庆年间,这些高原都种满新一代的粮食作物。而河川沿岸的沙地则大量种植花生,约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才由南方推广到北方。
经济作物
清朝的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促进
商品经济的活跃。棉花在清朝已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地遍及全国,其中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都是著名的产棉区,甚至连农业发展较晚的奉天,也成了外输地区之一。产棉量以河北
保定一带,
长江中下游的
松江、
太仓与通州一带,以及上海等地最大。烟草原产地是美洲,明中叶以后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种植地区是福建。种烟草获利很高,重要产地以
陕南汉中、
城固,山东
兖州,湖南
衡阳等地为主。湖南的衡烟、陕西的蒲城烟、北京的油
丝烟、山西的青烟、云南的兰花烟、甘肃
酒泉的水烟(又名西尖),均负盛名。甘蔗产地以
华中、
华南为主,江南、四川与台湾等地的制糖业非常发达。
蚕桑业以江苏浙江的苏州、
湖州、
嘉兴、杭州和广东的广州最为发达,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
生产活动。
手工业
清朝的手工业在康熙中期以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
江宁、
苏州、杭州、
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
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手工业分成官营与民营,由于工匠实行以银代役,所以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废除工匠制度,官营缺乏必要的工匠而逐渐衰落。
民间手工业兴盛,例如云南民间炼铜场十分发达。
苏杭一带民间丝织中已有不少具有专门技术的人,站在一定的地方等待雇用。
制瓷业与纺织业
瓷器制作技术改进,产量也大幅提升。例如江西
景德镇瓷窑所烧造的御瓷产量在雍正六年(1782年)时,一年之中生产了十数万件
御器。玻璃制造有较大的进步,清宫玻璃厂能生产透明玻璃和多达十五种以上的单色
不透明玻璃,造型也丰腴美观。
丝织技巧也有了新的提高,出产的重要提花品种有
妆花纱、
妆花缎、
妆花绢等。广东的“女儿葛”是广东
增城的少女用一种
葛藤的丝织成,质量极优。当时的棉织业以
松江最为发达,技术最好,而染色、踹布业则以
芜湖、苏州为最先进。
劳雇关系
清朝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买与卖来体现的。不仅全部
劳动成果全归雇主,而且在人身上也很少自由。在这些行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是“按件而计”的;而且按照工匠技术的高低和工作的繁简论定工价。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已经是根据劳动的熟练程度来规定。劳动者十分自由。工匠不但有辞雇的权利,而且还有
罢工权与集体要求增加工资之举动,例如,苏州丝织业作坊中的劳动者,“倡众歇作”,要求增加工价,可以“另投别户”,追寻较好的待遇。
商业
在明清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很发达,
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由于农业中商品性生产扩大,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变为商品,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经济作物地区,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或者直接供应消费者。例如养蚕地区为调剂
桑叶的供需,出现专卖桑叶的“青桑行”和“叶市”。一些经济作物如
蔗糖行销国内外,茶叶于十八世纪输出激增。粮食作物除大量供给
城市居民食用外,还有不小的部分用于酿酒、油和
豆制品加工等。这些产品自然都是为了供应市场而生产的。
商业城市
商品性生产的发展,
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促使一些新的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发展,例如
汉口镇和
朱仙镇就是位处
交通枢钮点而兴起,而
佛山镇和
景德镇专司生产如丝绸、瓷器等高
价值产品的城镇。至嘉庆年间,这
四镇并称为“
四大名镇”。其他兴起的尚有吴江县的
王江泾、
震泽镇等等。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江宁(今南京)等地,也更趋发达。例如北京的居民已不下百万,一切生活所需,都从商业渠道取得,不能一日无贸易。当时尚流行“
天下四聚”的说法:“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北京),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
芜湖、
扬州、
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商帮
与此同时,金融业与贸易业发达,商人分成十大
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清朝的金融业,闽商、
潮商掌握
海外贸易。广州的
行商与扬州的盐商都是最阔气的商人,山西商人掌控全国
银号。
货币制度
清朝货币大体上采银两与铜钱并用的银铜
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但银的地位更见重要。因海外贸易发达,白银大量从国外输入,
康雍乾盛世流通的外国
银元除
西班牙银元外,还有
葡萄牙银元、
威尼斯银元、
荷兰银元、
法国银元等。鸦片战争前后,需要固定形式的银币出现,正式使用机器铸造银币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前,由于英国将大量鸦片销入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铜钱才能换取白银。由于白银是百姓纳税的固定货币,这带动了通货膨胀,严重恶化经济。使得曾经于1651年顺治帝发行纸币,到1843年
咸丰帝又发行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等纸币,以稳定清朝经济。
海外贸易
清廷对于民间海外贸易厉行
海禁政策;对于外国来华贸易,仍沿袭明代的
朝贡制度加以控制。最初与清朝发生朝贡关系的,主要还是
南洋和
东南亚诸国,但有许多限制,如贡期和随贡贸易的监视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西方
殖民国家来华商船的限制就更严。只许它们停泊
澳门,与澳门商人进行贸易,每年来华贸易的大小船只,不得超过二十五只。1685年才允许外商到前述口岸通商。
清廷放宽
海禁后,准许外商在指定口岸通商后,逐步建立了一套管理外商来华贸易的制度,主要有
公行制度和商馆制度 。浙江、福建与广东地区盛行海外贸易,人民时常与日本、
琉球、东南亚各国及
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西洋各国展开贸易。到十八世纪还有英国、法国与美国,其中英国几乎独占对华贸易。西洋各国与日俱增的需要清朝的丝绸、茶叶与甘蔗,然而清朝对西洋事物需求不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大幅出超的情形。大量银元流入中国,增加
货币流通量,刺激
物价上涨,促进商业繁荣。在此期间,中国沿海以
泉州、
漳州、
厦门、
福州与广州先后崛起,成为贸易大城,操控对外国际贸易。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外商频年不断的掠夺和
违法行为,清廷只保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出口。到十九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鸦片,并且大量销往中国。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逆转为入超。鸦片的问题引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门户大开。
南京条约不但开放厦门、上海、
宁波、福州、广州等
五口通商口岸给外国人。随后陆续的
不平等条约使外国人大量来华投资,并且建立租界,加速对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