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
山水画家王时敏、
王鉴、
王翚、
王原祁、
吴历、
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
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视为“正统”。
清六家
清六家简介
王时敏
(1592~1680)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
太仓人。
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
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寄情诗文书画,家藏历代法书名画甚多,反复观摩,并曾得到
董其昌等人的指点。擅山水,专师
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
王翚、
吴历及其孙
王原祁均得其亲授。与
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
四王”,外加
恽寿平、吴历合称“
清六家”。开创了山水画的“
娄东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创作方向:山水画,有《
雅宜山斋图》、《
夏山图》、《
溪山楼观图》等传世。著《西田集》、《西庐画跋》。
王鉴
(1598~1677)清代著名画家。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
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代著名文人
王世贞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为“清初六家”之一。
王鉴早年曾经得到过
董其昌的亲自传授,他一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揣摩
董源、
巨然、
吴镇、
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构,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
点苔学吴镇,用墨学
倪瓒。尤其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
沈周、
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
王世贞孙。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
王蒙、
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
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
赵大年《春景》
没骨山水、仿
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
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
沈石田山水、仿
董源《
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
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
形式主义画风。其著述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王翚
(1632~1717)清代著名画家。字
石谷,号
耕烟散人、剑门
樵客、乌目山人 、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被称为清初画圣。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
黄公望画法的同乡
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
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 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王翚将黄公望、
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
巨然、
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王翚作画喜好
干笔、
湿笔并用,而且多以
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
浅绛渲染得法。也有评者指出
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
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王原祁
(1642~1715)清代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康熙年间中进士,曾为宫廷作画并鉴定古画。他是江苏人太仓人,著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并与王时敏、
王鉴和
王翚合称清代早期“四王”。在“四王”中,
王原祁年纪最小,但成就最高。王原祁曾担任户部左
侍郎职位,人称王
司农。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时,任书
画谱馆总裁,与
孙岳颁、
宋骏业、王铨等人共同编写大型书画书籍《
佩文斋书画谱》100卷,用3年完成。对书画爱好者,提供了珍贵而全面的资料,这本画谱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部宝典。王原祁因为很受康熙皇帝赏识,所以学生很多,逐渐形成一支独立的画派。
在绘画方面他得到祖父和
王鉴的传授,喜欢临摹
五代至元代时期(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的绘画名作,绘画风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在技巧方面,他作画时喜欢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除了会画画,他还编写画论,比较著名的有:《
雨窗漫笔》和《
麓台题画稿》。
王原祁还擅长做诗,作品有《罨画楼集》3卷。
因为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
娄东,所以“
娄东画派”因此得名。当时的娄东画派非常出名,几乎可以左右艺术画坛。王原祁作为
正统派代表人物,对后来影响极大。
吴历
(1632~1718)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青少年时家境没落,以卖画为生,中年时信奉天主教,50岁到澳门,入教修道,51岁成为天主教的司铎,晚年生活清苦,病死上海。
吴历与“四王”、恽寿平并称“
清初六大家”。虽然他社会地位较低,但却不俯仰权势、人品、画品都很高,
秦祖永评述:“此老高怀绝谷,独来独往,不肯一笔寄人篱下。观其气韵沉郁,魄力雄杰,自足俯视诸家,另树一帜。”
艺术特色吴历早年曾跟
王鉴学画,同时做王时敏的学生。故早期作品很似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着重吸取
王蒙和吴镇之长,形成自己风格。作品布局取景比较真实,安置得宜,还富有远近感,用笔沉着谨严,善用重墨,积墨,山石富有立体感,风格浑朴厚润。如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湖天春色图轴》作于45岁,是他中年时的代表佳作。平远景色 中,近 、中、远三处柳树渐,
吴历还善画竹石,取法吴镇,亦具自己特色。如《
竹石图轴》竹枝挺劲,枝叶全用浓墨,不取浓淡相间画法,显得更加雄浑苍劲。
他摹古而不拘囿古人,能融汇诸家之长,自创新意,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法,如布局、明暗等方面,故史传论其:“作画每用西洋法,云气绵渺凌云,迥异平时。” 他的山水注意取法自然,使作品富有一定真实感。如其自述:“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这些都是迥异“四王”之处的。更加不同于“四王”之处的就是吴氏能画人物,非同凡格。故宫博物院所藏《
人物故事图》造型典重,屋宇
宏敞,极见功力,为历来画史所未涉及。
作品流传
吴历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多。仅
上海博物馆收藏书画就达32幅,含五、六个大幅精品佳作,如《雨歇遥天图》、《葑溪会琴图》、《槐策堂图》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更是收藏丰厚,如43岁时作的《
松壑鸣琴图轴》取法
王蒙,景色郁茂,布局深远,
皴法细密,积墨厚重,阴面多用重墨,受光部分作“阳面皴”,增强了山石的立体感,反映了画家成熟后的典型风格。75岁作的《黄山晴蔼图卷》,仿王蒙,更具沉郁之气,山石用
干笔织墨层层加皴,并用
焦墨点擦,阴阳阴晴分明,苍郁滋润。75岁作的《泉声松色图轴》,是仿
黄公望,皴法繁密,笔力雄浑。这些仿名家的晚年之笔,均具浑厚凝重之特色。
市场价格
吴历中年信奉天主教,50岁去澳门入教修道,致力于宗教活动。故50至70岁这一阶段作品甚少,70岁以后的晚期作品,虽笔墨更趋苍劲凝炼,浑重拙朴,但在当时作品价格不及他中年时期。以至晚年生活清苦。
现今吴历作品流入欧美及港台市场的已不多,价格抬得较高,如1989年纽约
佳士得公司拍卖的《古木竹石山水册》(32.5* 22.5公分)就达到35.2万美元的高价。
恽格
(1633~1690)清代著名画家。字寿平,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与“四王”、
吴历并称“
清初六大家”。其父
恽日初诗文杰出,为“
复社”中人。叔父
恽向(道生)为著名山水画家,自创一派。受门第书香熏陶。
恽寿平少年历经战乱流离,与父恽日初先留寺为僧,后回故乡隐居不仕,过着终生布衣的生活。
恽寿平为“清初六大家”之一。他悲欢离合的少年经历,对其成年后的绘画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他的性格不像
石涛、八大两位朱氏后裔寄画于恨,而是淡泊其志,雅逸其画。艺术上,恽寿平最初从父亲学习诗文,从叔父学画,又在山水画上师
王蒙、倪瓒等
元四家及明代
沈周、文徵明、
唐寅等人;花鸟兼学
黄筌、
徐熙;书法兼
褚遂良、
米芾,融会贯通,自成格数。
恽寿平是清朝初期最享盛名的花鸟画家。其画作多写生,人称“写生正派”;更以
徐崇嗣为宗,兼取各家之长,极大的发展了
没骨画。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天趣盎然。恽寿平的艺术创作,有自己独创的艺术见解,他在《
南田画跋》宣称:“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不知渲染极难”。又说:“宋法刻画而无变化,本由于刻画,妙在相参而无碍,习之者视为岐而二之,此世人迷境……”。这是说宋画工整,元画写意,二者应相参才能入妙。还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造化之理。至静至深……作画尤须入古人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
恽寿平不仅画作出众,风格独具,而且兼工诗书,题句清丽流畅,
诗格脱俗超逸,为“
昆陵六逸”之冠。恽寿平诗词清新、书法俊秀、画笔生动,时称“三绝”,名盛一时。由于恽寿平一洗前习,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因而四海之内争学南园画风、诗意和书艺,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有“
常州派”之称。其流传的代表作有《梧轩图》《蓼汀渔藻图》《林居高士图》等,还有《南田诗草》、《欧香馆集》、《南田画真本》、《南田集》著述多种。
恽寿平山水取黄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润,他32岁所画的《灵岩山图卷》,尖毫勾皴,浓墨点树、高旷清淡,中期山水,浸润宋元诸家,吸取
王蒙等人的长处,40岁左右作品最为精彩,例如43岁的《
山水花鸟册》,技法灵活多变,此时恽寿平的艺术已日趋成熟,他
运笔飘逸潇洒,达到了“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境界,反映出他成熟后的风格的高超技艺,晚年的花卉比较苍劲放逸,但又不失规矩和秀润之美。57岁的《牡丹扇面》为去世前一年所作,笔墨简率苍劲。近似
陈淳,具有更多文人画的墨戏意趣。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向造化于笔端”。他同时也强调画家主观情思对绘画对象的溶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