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街道
河北省涿州市辖街道
清凉寺街道,河北省涿州市辖街道,是涿州市中心的街道,地处涿州市中部,东与刁窝镇接壤,东南与豆庄镇为邻,南连林家屯镇,西邻双塔街道桃园街道,北接码头镇。街道办事处距涿州市人民政府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9千米,总面积41.87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辖区总人口73708人。
历史沿革
清凉寺街道原分属涿州镇、塔上乡。
1987年3月12日,以市区京广铁路东涿州镇及塔上乡11个村为基础建清凉寺街道。
1996年,塔上乡并入。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辖长空路、建设路、华阳东路、阳光、槐林、学园6个居民委员会,卢家场、塔东、长岭、马官屯、南河、杨家楼、全家场、东道园、官庄、小沙坎、西辛庄、梁家场、西道园、马坊、大沙坎、李家坟、西河、塔西、陈家坟、莲池、东河2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清凉寺街道辖19个社区、2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阳光社区华阳中路2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清凉寺街道地处涿州市中部,东与刁窝镇接壤,东南与豆庄镇为邻,南连林家屯镇,西邻双塔街道桃园街道,北接码头镇。街道办事处距涿州市人民政府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9千米,总面积41.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清凉寺街道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
气候
清凉寺街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
自然灾害
清凉寺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耕地面积2.2万亩,全部为水浇地。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清凉寺街道总人口66554人。
截至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辖区总人口7370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633人,城镇化率44.27%。另有流动人口1230人。总人口中,男性37575人,占50.97%;女性36133人,占49.03%;14岁以下10643人,占14.44%;15~64岁39817人,占54.02%;65岁以上23248人,占31.5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3616人,占99.88%;回族92人,占0.12%。2011年,清凉寺街道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3.33‰,人口自然增长率3.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6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清凉寺街道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工业总产值10.12亿元。财政总收入57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3万元,比上年增长约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81万元,增值税171.8万元,企业所得税154.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7%。
第一产业
清凉寺街道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清凉寺街道生产粮食1.2万吨,其中小麦0.51万吨,玉米0.6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6.5万吨,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西红柿、茴香等。
清凉寺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清凉寺街道生猪饲养量0.6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饲养量29.3万羽。
2011年,清凉寺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30台(辆)。
第二产业
清凉寺街道工业以机械制造、金属结构件、机加工、印刷、铝制品、食品加工等为主。2011年,清凉寺街道工业总产值10.12亿元。工业企业306家,职工230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第三产业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有商业网点968个,职工785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出口总额4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主要产品有非标准件、PS板、铝箔、铝型材。
交通运输
清凉寺街道境内有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贯穿全境;东西主干道冠云路、华阳路贯穿辖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4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6所,在校生2050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532人,专任教师3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清凉寺街道教育经费达1441.21万元,比上年增长6.2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39.04万元,比上年增长9.32%。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6个,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3.2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58人。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有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病床835张;固定资产总值7800余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45名,其中执业医师215人,执业助理医师75人,注册护士25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万人次。21个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清凉寺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9户,人数147人,支出267096元,比上年减少7.3%,月人均151元,比上年增长1.2%;医疗救助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02人次,共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5户,人数496人,支出38.2万元,比上年减少68.5%,月人均64元,比上年减少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4万元,比上年增长0.7%。社会福利费11850元,比上年增长53%。社区服务设施3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有慈善分会1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69.2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132人,比上年增加834人,参保率95%。
邮政电信
清凉寺街道有范阳东路开发区的装机容量10万门的电信分局和位于该处西道元村的电信支局,对国内外直拨、传真、速递等业务均已开通。
基础设施
清凉寺街道辖区内除华北电网,北京电网常供电外,还有发电量6000千瓦/小时的列车发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一座。另外还有年吞吐量200万吨的铁路货场一个。
历史文化
清凉寺街道有郦氏文化、卢氏文化均源于此,与三国文化一起并称为“三大文化”。
涿州市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地,自秦置涿县始,三国魏时设范阳郡,元为涿州路,明清时期先后隶属北平府、顺平府,民国时称涿县,始隶属于河北省。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涿州这块京南重地时曾写下了“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音“南”)第一州”的诗句,从此,涿州便有了“天下第一州”的美誉。
清凉寺街道因原涿县城东北有辽代清凉寺(原普寿寺)而得名。
清凉寺街道有省、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位于涿州城区东7.5千米芦家场村,2001年建,采用了汉代建筑风格,古朴雄浑,肃穆庄严。南北长125米,东西宽56米,占地7000平方米。祠正门三间,牌楼式,两厢房各三间,悬山式建筑。
郦道元故居
郦道元故居,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郦道元故居重建于1995年,为南向两进院落,仿汉式建筑风格,大门三间,单檐悬山顶。正房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正房内塑郦道元坐像,壁画内容为郦家历代人物。现为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街道传统风俗主要有通会灯市、上元花会、地方戏剧等。
风景名胜
卢植墓
卢植墓位于涿州市清凉寺街道卢家场村(卢植故里)北约100米处。墓地占地10亩,修建于2001年。墓地坐北向南,南有停车场,自停车场向北,有一仿明清影壁遮掩山门,影壁高4.8米、宽19.8米,影壁后面是山门,山门为仿唐建筑,高约7米。山门以里有东西殿各三间,均为仿唐建筑。东殿曰范阳堂,西殿曰敦睦堂,中轴线上为甬路,甬路向北踏仿汉石桥过金水河为仿汉牌楼,牌楼高宽各约4米,牌楼北有阶梯可到封土处,封土高约3米,直径9米,即为卢植墓。
美食特产
清凉寺街道美食特产有焦烙炸、督亢面、缸炉烧饼、涿州面茶等。
焦烙炸是涿州特有的地方风味菜。烙炸是用绿豆面做成的一种煎饼。将烙炸切成寸条块,然后放入温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用葱蒜炝锅,放进用醋、盐、糖、姜、团粉面调好的汁,再把炸好的烙炸倒入锅,颠翻几次即成。
督亢面的外形酷似“猫耳面”,是涿州历史名吃。涿州市西何各庄就是著名的涿州八景之一“督亢秋成”所在地,该地仍有吃督亢面的习惯。
缸炉烧饼,烤制面食小吃,径如铜钱,色泽嫩黄,香软酥脆,独特风味。原料是黄米面、麦面、纯鹅油、芝麻仁和香料。
涿州面茶首创人为晚清时期涿州老城区外北坛村王氏。做法为糜子米磨成面浆,以拒马河水熬制并添加若干配料而成。
清凉寺街道特色产业红樱桃,可当年植树,当年结果,生产50~100吨红樱桃露汁。红樱桃含有大量维生素及矿物质。用纯净水、30%鲜果和白砂糖,不加防腐剂,不加任何香精和色素,经过低温消毒,高温加工,采取高科技,冷灌装方法,生产加工的樱桃露汁,有助于人体消化、彻毒、解热、降压。
著名人物
清凉寺街道历史人物有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汉桓侯张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苦吟诗人贾岛皆出于此。
参考资料
清凉寺街道2021年区划详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8 14: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