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
工资得到增加时,人们的需求也会增加,于是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会由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引起,现实中的通货膨胀很难分清是由于需求拉动的还是成本推动的。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和索洛就提出了“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 Inflation)”,是指由
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货膨胀。
单一的供给型通货膨胀,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的。以
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为例,在经济运行中,要使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继续下去,
货币工资的增加就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
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失业和产量下跌的限制。实际上,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供给型通货膨胀并不会如理论分析的那样,只有当
失业率下跌到足以阻止货币工资率上升的程度或实际产量下跌到足以使价格的提高不会增加利润的时候才会停止。
在一般情况下,
供给型通货膨胀会得到
需求扩张的支持。因为,如果出现了单一的
供给型通货膨胀,政府是不会容忍实际产量的下跌和
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的。所以政府迟早会通过扩张性的
宏观经济政策去增加
需求。此时,
供给型通货膨胀也就演化成供给一
需求混合型的通货膨胀了。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混合型的通货膨胀分为“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
这种混合性通货膨胀生成的初始动因来自于
生产领域,它与
供给型通货膨胀相比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它的价格上升的方式是螺旋状的;另一个是在这种通货膨胀发生时,
经济体的实际产量不会下降或不会下降很多。其生成路径可以用图1表示: 在图1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S0向S1再向S2移动时,为了不减少实际产出和就业率,政府常常会通过增发货币的办法来拉动
需求和扩大
投资规模。这样
总需求曲线就会由D0向D1移动,接着向D2移动。在
总需求曲线和
总供给曲线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上方移动的过程中,
价格水平沿着e0->e1->e2->e3->e4这样的路径盘旋着向上攀升。在此过程中,价格由Rin1上升到Rin4,在
经济体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
与螺旋型通货膨胀不同的是这种通货膨胀的初始动因发端于
流通领域而非
生产领域,这就使得“直线型”通货膨胀的生成路径不同于“螺旋型”通货膨胀。它的生成路径是:由于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和过大的投资规模,导致了商品市场的过度需求。这种过度
需求一方面表现为非意愿性的需求沉淀增加,这将对商品市场形成潜在的压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价格指数的攀升,这将会使
生产要素价格和工资双双出现上扬势态。此时,政府为了不使实际产量下降和
物价上升,必然要采取扩张
需求的措施,这又将会进一步加剧商品市场的压力,如此循环就会形成“直线型”的通货膨胀。
其形成过程可以用图2表示,这种通货膨胀是从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开始的,当需求曲线D0D0向D1D1再向D2D2移动时,一部分增加的需求以非自愿的形式沉淀下来,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部分则明显地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图2中就表现为价格由P0上移到P2。不过,此时价格的增长率要小于
通货膨胀率,因为
价格水平的增长诱发了包括
工资在内的
供给价格成本的提高,成本曲线由S0S移动到S1S再向S2S移动。商品市场的短缺均衡点由E0向E和E2方向移动,
价格水平上升的路径呈现出直线状,即E0->E1->E2。
这两种混合性通货膨胀除了生成的原因不同以外,虽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区别,不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将二者明确地区分开来,它们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给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中,π是
通货膨胀率,e表示
通货膨胀预期,u表示
失业率,f(u)<0,Z表示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而对价格产生的冲击力,b是
价格冲击系数,b>0,如果π1 = 0且Z=0时,则(1)式就变为:π = f(u),这是
菲利普斯曲线的标准形式。根据奥肯法则,(1)式可写成:
运用(2)式可以将
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因素结合起来讨论。
主流经济学对
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是建立在加成理论的基础上的。按照加成理论,企业的产品定价原则是在
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百分比的利润。从
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
工资和原料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供给型通货膨胀。
需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松紧程度(奥肯法则)来影响
工资的变动。
需求增加时,厂商将会扩大对
劳动力的需求,在劳动力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将会使劳动力
需求曲线右移,
工资上升,进而影响
物价的变动。
1994年在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起因于
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当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对零售
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升33%,在零售物价的上升中占近l3%。在图3中,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价格上涨所形成的
价格冲击型通货膨胀,Z表现为从Z1提高到Z2,同时引起
菲利普斯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是一种典型的供给型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