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虫:体长2—2.60毫米.宽1.10一1.50毫米。卵圆形,中部最宽。体黑色,口器、触角黄褐色,有时唇基亦为黄褐色。步足腿节基部黑褐色,末端或端部褐黄色;胫节及跗节褐黄色。后基线呈宽弧形,完整,后缘达腹部1/2。头、头胸背板、鞘翅及腹面具刻点,全身密生白毛。腹部能见6节:以第一节最长。第六腹板后缘弧形外突。雄虫:第六腹板凹入。生殖器阳基细长,其侧叶及侧叶末端的毛突全长接近于中叶的长度,中叶细长而末端尖锐。从侧面看,自基部开始,渐次向内弯而端部稍外弯,弯管细长,自1/2处开始细丝状。
卵:长椭圆形。长约0.45毫米.宽约0.21毫米左右。初产时为淡黄白色。后变为黄色,孵化前变黑色。
幼虫:共4龄,各龄期主要特征;一龄:初孵黄白色。体长1.61毫米,宽0.47毫米。头长0.18毫米,宽0.25毫米。胸部背中线两侧各有1深色斑点;腹部第1一8节各有毛疣6个,其上生1根刚毛。二龄:体长2.29毫米;宽0.72毫米。头长0.29毫米;宽0.34毫米。三龄:体长2.60毫米;宽0.81毫米。头长0.30毫米;宽0.37毫米。四龄:体长3毫米;宽0.95毫米。头长0.31毫米;宽0.43毫米。
蛹:
离蛹,卵圆形。长3.48毫米;宽1毫米。刚化蛹时为桔黄色,几小时后变黑,化蛹时间愈长颜色愈暗。体密生长刚毛,腹部第一节背面有2个较大毛疣,第2—6节背面各有4个毛疣,各毛疣上有4-5根刚毛。
深点食螨瓢虫在24一28℃,相对湿度78%的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20一26天。其中卵期3—4天,一龄幼虫期2天,二龄幼虫期2—3天,三龄幼虫期2天,四龄幼虫期2天,全幼虫期8—9天;蛹期6—8天;成虫寿命32一52天。越冬代成虫寿命长达220天左右。刘忠平观察(1983),深点食螨瓢虫的幼虫在20一25℃温区内可蜕皮4次共有5个龄期。在25℃以上,大部四个龄期,也有三个龄期的个体。在三种恒温条件下各个发育阶段的历期见表64。沈妙青等(1991)根据实验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得出在28℃时世代平均历期为37.90天。
根据刘忠平的测定(1983),深点食螨瓢虫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卵期15.46℃和58.06日度;幼虫期10.14℃和138.59日度;蛹期7.85℃和65.69日度;成虫期6.70℃和719.30日度;全世代11.06℃和829.21日度。
深点食螨瓢虫在
辽宁省瓦房店市境内于9月下旬开始越冬,翌年5月下旬,当温度上升到12℃以上时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结束越冬,全年发生4一5代。在河南省镇平县,10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到5℃时,成虫在树皮裂缝、墙缝、土块缝隙和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在梨、苹果、杂草上繁殖一代,后迁至春玉米田繁殖2—3代,7月迁入棉田.在棉田内繁殖2代。9月份以后迁至越冬场所进行越冬,在该地区估计全年发生5—6代。根据刘忠平观察(1983),深点食螨瓢虫在湖南省长沙市以第四、五代成虫于11月下旬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5月形成第一代;第二代发生在5—6月。此代的种群数量较大。高温干旱的7—8月对第三代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该瓢虫无明显的越夏现象。第四代发生在9月,此时气温适宜,其种群数量又有增多,形成全年的第二个高峰。10月出现第五代,于11月下旬以第四、五代成虫呈休眠状态进行越冬。在越冬期间如果天气晴好,成虫仍进行取食活动。在贵阳一年发生6代,以第3—6代成虫越冬(沈妙青等,1991)。
深点食螨瓢虫的雌虫和雄虫均有多次交配习性。产卵前期一般3—5天,产卵期在22天左右,产卵量100粒左右;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达90一160天,产卵量在500—700粒。卵散产在棉叶螨周围或棉叶螨网上。幼虫孵化后-就在原处经15分钟左右时间后就开始取食。沈妙青等报道(1991),雌虫产卵量多少与食物、温度等因素有关。25℃是产卵的最适温度,产卵期最长可达191天,产卵量平均210.50粒,多者可达338粒。在28℃时内禀增长能力最大(r=0.0951),相应的周限增长速率A=1.101,净增殖率为36.79。(5)捕食:深点食螨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捕食各个发育阶段的棉叶螨。一龄幼虫以捕食叶螨的卵为主;二、三、四龄幼虫和成虫以捕食棉叶螨的若螨和成螨为主。当棉叶螨发生量大时,瓢虫的成虫往往不把叶螨食尽就又寻找其它螨类取食。一头成虫日平均捕食成螨15头和卵及幼螨21头(粒),各龄幼虫日平均捕食25头(粒),四龄幼虫日食量最高可达30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