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深圳大学大众传播系,此后在机构调整中,曾经设置为中国文化与传播系、文学院传播系等。
办学历史
1985年,深圳大学建立大众传播学科,在全国首创公共关系专业教育。
1989年,建立广告学本科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广告学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
1990年,由中文系、外文系和大众传播系共建为中国文化与传播系。
1997年,建立文学院,恢复传播系建制。
2003年,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获批传播学硕士点。
2005年,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06年,成立传播学院。
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
2017年,深圳大学与深圳市委宣传部启动部校共建传播学院。
2018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9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成果突出。于2005年创建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传播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科研团队完成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广东省社科重大项目、规划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果显著,年均科研经费达到4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成功举办了数十场学术论坛,例如与美国传播学会(NCA)合作举办了“2019深圳论坛”、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健康与风险传播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社交媒体与健康传播”暑期讲习班等。
学术资源
传播学院实验教学设备精良,投入实验设备资产约2000万元。建立了新闻采编、网络多媒体、广告设计、电话调查、影视制作、非线编辑、传媒采集、数字录音、数字摄影、虚拟演播等多个功能实验室,于2009年创建了国家级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传播学院主办了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赛事等大型创新型实践教学赛事。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各类国内外专业书课竞赛奖项达到500多项。
科研平台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2005年9月批准成立的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是广东省高校中唯一的新闻传播学科省级研究基地。中心有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16人(海外留学博士4人)。中心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同时紧密联系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加强对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从建立广东文化大省和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传播学院下设传播系、广告系、传媒研究中心、传播教学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培养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略、广告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专业方向,其中广告学专业创建于1989年,深圳大学是我国高校中开办广告学专业最早的三所专业院校之一。广告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师资力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正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教指委、省级教学名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等9人。其中既有老一辈代表性学者何道宽教授、吴予敏教授、辜晓进教授等,也有中生代的知名学者王晓华教授、丁未教授、尹连根教授等,更有年青学者代表周裕琼教授、李明伟教授、常江教授等。
师资队伍中有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广东省“千百十”优秀人才、深圳市优秀教师等多人。已特聘3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鹏程学者”特聘教授。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异。在校教师开创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获得了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粤优秀研究生等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实践能力,适应媒体融合和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新闻人才。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传媒规律、媒介技术和传播艺术,具备优秀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足以胜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编工作、政府及企业新闻发言人公共关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媒体与社会、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理论、人际传播、人类传播史、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深度报道、新闻编辑与评论、广播电视新闻、全球传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摄影基础、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专题片制作网络新闻编辑、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工作坊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优良的职业道德,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和业务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现代传播理论、传媒规律、媒介技术和传播艺术,具备优秀的中外文表达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足以胜任新闻报刊、编辑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1)广播电视方向:培养广播电视业的记者、编导、策划、摄制与管理人员。
(2)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方向:培养网络及新媒体编辑、策划、设计、运营、管理、开发人员。
主要课程:摄影基础、媒体与社会、传播学理论、人际传播、人类传播史、广播电视概论、传播伦理与法规、文化产业概论、电视后期制作、全球传播、广播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节目制片管理、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数字色彩、网络内容编辑、融合媒体工作坊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摄影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后期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节目制作、电视专题片制作、音频制作、网页设计、纪录片工作坊、媒体创意工作坊、剧情片创作、电视频道包装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闻传播理论,系统学习中外传播理论和传播业务知识与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比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理性认识社会和历史的观察、分析能力;掌握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具备从事新闻采编、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内容创造的能力;掌握我国传播政策与法规,具备优良的从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沟通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敏锐感知媒体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并具有反思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复合型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优良的职业道德,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和专精的业务能力,系统掌握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创意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市场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创意设计、文案写作等基本技能,具备优秀的沟通交际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足以胜任各类媒体广告经营、市场营销和广告管理、广告策划与设计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1)广告策略方向:培养各类广告企业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客户服务、广告策划、广告创意文案、媒体规划、政府广告监管以及各类企业的品牌管理等骨干人才。
(2)广告设计方向:培养各类企业广告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电子商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图像传播、互动艺术等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媒体与社会、传播学理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写作、广告法规与管理、广告心理学、广告经营与管理、消费者行为学、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研究、媒体计划与广告效果评估、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多媒体广告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摄影基础、广播电视广告制作、广告摄影、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印刷与图文编辑、商业插图与手绘广告、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多媒体广告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实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学生主要学习中外传播理论、整合营销传播、广告学业务知识与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达到以下培养要求:掌握系统的广告学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比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备理性认识社会和市场的观察、分析能力;具备掌握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可以从事市场调研、媒体研究、广告策划与设计、广告监测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掌握我国广告法规,具备优良的从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社会沟通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敏锐把握国际广告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能力。
学院领导
院长:巢乃鹏
党委书记:周小茜
副院长:黄玉波、杨洸、王建磊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范芳彬
参考资料
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学院领导.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6:20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