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
汉语词汇
淤泥,读音为yū n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解释
(1) [mud;silt]∶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ooze;slurry]∶参见“软泥”。
出处
犹污泥。
南朝·梁武帝净业赋》:“淤泥不能污其体,重昏不能覆其真。”
唐·方干东山瀑布》诗:“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寒山《诗》之二六七:“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魏传统 《长征诗草·过阿西草原》:“脚踏水草地,淤泥软绵绵。”
参考资料
淤泥.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7 14:0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