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结构:海马结构系大脑半球皮质内侧缘的部分,属于古老皮质。此结构包括
胼胝体上回、束状回、
齿状回、海马、下脚、海马回沟的一部分。由于
新皮质极度发展,把此部皮质推向半球的内侧面,它在海马裂和
脉络裂之间,随
颞叶的发展弯向下,再转向前,自
室间孔到
侧脑室下角的尖端,构成弓形灰质区,但各部发展不均匀。
海马结构包括海马及其附近的齿状回、束状回、胼胝体上回、海马回钩和下脚在内的完整结构和功能体。与学习、记忆、注意、情绪、
感知觉信息的处理及运动功能有密切关系。
海马结构属于嗅觉系的皮质部分。
胚胎时期,沿海马裂贴于半球的内侧壁,位于
脉络裂的上方。随着
颞叶的形成,海马裂和脉络裂被挤向下、前,弓形的海马结构各部发展不均匀,由于
胼胝体越
边纤维的侵入,位于胼胝体上面的那一部分海马结构很少分化,形成灰被,位置较低的部分未受胼胝体的影响,发展成海马结构的主体部分,即陷入
侧脑室底部的海马,海马裂两侧的
齿状回和邻接海马裂的
海马回背部,成为下托。海马结构是
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
癫痫研究中备受瞩目的部位。有人认为海马结构类似于癫痫样活动的放大器。大量的实验及
临床研究发现,
海马硬化或称颞叶内侧硬化与
颞叶癫痫发作密切相关。此外,该部位的许多微小病灶如低恶度
星形细胞瘤伴发的
顽固性癫痫与海马
神经元丢失的关系,通过病理研究也得到了证实和肯定。尽管癫痫和海马结构硬化的
因果关系还不能肯定,但通常认为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海马硬化是“癫痫成熟”的基础。
临床医师根据海马结构特点设计的不同手术方式
均已取得了控制癫痫的满意效果。
海马结构呈前后走向,占据颞叶的内下部,突出于侧脑室颞角底部侧副裂内侧。海马结构的命名和区分尚未统一。通常将其由外向内(或由下而上)划分为
海马旁回、下托、
海马沟、齿状回(海马角)、室床和
海马伞等。海马由向内卷曲的数个小的
脑回覆盖海马沟而成,因外观似海马而得名,而打开侧脑室颞角所见到的海马看上去则更像
蚕蛹或羊角,故又称其为海马角;海马长约5cm,前部为稍弯向内侧的海马脚,与骑跨在侧脑室颞角尖部的杏仁核簇相接。室床是铺展在海马脑室面的闪光
白质层,这层白质向后延伸形成海马伞,后者进一步向后内上伸展形成穹隆。
灰被又被称为
胼胝体上回,是胼胝体背面的薄层灰质,向两侧进入
胼胝体沟,在沟底移行于
扣带回皮质。它向前绕过
胼胝体膝,移行于两侧的胼胝体下回;向后绕过
胼胝体压部,移行于两侧的束状回。束状回是一条灰质,向前、下、外移行于齿状回和海马。在每侧胼胝体上回内有两条
纵行纤维束,靠正中线的一条叫
内侧纵纹,外侧的一条叫
外侧纵纹。纵纹的纤维向前联络胼胝体下回,向后经束状回到海马伞。胼胝体纤维可能穿胼胝体,进入穹隆。
齿状回是一窄条灰质,除内侧面外皆被海马包绕,其内侧游离面有横沟分隔成齿状,故名齿状回。后端与海马伞分离,移行于束状回。其前端到海马回沟的凹口处,呈锐角弯向内,横过海马回沟的下面,称此横带为齿状回尾。此横带把海马回沟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叫沟回,后部叫
内边缘回。
海马是侧脑室下脚底壁一个弓形隆起,其前端较宽,有浅沟分隔成2~3个隆起,呈爪状,称为海马足。海马的后端移行于束状回,海马表面盖有脑室膜,膜的深面是一层白质,成为室床。其纤维向海马内侧缘集聚,形成纵行的
纤维束,称为海马伞。海马伞向后移行于穹隆。
下托是海马回皮质和海马皮质间的过渡皮质,从海马旁回皮质的六层到海马皮质的三层间,下托区皮质由五层逐渐变为4层,随之各部的联系也有差异。因此,常把下托分为4个带形区:即旁下托、前下托、下托和下托尖。一般把前两带形区归入
内嗅区,后两带形区归入海马。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海马结构与嗅觉无关,
哺乳类动物海马形体的大小与嗅觉的发达程度未见
直接关联,例如缺乏
嗅球和
嗅神经的钝嗅鲸,其海马和齿状回却发育得很好。在缺乏嗅球和嗅束的人脑标本上,海马发育良好,海马不自嗅球接受直接的嗅觉纤维,而是间接地来自内嗅区。
动物实验显示,当切除海马后,并不影响嗅觉的辨别能力,嗅觉的
条件反射功能依然存在。现有资料表明,海马可能与
近期记忆有关,当两侧海马受到较大范围损伤时,可引起近期记忆的高度丧失,而
远期记忆通常不受影响。患者丧失学习
新事物及新技术的能力,与双侧颞叶中部切除后所引起的症状一致。有人认为,在记忆和回忆过程中,颞叶内的海马可能与其他神经结构联合起作用。临床报道,切除双侧包括海马及海马旁回的
海马区之后,患者都产生严重的“新近记忆”紊乱,其紊乱程度通常取决于海马区损伤的范围,但仅颞叶最前部损伤时,并不影响记忆,只有当损伤范围向后延伸涉及到海马、齿状回及部分海马回时,才出现
记忆障碍。记忆的丧失通常发生于双侧海马结构及海马旁回的损伤之后。有时,有些病人在
优势半球的颞叶部分切除以后,可出现轻微的语言紊乱或记忆障碍,通常认为这些病例对侧的海马肯定存在损伤。在一些丧失记忆能力的老年痴呆病人中,可发现其最明显的损伤病灶在海马。研究报道还指出,海马参与
情绪反应或情绪控制,参与某些内脏活动,并对
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有影响。[1]
海马有一个很低的
癫痫发作阈。发源于
嗅脑某一部分的发作性发放,迅速扩散到嗅脑的其他区域和
丘脑下部,或者成为
弥漫性的。在海马以及颞叶近中线部分内,邻近海马的结构硬化是在尸体解剖时于癫痫患者脑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因而认为颞叶近中线部硬化是
儿童期出现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原因。在海马癫痫发作时,可出现各种精神
运动性效应,包括嗅觉、视觉、触觉和其他类型的幻觉,即使患者失去知觉,知道这是虚幻,也不能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