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部。乡域东与东升乡为邻,西与
四季青镇接壤,北与
西北旺镇相连,南至
长春桥一线与四季青镇接境。
概况
乡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西山山麓,海拔70米以上,东南属海淀台地,海拔50米以上。气候属
暖温带半湿润
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91℃,年平均
降水量600多毫米,地表及地下水源丰沛,全年无霜期211天。乡林木覆盖率为32%,以杨树、国槐居多。土壤少有变化,大部为
褐土类。
隶属沿革
距今约7000年至4000年前,今海淀乡一带已有人类居住。
先秦时期,
周武王灭商,分封燕、蓟两个诸侯国于今北京地区;
后燕并蓟,迁都于
蓟城。今海淀乡一带先属燕后属之于蓟。战国时期,约在
燕昭王后期(
公元前290年以后),燕沿北部边境修建长城;并沿边境设上谷等五郡,郡下设县。今海淀乡一带属之。
公元前222年,燕亡。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废止
分封制,在全国实行
郡县制。今海淀乡一带,一说属上谷郡军都县,还有一说属
广阳郡蓟县。
汉朝建立,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在蓟城地区(今海淀乡一带)先后置燕国、
燕郡、广阳郡、
广阳国;公元9年,王莽废广阳国,改设广阳郡;海淀乡域随之变化而先后属之;东汉实行州-郡(国)-县三级政区,海淀乡一带先后属幽州
上谷郡、广阳郡。
六朝时期,曹魏立国之初(
220年),海淀乡一带属幽州广阳郡蓟县;223年后,广阳郡更名为燕郡,海淀乡一带属幽州燕郡蓟县。
隋朝初期(
583年),实行州、县二级制度,海淀乡一带属幽州
蓟县;
大业三年(
607年),改州设郡,海淀乡一带属
涿郡。
唐建国后(
618年)“罢郡置州”,遂废涿郡,复置幽州;贞观元年(
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幽州属
河北道,今海淀乡一带属河北道幽州蓟县;
天宝元年(
742年)废州改郡,幽州称
范阳郡,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海淀乡一带先后属之。
辽建国后,在汉族地区的
地方行政制度为道、府(节
都州)、州、县四级。海淀乡域属南京道
析津府宛平县。
金朝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府(州)、县三级。海淀乡域属中都路
大兴府宛平县。
元至元九年(1272年)建都北京,改中都为大都,元朝在历史上首设行省,下设路、府、州、县。海淀乡域属中书省
大都路大兴府宛平县。
明初(1368年),大都路改为
北平府;次年三月,
北平府改隶
北平行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
顺天府;海淀乡域先后属之。
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定都,称“京师”,京师地区顺天府等八府、二
直隶州直辖于中央政府,称为
北直隶。海淀乡域属北直隶顺天府
宛平县。
清初,海淀乡域属
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康熙十三年,北京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并将五城范围扩大到近郊,后逐渐形成由五城御史和
步军统领衙门管理的“城属”地区,今海淀乡域属“城属”地区;清末(1905年),取消五城御史,而近郊(包括海淀乡域)仍有步军统领衙门管理。
1912年,北京为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1914年,公布“省官制”,
顺天府从直隶省划分出去,成为单独的行政区域;10月5日,顺天府改称“
京兆地方”,正式成为中央直辖区域;截至1924年10月,海淀乡域的隶属情况基本与清末相同,除上级机构发生某些变化,
宛平县辖区中的“城属”地区仍有步军统领衙门管理。
1924年11月,步军统领衙门撤销,北京近郊地区由
京师警察厅管理;1925年1月在近郊设东、西、南、北郊四个警区,今海淀乡域归西郊警署管理;1928年6月,北京失去首都地位,改名为
北平,海淀乡域属北平市西郊区。
1930年10月,西郊区定名为十三区,1931年十三区正式成立,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三区;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后改北平为“北京”;1939年6月,日伪在西郊建设“新市区”,海淀乡域属“北京”“新市区”。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国民党抢占“北京”,恢复“
北平”名称,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五区(西郊区);1947年,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八区。
1949年1月,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八区;1949年7月,北平市郊区进行调整,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六区;1949年9月,十六区调整区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淀乡域属北平市十六区
海淀镇。1950年8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变更郊区各区番号,原十六区改名为十三区,海淀乡域属之。1952年9月,十三区更名为
海淀区,海淀乡域属之。
I958年9月,海淀人民公社成立,接着与东升、
清河两社合并成为东升人民公社的一部分。1960年2月8日,海淀、清河、东升3个公社合并,成立新的海淀
人民公社;4月,改称清河人民公社。1961年,复置海淀人民公社。该时期隶属北京市海淀区。
1984年4月,海淀人民公社更设为乡并延续至2011年9月。期间于2001年11月始,海淀乡域成立
万柳地区办事处,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行使政府和办事处的管理职能。2011年10月13日,海淀乡撤乡设镇,海淀乡退出历史舞台。该时期隶属北京市海淀区。
文化特色
本乡具有鲜明的科学文化特色。乡域有中国科学院、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海淀图书馆、海淀体育场、武术馆等,更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理工大学、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等学府集中之地,也是知识密集型区域。此外,乡域内还有中医研究院、海淀医院、309医院、妇产医院等多所大医院及众多的高级部队机构。
经济发展
乡域农副产业久负盛名。农业开发,源远流长;特色产业,声名远播。早在明清以来,海淀乡域即成为“
京西稻”和“北京鸭”的主要产地。清代六郎庄一带产的“京西稻”米曾是进献皇家的“贡米”。为保持“京西稻”的传统品牌,80年代,海淀区科技人员培育出“越富系3”优良水稻品种。在1987年全国优质米加工评比会上,该品种被评为全国第一;1988年在全国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米。后该米还被评为京西御膳米。80年代,海淀乡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承担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的北京鸭现代生产配套技术,培育出瘦肉型的
Z型北京鸭。11项生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30%。真是:叹明清风俗,有北京鸭之极品;恋
康乾盛世,
京西稻实为贡品!
90年代中后期,海淀乡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农业耕地减少,
绿色农业应运而生。而今,
观光农业成为乡域增收创收亮点。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工业
企业改制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工业系统的工作重点集中在资产重组和转换机制方面。企业采用租赁或出售经营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和资产重组,年租赁收入600多万元。新世纪,随着
绿化隔离带地区建设、
市政设施建设的占地面积增多,造成部分靠租金维持的工业企业逐步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海淀乡的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乡
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今社会大发展,海淀乡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工商并举,
产权制度改革深入人心。海淀乡将
土地确权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让地权变股权,确立了让乡民受益的原则,乡域人民的生活逐年上一个新的台阶。
昔日因盛产
京西稻和北京鸭让海淀乡名扬京城,今朝全乡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和绿色生态理念,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富有激情的创新精神,辛勤耕耘在这块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勤劳和聪慧书写了一篇新农村建设的瑰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