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石亦作“澣纱石”。石名。在
苎萝山下,浣纱溪畔,相传
西施在其上浣纱,故名。
历史记载
1、在苎萝山下,浣纱溪畔,相传为当年
西施浣纱之处。系一巨大方石,古朴苍褐。上镌“浣纱”二字。为东晋大书法家
王羲之手笔。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诸暨
苎萝山,有西浣纱石。《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
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苎萝山卖薪女,曰
西施。山下有
西施浣纱石”。历代文人学士喜作
歌骊之行,唐大诗人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浣纱石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名胜辞典》列有条目。1964年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游览
苎萝后时,写有“浣纱石上留踪迹,越女英名传四方”长律一首。如今在浣纱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纱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栈桥,还有著名书法家
沙孟海题写的“
西施浣纱处”摩崖。
2、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
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
西施忍辱负重,
以身许国,与
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
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
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
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
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西施与杨贵妃、
王昭君、貂蝉为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诸暨城关南部的
苎萝山,是绝代佳人
西施的故里。浣纱石是
苎萝山的缩影。
十里长山的支脉
苎萝山,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直至碰着浣纱江。支脉的西北段十分低矫,东南段因之成了一座独立的小包。2400多年前,
西施就出生在这山包的西北一角。
现在的
苎萝山,已经被各种各样建筑所覆盖,难见原貌了。当年可不是这样的——它林木葱茏,百鸟欢歌。那时浣纱江也没有今天这样高的堤埂,江水一直满至山的东北坡。
西施和她的女伴,就是沿着山脚小路,来到苎萝山东头江畔浣纱。浣纱江由东南方向流来,到浣纱石拐了个弯,往
北流去。一次次的洪水冲刷,使这儿变得特别深。洪水过后,沙泥沉淀,此处的水就特别清,特别绿。所以,
西施她们就找准了这个地方浣纱。
浣纱江是
浦阳江流经诸暨城关一段的另称,其实是后人给命名的,浣纱石当然也是后人命名的。
苎萝山濒江之处,石壁兀立,巨石不少,为什么独独选中这地块呢?恐怕只能归功于书圣王羲之——他题写的“浣纱”二字镌刻于这块石头。浣纱石之得名与
王羲之的题字不可分割。
王羲之后约100年,南北朝刘宋孔灵符在《会稽记》中写下了“诸暨
苎萝山,有
西施浣纱石”的文字,亦可以佐证“浣纱”题字绝非唐宋人之伪托。否则,唐大诗人李白不会写出“浣纱古石今犹在”的诗句,宋大中祥符进士
杜衍也会有“两字忠贞昭白石”的吟唱。
1627年秋,绍兴文学家王思任在《游苎萝记》中,曾提到“浣纱”二字旁,“右”字未灭,说明当时右军的落款已残缺了。浦阳江有小黄河之称,每年
洪水期,浣纱石下部就要受到洪水冲刷,加之苎萝山石质不佳,年长月久,落款处就给冲落了一块。1980年春,修凿“浣纱”二字时,轮廊已十分模糊,难怪有人说现在这字不太像右军手迹。
近此年,浣纱石终于提到了有力的保护、修缮,以浣纱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景点。
浣纱石北首高坎上的浣纱亭,目标显着,老远就能看见,可以说是浣纱石象的扩大。沿亭东侧拾级下而下,有一块小平地,右手高坎上
沙孟海书写的“
西施浣纱处”五个石刻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小平地南端,就是浣纱石了。古人游浣纱石,常常是乘船而至。可以乘船的日子,肯定不是
洪水期,
浣江水位就低,人坐在船中仰视,又隔了一定距离,浣纱石相应地显得高大凝重起来,人的心境也会变得隶穆而虔诚。现在人们可以贴着浣纱石拍照,还可以用手摸索
摩崖石刻,虽失却了旷古幽远的韵味,却让人感觉归化历史的亲近。
相关诗词作品
唐 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若到天涯忆故人,浣纱石上窥
明月。”
唐 李白《浣纱石上女》:“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唐 张籍《寄远曲》:“浣纱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