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长尾鲨
长尾鲨科动物
浅海长尾鲨(学名:Alopias pelagicus)是长尾鲨科、长尾鲨属鲨鱼。体长可达3米多。体颇粗大,亚圆筒形,背面圆凸,腹面平坦。头较长,略侧扁,亚圆锥形,约为全长的1/6。尾特别长,比头和躯干长1.5倍余。吻短而钝尖。眼大,圆形。吻长比眼径大1.8倍,位于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横,内侧位。喷水孔微小。鳃孔5个。盾鳞具3棘突1纵嵴。第一背鳍颇小,鳍高小于基底加下角。第二背鳍很小,几位于臀鳍与腹鳍中央上方。尾鳍很长,腰刀形。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同大。腹鳍比第一背鳍稍小。胸鳍镰刀形,前缘圆凸,比第一背鳍前缘长2.16倍。体黑褐色,腹面浅褐色;背鳍、尾鳍下叶、腹鳍、胸鳍边缘都细狭黑褐色。
动物学史
浅海长尾鲨最初是由日本鱼类学家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根据三个总长度在2.9-3.3米之间的大型标本描述描述的。虽然中村拓志在1935年8月发表的题为《来自中国台湾水域的两种长尾鲨》的论文中说明了这三种鲨鱼中的一种和另一种胚胎鲨鱼(1.0米),但这些标本都没有作为浅海长尾鲨的示例(称为“类型标本”)。奇怪的是,根据图中所示的形态,所示胎儿实际上可能是不同种类的长尾鲨,即狐形长尾鲨(Alopias vulpinus)。
浅海长尾鲨的有效学名是Alopias pelagicus Nakamura,1935年。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出现的浅海长尾鲨仅有的另外两个学名是Alopias vulpinus Bonnaterre 1788年和Alopias superciliosusus Lowe 1841年;两者都是对狐形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的误认。属名Alopias源自希腊语alopex,意为“狐(fox)”。种名pelagicus源自希腊语pelagios,意为“海洋(sea)”。
形态特征
体长可达3米多。体颇粗大,亚圆筒形,背面圆凸,腹面平坦。头较长,略侧扁,亚圆锥形,约为全长的1/6。尾特别长,比头和躯干长1.5倍余。吻短而钝尖。眼大,圆形,瞳孔垂直,无瞬膜。吻长比眼径大1.8倍,位于口裂前端上方。鼻孔小而平横,内侧位;前鼻瓣具一细小三角形突出,距口比距吻端为近。口弧形,口前吻长比口宽约大1.3倍;唇褶内侧位。上唇褶狭长,口闭时半露,约为上颌长之半,下唇褶很短,仅口开时可见,长约等于上唇褶的1/4。齿小,中齿头斜三角形,向外倾斜,外侧具1-2小齿头;2行在使用,无正中齿。上半颌和下半颌每行都20齿,在前方者较大,后方者很小。喷水孔微小,细狭,裂缝状,位于眼后口角上方,与眼的距离比眼径为小。鳃孔5个,颇小,第三鳃孔与眼径约相等,最后2个距离较近,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三和第四鳃孔最宽,最后一个约与第一个等宽。盾鳞具3棘突1纵嵴。
第一背鳍颇小,鳍高小于基底加下角,起点后于胸鳍里角有一相当距离,前缘微凸,后缘下部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很小,几位于臀鳍腹鳍中央上方,上角圆,下角尖突。尾鳍很长,腰刀形,大于全长之半;上叶不发达,仅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作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续近尾端,后部作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合,中部与后部间无缺刻。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同大,起点后于第二背鳍基底,后者的后角伸达于其基底中部上方。腹鳍比第一背鳍稍小,后缘深凹,外角钝圆,里角尖突,鳍脚管形,略平扁,后端细尖。胸鳍镰刀形,前缘圆凸,比第一背鳍前缘长2.16倍,外角钝圆,后缘凹入,里角圆突。
体黑褐色,腹面浅褐色;背鳍、尾鳍下叶、腹鳍、胸鳍边缘都细狭黑褐色。
栖息环境
浅海长尾鲨属环热带大洋上层鲨,栖息在公海的表层水域,从水面到至少150米深。有时也栖息于凉爽的近岸水域。
生活习性
浅海长尾鲨活泼善泳。性温和。可以利用其长形尾击昏猎物,主要捕食小型群游鱼类及头足类。
浅海长尾鲨能够通过使用一个特殊的循环系统将其体温升高到周围水的温度以上。这种循环系统被称为视黄质,它通过一个由小动脉组成的网络,将经过鳃毛细血管冷却的动脉血输送出去,从而保持体温。这些小动脉非常靠近含有从器官和组织中排出的温暖血液的静脉。热量从静脉扩散到动脉血液中,再循环回组织和器官中。该系统可使浅海长尾鲨生活在冷水中,并使其肌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加快游泳速度。这种先进的热保存循环系统也被其他的鲨鱼使用,如鼠鲨(Lamna nasus)、鲭鲨(Isurus spp.)和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
浅海长尾鲨与所有长尾鲨一样,几乎只以鱼类为食,尤其是特别是鲱鱼(鲱鱼科)、飞鱼(飞鱼科)和鲭鱼(鲭鱼科)。它还以浮游鱿鱼为食。摄食是通过长带状尾鳍上叶来完成的,用尖锐的打击击昏猎物。长尾鲨在用上尾鳍尖击打诱饵后,常被钓到长绳上,尾鳍钩在钩上。浅海长尾鲨像其他长尾鲨一样,有时会绕着一群猎物游来游去,从而缩小半径,并用长长的上尾鳍来收紧鱼群。通过浓缩鱼群或鱿鱼群,浅海长尾鲨更容易捕食猎物。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广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红海、东非洲,东至加拉巴哥群岛、加州湾,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新加勒多尼亚。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北部、东北部及东部海域,广东沿海和海南岛海域。
国家:分布于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孟加拉国、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香港、台湾、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吉布提、厄瓜多尔(厄瓜多尔大陆、加拉帕戈斯)、埃及、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韩国、澳门、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莫桑比克、缅甸、瑙鲁、新喀里多尼亚、尼加拉瓜、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琉球群岛、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团圆、萨摩亚、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托克劳汤加;、图瓦卢、美国(夏威夷群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约翰斯顿岛、豪兰贝克岛、中途岛、美国列岛、威克岛)、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繁殖方式
卵胎生,又称为无胎盘型胎生,即幼体在卵黄用尽后,可摄食子宫里的其他卵。每产至少2仔,胎儿在子宫有自相残杀吞食习性。刚产下之幼鲨体长可达96厘米左右。雌性和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年龄约为8龄,雌性和雄性的最小性成熟全长为140-144厘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濒危(EN)。
2009年,《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禁止保留、转运、着陆、储存和销售所有长尾鲨。
2014年,所有长尾鲨物种都列入了《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的附录Ⅱ,这反映了缔约方致力于在区域内开展保护工作的承诺。CMS的《移栖鲨鱼谅解备忘录》也涵盖了该物种,该备忘录旨在促进保护。
2016年,所有长尾鲨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中,该公约要求CITES缔约方的出口须附有许可证,并要根据发现部分来自合法和可持续渔业的结果。
濒危原因
浅海长尾鲨是商业和小型远洋延绳钓、围网钓和刺网钓的目标和兼捕物。大部分捕捞被视为近海和公海水域中上层工业船队的兼捕物。它也被捕获在沿海延绳钓网、刺网、t有轨电车网,甚至有时是拖网中,特别是在大陆架狭窄的地区。
该物种受到大型游戏休闲垂钓者的高度重视,尽管许多捕捞活动都进行了实践捕捞和释放,但休闲垂钓可能是一个威胁,因为释放后的死亡率被同类捕食者估计为78%。对于商业性渔业而言,同类深海长尾鲨在船上的钩挂死亡率很高,发现被捕获的个体中有49-68%在拖回时死亡。
保护措施
为使恢复,建议至少在全球数量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情况下,禁止所有长尾鲨的保留和着陆。迫切需要采取主动行动,以防止捕捞,最小化兼捕物死亡率,促进安全释放和改进捕捞(包括丢弃物)报告,以及全面执行通过国际条约商定的其他承诺的举措。
主要价值
主要以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鱼肉红烧或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馀物制成鱼粉。
参考资料
浅海长尾鲨.floridamuseum.
Alopias pelagicus .The IUCN Red List .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0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