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经过长期
实践和
研究才发明的。
起源
用
活字印刷的这种
思想,很早就有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
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关于
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
宋代著名科学家
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
松香、蜡、
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昇发明
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
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
统治者和
社会的重视,他死后,
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
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发明人毕昇
毕昇(约1051)北宋布衣,
淮南路蕲州蕲水县
直河乡,即今
湖北省英山县
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
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
活字印刷术。其方法,
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毕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是中我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长期
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在此之前,只有
摹印、
拓印和雕板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毕升发明的
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
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
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毕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
朝鲜,称为“
陶活字”。后来又由
朝鲜传到
日本、
越南、
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
欧洲。公元1456年,
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
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
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声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
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
活字印刷术传到
非洲、
美洲、
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
澳洲。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传遍
全世界。全世界
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毕升于1051年(宋仁宗皇 右三年)逝世,与其妻李妙音合葬于今
英山县
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之阳。1052年(宋仁宗皇右四年)二月初七日,其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其孙文显、文斌、文忠为之立碑。
1990年毕升墓碑在英山盘地五桂村家坳发现,墓地西3公里处为毕家铺,南一公里处的肖家大屋传为原毕
宰相府,东十五公里处有宰相毕翰儒墓。经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
湖北省文管会等单位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
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史树青等28名专家者鉴定,确认无疑。
发展历程
1965年在
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
活字本。这是毕升
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这对一个公爵来说就算不了什么。
元代的
姚枢(1201~1278)提倡
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
《近思录》,以及
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
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
《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1718年
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
陶活字,印
《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升用过的方法。
19世纪
安徽泾县的
翟金生,因读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事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
《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
泾县还发现了
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五种型号。他以自己的
实践证明了毕升的发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与杨古同时代的
王祯(1271~1368年)创制了木活字。
王祯是山东东平人,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
《农书》。
王祯关于
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他在安徽
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 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
《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
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他做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
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
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元代木活字印本书虽已失传,但当时
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则有几百个流传下来。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
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
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难于推广。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
江苏无锡、
苏州、
南京一带。铜
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
《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
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
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
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作者:沈括。
复制术
早在西元前
十七世纪累根斯堡(Regensburg,现德国南部城市)附近一所Pruefening修道院里的一份祈祷文,使用我们熟悉字母的单独木块字印成。
后来,
罗马军区也使用过单独的木刻字;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他们烘乾的泥土官印。早期,字母不止盖进潮湿的泥土里;而且也刻在坚硬的金属上所形成的钢印,在许多方面与顾氏的型态甚为相似。
除了这类形式外,尚有用泥土、木块或
金属做成的图章,同时也有极多
铸字的例子:几乎所有钟铃上的字都是用单个木模铸于其上,同时也有很多钱币与奖牌用铸造的方式做成。
(一)活字版的发明
早在1409年,第一本使用
活字印刷的文件是由市立印刷所印成的,花费相当大。在韩国的汉城与中国,甚至较顾氏更为早期,在
韩国有印刷术前的几个世纪,就有用分离字型印刷的纪录。
中国古代的文献指出,由于中国字形结构复杂,雕刻木版工作一直非常缓慢而费时,在1041年时(宋仁宗庆历年间),
杭州冶金锻工毕升发明用胶泥做成活字,再用火烘烤而成坚固的胶泥活字,排成印刷版,这便是中国
四大发明之一。
然而,至今虽未保存任何这种脆弱的活字遗物。无疑的,在中国与韩国用
活字印刷确实是早在顾氏时期之前。
于1430-1440年间,由西欧金银匠们对刻模技术非常精通,而原为德国缅茵兹市(Mainz)的约翰,顾登堡(J. Gutenberg )解决了金属活字的铸造技术,到1450年时,他成功的以83%铅、15%锑、2%锡熔成合金铸成个别活字,经检字、排版后可得一致高度的印版,如此铅字可一再使用,省时又省力。为了解决印刷问题,他也制造了第一部实用的印刷机。
顾登堡氏(J. Gutenberg)综合了西欧的冶金、金艺、雕刻、金属品制造与
活版印刷所的需求,加以巧妙的安排,解决了铅字、墨水、纸张和印刷机的各种技术问题,结合而成一项综合的工艺。
他的发明恰逢其时,使十四和十五世纪在知识上增进了广面的发展,在
城镇、大学、
文艺复兴和学者中吸引了一群广大的读者。从
十四世纪起,
欧洲纸张产量的普遍增加且能充分供应,圆满解决了纸张问题,与羊皮纸相比,则是便宜得太多了。活字版
(二)顾登堡时期的检排术
自顾登堡氏(J. Gutenberg)发明
铸字术后,直到自动行铸机发明期间为止,在排版史上大约有四百多年没有多大变化,这段期间
印刷厂均是使用手工方式做铸字、
检字、排版等工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其速度真是相当的缓慢。本文特对当时的各项作业状况,叙述如下:
铜模-做
铜模前,先在一根钢棒上用
锉刀、
凿子、与其他工具雕刻,做成一个反纹字模,再将凹下部份用凿子凿掉,这支钢棒便成凸字母模。用铁 将之冲压在一块铜块内,再用锉刀在挤出的铜胚上细心研磨,即成铜模。
活字版的价值
原来活字版古籍是中华印刷术一脉相承的经典。北宋
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布衣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是小学课本中就有的内容,为何不将历代活字版古籍作为专题收藏,非要等其身价万倍后才来唏嘘? 收藏一行肯定有人先知先觉,而这早人半步的悟性,必然来自深厚的版本学
知识。将历代活字版古籍作为专题收藏并非始于今日。原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东南银行襄理赵元芳先生积毕生巨资集藏明代、清初铜活字版古籍,并因此跻身藏书家行列。
天津市原副市长、红色实业家周叔先生晚年也致力于明清活字版古籍专题收藏。他在谢世时立遗嘱将400余种历代活字版古籍捐赠给
天津市图书馆。今天的天津市图书馆能以活字版古籍、方志等善本奇多而名列于世界名馆之林,周叔先生的捐赠是功垂名史的。1981年,天津市图书馆将馆藏历代活字版古籍编印了《馆藏活字本书目》,成为研究活字古籍的专著。惜这部收录700余种活字版古籍的书目为油印
线装本,只印了200册,市面上极难见,拍卖场上拍过三次,均以千元成交,足见珍视。
中国“
四大发明”之一的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极大,而最早效仿中国活字印刷的是
日本和古
朝鲜。古
朝鲜盛产精铜,历代高丽王室把印刷中国典籍奉为文化盛事。高丽本
汉籍历来受到国内学者重视,不仅因其字大悦目,尤为可贵之处在于其错讹较少,接近古本原貌。故高丽铜活字本价格近几年上升幅度更大。
活字本书籍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多为
乾隆年
摆印,清初活字本尤为稀见。清代雍正年内府铜活字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上辉煌的高峰。
活字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的零本在2000年之前平均每册售价500至800元,近几年已逐步涨到每册2000至3000元。2005年以后,此种内府铜活字本书籍大有直冲5000元一册的趋势。清乾隆帝因“活字”称谓不雅,统一改称“聚珍版”,并在宫内“武英殿”专设印刷出版机构,成为中国印刷史上的奇迹。但史载清乾隆年“武英殿聚珍版”发行不久,即有以
木活字仿制翻印此书者,爱好者不得不防。
显而易见,将历代活字版古籍作为专题收藏,其史证价值远超出其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