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畤
汉语词语
泰畤,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古代天子在泰畤坛祭天神。后世遂以此为典。
详细释义
典源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祀,秋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
译文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交冬至,这天刚刚拂晓,天子就开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祀月神,都是拱手肃拜;而祭拜泰一神则按照在雍县神策云阳宫郊祀,祭拜泰一神,司祭的官员捧着直径六寸的大璧瑄玉太史公和祠官宽舒泰畤坛,用来宣扬上天的神明瑞应。命令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腊月间举行祭祀。每三年天子郊祀
释义
古代天子在泰畤坛祭天神。后世遂以此为典。
用典示例
杨炯 《酅国公墓志铭》:“郊上玄,定泰畤,金绳玉匣,日观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唐顺之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泰畤礼神君。”
最新修订时间:2020-11-18 22:09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