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
汉语词语
郊祀,汉语词语,拼音是jiāo sì,祭天是中国古代君王举行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年中某些重要的时日,君王带领
三公九卿
等诸大臣依据礼法于国都郊外祭祀上天,感恩上苍,
为百姓
和国家祈福的一种祭祀活动。
释义
1、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
北郊
祭地。郊谓大祀,祀为
群祀
。
2、《
郊祀歌
》的省称。《郊祀歌》
出处
①《
礼记
·郊特牲》:“
天神
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地示在下,非痤埋不足以达之。”
②《
史记
·
孝武本纪
》:“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
一角兽
,盖麟云。’”
③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铲刷,殆无馀藏。”
④《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
⑤明
黄道周
《节寰袁公传》:“先是雷震景德门,公(
袁可立
)上疏陈阙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
参考资料
郊祀
.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08:47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