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
江苏省辖地级市
泰州市,江苏省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三线城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介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之间,南濒长江、北邻盐城市、东临南通市、西接扬州市,总面积5787.9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2月,泰州市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共25个街道、61个镇、2个乡;市人民政府驻海陵区凤凰东路58号。截至2023年末,泰州市常住人口450.70万人,城镇化率70.08%。
历史沿革
泰州市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2100余年的建置史。
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海陵县首次出现于《汉书》,始置时间史无记载。新莽天凤元年(14年),海陵县更名为亭间县。新莽地皇四年(23年),亭间县复称海陵县。
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海陵县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海陵郡,治建陵县,辖建陵、宁海、如皋、蒲涛、临江等县。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郡治由建陵县移至海陵县,海陵郡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海安等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海陵郡。
五代十国吴武义二年(920年),置兴化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取“国泰民安”之义,沿袭迄今,时辖海陵、泰兴、兴化、盐城等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泰州增领如皋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泰州升为团练州。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盐城县改隶楚州,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等县。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泰兴县改隶扬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泰兴县复隶泰州,兴化县改隶承州。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泰州辖海陵、如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海陵县,泰州仅辖如皋县。成化七年(1471年),分江阴之马驮沙置靖江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改隶通州,泰州遂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泰州改称泰县。
1949年1月22日,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村设置泰县;同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行署驻泰州;同年5月1日,原华中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
1950年1月,泰州行政区与扬州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地专机关驻泰州,下辖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县、靖江县、江都县、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仪征县、六合县(1953年1月1日又从皖北滁县地区划进江浦县)等县(市),后扬州市直属苏北行政区。
1953年2月,苏北泰州专署改名为江苏省扬州行政公署(行署机关迁扬州)。
1950年5~10月、1959年1月至1962年5月,泰州市与泰县几度划并。
1996年8月,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8月,辖海陵区、泰兴市、姜堰市、靖江市、兴化市。
1997年,将姜堰市的寺巷、鲍徐、塘湾、白马、野徐5个乡镇和泰兴市的口岸、刁铺、永安洲、田河、许庄5个乡镇割划归海陵区管辖。同年新设高港区,区政府驻口岸镇;管辖口岸、刁铺、许庄、田河、永安洲、白马、野徐7个乡镇。
2012年12月17日,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姜堰区。
2019年6月9日,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泰州市委员会关于泰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议》。(一)将姜堰区华港镇整建制划归海陵区管辖。(二)姜堰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溱潼镇、兴泰镇,设立新的溱潼镇,以原溱潼镇、兴泰镇所辖行政区域为溱潼镇行政区域;(2)撤销三水街道、桥头镇,设立新的三水街道,以原三水街道、桥头镇所辖行政区域为三水街道行政区域;(3)设立天目山街道,以罗塘街道河西、光明、康华、振兴、河东、锦都、锦园、天目、通前9个居委会,前堡、公园、工联、城中、朱云、城东、通扬、城北8个村委会,沈高镇后堡、官庄、万众、单塘、天民5个村委会区域为天目山街道行政区域;(4)将梁徐镇的新九、林野、王石、前舍4个村委会划归罗塘街道管理;(5)撤销梁徐镇,设立梁徐街道,以原梁徐镇张埭、双墩、梁徐、周埭、江村、坡岭、邢家、岭家、三林、东官、二塘、官野、前时、钱港、葛联、桥林、黄村17个村委会区域为梁徐街道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到位后,海陵区下辖10个街道、4个镇、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58.69万;姜堰区下辖10个镇、4个街道、面积858.3平方公里、人口74.34万。
2019年11月21日,将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引江新村东野、永兴2个村民小组划入泰州市海陵区行政区域,由泰州市海陵区寺巷街道大王居委会管理。
2021年6月,中共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共泰州市高港区委员会、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政府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统称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泰州市高港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12月,泰州市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共25个街道、61个镇、2个乡,542个社区、1165个村;市人民政府驻海陵区凤凰东路5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市毗邻,东临南通市,西接扬州市,是苏中通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沿海与长江“T”形产业带的接合部。泰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北翼,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连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是长三角经济圈北上的重要战略跳板。总面积5787.98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4%。
地形地貌
泰州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5米。全市最高峰为靖江孤山,位于靖江市区北面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千米,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之一。
气候
泰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风控制,多偏北风,天气寒冷干燥;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冷暖、干湿多变,天气变化无常,秋季则秋高气爽。泰州市常年(1981~2010年)平均气温15.4℃,平均降水量1037.3毫米,雨日113天,日照时数2056.2小时。泰州市通常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人夏季,9月中旬开始进入秋季,11月中旬转人冬季。基本上每年的冬季有4个多月,夏季有3个多月,春、秋季各有2个多月。
水文
泰州市南临长江,北接淮水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城、以老328国道流域控制线为界,北为淮河流域的里下河地区,南为长江流域的通南地区。通南地区的水位一般比里下河地区水位高1~2米。境内河网密布,水系丰富,河流纵横交织,具有典型的苏中平原水乡特色。有97.78千米的长江岸线,各类河道24168条,其中县乡级以上河道2111条,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的65条。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21年,泰州市土地总面积5787.98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4%,其中陆地面积4505平方千米。
水资源
泰州市水资源总量2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2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9.2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6.7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泰州市有野生动物225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125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5种、鱼类63种,包括麇鹿、白鹳、鸳鸯及隼形目、鹗形目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中华蟾蜍、王锦蛇、乌梢蛇、黑眉锦蛇、刺猬、黄鼬戴胜、喜鹊、鹭科鸟类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陆地植物20余科、100余种,水生植物30余科、7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湿地植物13种、中国特有种6种,主要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青檀、榉树、香樟、中华水韭、水蕨、莼菜、野菱等。全市自然分布的乡土树种有枫杨、银杏、桑、柳等40余种,有引种的泡桐、刺槐、池杉、意杨等。
矿产资源
泰州市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石油、地热和二氧化碳气为特色矿种。石油天然气资源方面,泰州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有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张性断陷盆地,形成一定的石油资源禀赋,属于层状砂岩油藏,油藏特征为“小、碎、低、薄、深”,开发难度较大;经华东石油局和江苏石油勘探局的石油地质普查勘探。发现淤溪、储家楼、达城、俞垛、周庄、茅山、刘陆等断块油田。2021年12月,泰州市石油勘探获重大发现,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初步落实华东探区页岩油有利区面积420平方千米,资源量3.5亿吨。兴化市境内天然气储量1亿吨,产于周庄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含量97.8%,属于气类型;与石油天然气伴生的还有硼,主要分布在兴化戴南油田,但未达到工业品位。二氧化碳气主要分布在泰兴的河失、溪桥一带,2021年产量3亿立方米;境内二氧化碳气田位于泰兴市黄桥地区。与二氧化碳伴生的氢气为黄金型气体,地质储量1200万立方米;气田面积52.2平方千米,气田埋深1800~2650米,产气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探明可控面积二氧化碳地质储量261.4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65亿立方米,二氧化碳纯度99%以上,伴生少量凝析油;气田压力高,生产井口压力高8.6万帕斯卡。地热资源方面,泰州市境内蕴藏较大面积的孔隙型地热水和中深部的裂隙型地热水,为大型低中湿地热田,控制面积120平方千米,水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等微量元素;其中海陵区地热资源尤为丰富,地热水埋深650~1800米,水温38~70℃,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碘、溴、锶等微量元系;据初步预测,全市地热资源储量估算40亿立方米以上。
人口
2023年末,常住人口450.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08%,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484.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户籍人口中,出生登记1.79万人,人口出生率3.69‰,比上年下降0.33个千分点;死亡注销4.89万人,人口死亡率10.05‰,与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6‰。
截至2022年末,泰州市常住人口450.56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1.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24%,比上年末提高0.60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488.43万人,比上年减少4.27万人。户籍人口中,出生登记1.9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4.02‰,比上年下降0.71个千分点;死亡注销4.93万人,人口死亡率10.05‰,比上年上升0.7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泰州市常住人口为4512762人。
参考资料来源
泰州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88万人,共有51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壮族布依族6个民族常住人口超千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4万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初步核算,2023年,泰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1.66亿元,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258.6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128.33亿元,增长6.4%。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48.4∶4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9383元,增长6.9%。
2022年,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6401.77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3158.01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909.35亿元,增长3.0%。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2∶49.3∶4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1830元,增长4.5%。
截至2022年末,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16.79万户,增长1.1%,其中全年新登记2.29万户;年末个体经营户48.68万户,增长5.2%,其中全年新登记4.8万户。城镇新增就业9.24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5万人。
2022年,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2.3%,涨幅提升1.0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9%,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2%,医疗保健类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1%。食品烟酒中,粮食下降0.1%,鲜菜上涨5.8%,畜肉下降4.3%,水产品上涨0.3%,蛋上涨7.9%,鲜果上涨16.8%。
2022年,泰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7%,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2%,涨幅回落5.9个百分点。
2022年,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65亿元,比2021年下降0.9%,扣除全部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7.4%;其中,税收收入264.5亿元,下降16.6%,扣除全部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下降5.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3.86亿元,增长5.4%;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5.2%,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6%;其中,科学技术、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2.3%、9.1%、5.6%。
2022年,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021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11.4%,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1.2%、10.9%、19.0%、25.0%。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9.1%、16.4%、129.2%、19.8%。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泰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55元,比上年增长6.2%。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0035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7487元,增长5.2%;财产净收入4677元,增长2.1%;转移净收入7055元,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04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10元,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2∶1缩小至1.87∶1。
第一产业
2023年,泰州市农业经济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03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24.50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3.17亿元,下降9.5%;牧业产值62.92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147.93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5.51亿元,增长10.2%。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5.3亿元,同比增长4.3%。粮食实现稳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83.09万吨,同比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104.52万吨,增长0.3%;秋粮产量178.58万吨,增长0.8 %。粮食播种面积566.64万亩,增长0.2%。粮食单产7494公斤/公顷,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畜禽产能持续释放。全年生猪出栏157.05万头,同比增长15.4%;年末存栏102.23万头,增长18.8%。全年家禽出栏2596万只,同比增长0.3%;年末存栏2387万只,增长6.6%。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累计建成356.58万亩,同比增长6.0%。农业机械总动力301.37万千瓦,增长1.9%。年末设施农业面积43.08千公顷,同比减少2.58千公顷,下降5.6%;设施渔业面积21.89千公顷,同比增加1.07千公顷,增长5.1%;有效灌溉面积267.7千公顷,同比增加0.9千公顷,增长0.3%。
第二产业
2023年,泰州市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轻工业增长2.6%,重工业增长8.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7.5%,股份制企业增长7.5%,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3.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5%,大中型企业增长6.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重点产业增势良好。全年“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6.0%,较上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海工船舶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速为32.4%;大健康产业、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光伏和锂电三大产业运行平稳,分别增长1.8%、13.1%、7.7%;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下降1.3%。建筑行业保持稳增。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616.62亿元,同比增长7.0%。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3748.94亿元,增长4.4%;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671.08亿元,增长20.2%;建筑安装业完成产值115.45亿元,增长44.6%;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完成产值81.16亿元,下降7.5%。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5974.38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965.86亿元,增长9.2%。
第三产业
2023年,泰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9.71亿元,同比增长7.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8.7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10.66亿元,增长25.4%;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6.72亿元,增长9.1%;交通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03.09亿元,增长4.9%;居住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15亿元,下降1.4%。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22.78亿元,同比增长23.1%。
2023年,泰州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344.3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938.14亿元,增长4.7%;进口总额406.26亿元,下降1.4%。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533.50亿元,下降7.9%;加工贸易出口369.11亿元,增长29.4%;一般贸易进口285.30亿美元,下降3.7%;加工贸易进口103.87亿元,增长43.6%。按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06.75亿元,下降1.3%;民营企业出口526.18亿元,增长10.0%;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62.97亿元,下降3.6%;民营企业进口142.44亿元,增长2.4%。从主要市场出口情况看,全年对美国、欧盟出口额分别为86.18亿元、147.85亿元,分别下降30.0%、14.5%,对东盟出口总额为122.93亿元,下降4.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87.66亿元,增长8.6%。
2023年,泰州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家;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6个,较上年增加22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项目20个,较上年增加15个。实际利用外资9.29亿美元,下降18.4%;协议利用外资15.94亿美元,下降35.3%。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3.80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额2.94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73亿美元,增长8.2%。
2023年,泰州市接待国内游客356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0%;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14万人次,增长224.2%,其中外国人1.67万人次,增长27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8.10亿元,增长109.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75.25亿元,增长108.3%。
2023年,泰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033.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791.51亿元,增长17.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0217.89亿元,增长19.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38.39亿元,增长14.4%;中长期贷款余额6224.46亿元,增长21.6%。年末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212.15亿元,增长16.9%。
2023年,泰州市保费收入22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险种看,财产险45.40亿元,增长6.5%;寿险147.98亿元,增长19.9%;健康险31.06亿元,增长17.3%。全年赔付额72.66亿元,下降32.2%。其中,财产险赔付30.02亿元,增长10.2%;寿险赔付29.23亿元,增长96.7%;健康险赔付12.03亿元,增长4.2%。
2023年,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364.90亿元,同比增长3.3%。按工程用途分,住宅类项目投资完成额增长7.8%;办公楼投资完成额下降26.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额下降21.4%;其他类商品房投资完成额下降5.8%。商品房销售面积568.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39.87万平方米,下降14.0%。商品房销售额553.58亿元,同比下降14.0%,其中住宅销售额479.58亿元,下降7.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泰州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全年招生数2.61万人,在校学生7.74万人,毕业生2.17万人;普通高中34所,招生数2.28万人,在校学生6.90万人,毕业生2.38万人;小学150所,招生数3.97万人,在校学生23.81万人,毕业生3.87万人。年末拥有专任教师4.55万人。
科学技术
2023年末,泰州市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16254件,比上年末增长27.9%;每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4.15件,增长21.0%。全年专利授权15983件,下降20.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756件,增长82.2%。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97家,增长18.6%。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4000个,增长39.5%;技术市场成交额245.21亿元,增长15.7%。
文化事业
2023年末,泰州市拥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8个、美术馆4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458.15万册,增长6.9%;电子图书藏量70.13万册,与上年持平。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2024年10月,泰州市加入长三角良渚文化遗址联盟。
体育事业
2023年,泰州市举办“泰州马拉松”“铁人三项亚洲杯”等重大赛事,新(改)建特色体育公园6个,新增健身步道52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5平方米。组织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近万场次,参与活动人数50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达41.2%。在国内外各级各类赛事中,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共获得金牌54枚、银牌29枚、铜牌33枚。
2022年,泰州市成功举办第二十届省运会。
医疗卫生
2023年末,泰州市拥有卫生机构2341家,同比增长9.2%;其中,医院96家,卫生院95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6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1759张,增长4.0%;其中,医院拥有床位22904张,增长1.5%,卫生院拥有床位6991张,增长10.8%。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768人,增长5.9%;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4832人,增长4.2%,注册护士15562人,增长4.6%。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泰州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96.31万人、101.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279.36万、173.73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全年31686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交通运输
综述
泰州市位于长江经济带沿线,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泰州地处国家级沿江通道和省级南北中轴通道的交汇处,接沪连宁、跨江融合的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定位日益彰显。
2023年,泰州市货物运输量3.63亿吨,增长11.7%;货物周转量1802.17亿吨公里,增长16.3%。旅客运输量2586.2万人,增长74.6%;旅客周转量8.12亿人公里,增长63.2%。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27亿吨,增长10.1%;其中,外贸吞吐量2954万吨,增长25.0%。年末公路里程10205.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3.15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5.17万辆,净增5.11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92.32万辆,净增4.26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61.71万辆,净增2.48万辆。
公路
盐靖、阜溧、启扬、京沪、沪陕等高速公路纵横泰州全境,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兴化段、常泰大桥北接线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形成贯通大江南北、沟通沿江沿海的“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实现3.5小时自驾或道路客运出行半径全面覆盖长三角地区。江阴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双桥飞渡”,常泰长江大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将于近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跨江交通廊道,化“长江天堑”为“跨江通途”。
常泰长江大桥于2019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连接常州和泰兴两市,建设工期为66个月,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铁路
泰州市“两纵两横”铁路网正在编织成型,北沿江高铁和京沪京杭辅助通道将在泰州交汇,届时泰州将实现高速铁路县级节点全覆盖,成为区域性高铁枢纽。宁启铁路贯穿泰州,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成都等近百个国内重点城市的高铁、动车班次。
泰州市境内有泰州站姜堰站兴化站等多个火车站,泰州站现为二级车站,6条黄金始发线路通往全国60多个主要城市。
航空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位于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境内,由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市、泰州市三方共同投资建设,距泰州市区仅30分钟车程,航班通往全球多个热点城市。机场累计开通港澳台地区航线和日本、韩国、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际航线,以及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哈尔滨、大连、长沙、西安、厦门、昆明、福州、沈阳、海口、贵阳、长春、石家庄、太原、珠海、南宁、南昌、乌鲁木齐、兰州、银川等国内航线。
水运
泰州港由高港港区、泰兴港区、靖江港区三大港区组成。2022年,泰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64亿吨,排名稳居全国沿江沿海港口第十一,迈入全国大港行列,形成了覆盖长江经济带和部分沿海地区的国内运输网络以及覆盖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运输网,长三角江海河联运中心港的地位不断巩固。
公共交通
截至2016年5月,泰州市区内共有泰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泰州市姜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两家公交公司共同经营90余条公交线路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科学,涵盖市辖三区商业、文化中心、住宅小区、机关、医院和所有乡镇的城市客运网络。
起步价3千米9元,超出后每千米1.5元,每半千米增加一次价格。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徐诰在金陵受禅称帝,改国号为齐,改元昇元,次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杨吴原有东西两都,以东都扬州为国都,南唐改以西都金陵为国都,扬州仍称东都。淮南是南唐的盐赋重地,也是面对后周的前沿,为确保盐赋之利和屏蔽东都,南唐建国的当年在海陵县设置泰州,下辖海陵、兴化、盐城三县,后又增加泰兴、如皋二县和静海制置院。关于泰州命名的含义,曾在泰州任职的南唐吏部尚书徐铉,说是“取通泰之义”(见周在浚《南唐书注》卷一注引)。所谓“通泰”,就是《周易•序卦》所说“泰者,通也”,《汉书》所说“泰者,通而治也”(卷三十六)。南唐命名新置州、军、县都取安定吉祥的名称,泰州自然不例外。自南唐昇元元年(937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泰州存在974年。尽管南宋以后泰州的行政地位日趋下降,但经济、文化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的发展,况且人才辈出,这段历史影响深远。
2022年12月,泰州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地区象征
梅花原产中国,每年2月开花,花容端庄静雅,傲雪迎雪,凌寒独放,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
泰州学派
“派以地名,地以派闻”,泰州学派已成为泰州的骄傲、凤城的名片、海陵的符号,也是“汉唐古郡”城市文化的图腾。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流派,泰州学派是历代思想史家论及阳明后学关注最多的一个学派,给后世留下了追求真理、开拓创新、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等丰富思想遗产。
文物
泰州市和各市(区)文物单位征集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汉、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贵陶瓷,明代服饰,明、清字画,故宫档案等文物1.3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达千件以上。还有数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关纪念馆。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
泰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故居刘熙载故居刘国钧故居等故居。
泰州市又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鸦片战争期间群众抗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三进泰州,新四军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都发生在泰州。中安轮遇难烈士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碑,中共江浙区委泰兴独立支部旧址,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风俗民情
泰州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于生产贸易、饮食起居、四时八节、婚丧嫁娶、游艺竞技、民间信仰等方面,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泰州市分为里下河、高沙土、沿江三大生产生活区,各地民俗在长期的传承中颇有差异,汇集成独具特色的泰州民俗风情,如泰州古庙会、溱潼水上庙会、靖江讲经、兴化茅山号子、泰兴木偶戏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观赏性、动态性、参与性等多元特征。
靖江讲经是靖江民间流传的一种传扬佛经教义的说唱曲艺形式,称所讲经卷为《宝卷》,从唐代“变文”(是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而来,分为“圣卷”“草卷”“科仪卷”三类。其中:“圣卷”讲的是神仙、菩萨的凡间身世及其修道成仙、修行成佛的故事,有《三茅宝卷》《大圣宝卷》《香山观世音宝卷》等25部;“草卷”是根据旧小说或其他讲唱文学改编的世俗故事,有《十把穿金扇》《独角麒麟豹》《五女兴唐》等18部;“科仪卷”讲的是“做会”时的科仪规范,有《功课》《拜愿》《请佛偈》等11部。称讲经人(既非僧人,也非道士)为“佛头”,称和经人为“和佛”。
溱潼会船又称“篙子船”“清明船会”“利孤盛会”“会船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的来历,有祭神免灾说、岳飞、张荣、贾虎抗金说、朱元璋寻祖坟说、侯必大抗倭说等不同说法。会船品种丰富,有供船(也作“贡船”)、篙船、划船、花船、龙船、拐妇船等。
赛龙舟在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泰州乡贤朱余庭在《海陵竹枝词》中曾这样描述泰州城河上五月赛龙舟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每逢端午节,均有龙舟于泰州凤城河竞渡。竞渡时,每条舟上配数十名划桨手边划边唱小调,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彩,场面壮观。
方言
泰州市位于吴方言江淮官话交界地区,境内方言分属吴方言和江淮官话,过渡特征明显。靖江方言属吴方言,与境内其他市(区)方言差异较大。泰兴、兴化(不包括原沙沟、周奋、李中3个镇,3个镇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属江淮方言通泰片。靖江属吴语,保留浊声母。兴化沙沟镇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其他市(区)属江淮官话通泰片,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白读一律送气。这也是通泰方言区内的统一特征,与客赣方言相同,而与北邻的洪巢片方言迥异。靖江市、兴化市区、海陵区、泰兴市、兴化市人声按古声母清浊分阴入、阳入,“伯≠白”;兴化市沙沟镇入声合流,“伯=白”。各市(区)内方言存在一定差异。泰兴市根思镇以及原老叶、刘陈、河失、常周等乡(镇),当地人称其方言为“老龙河话”或“咬舌子音”,城区人称其为“乡下话”;黄桥镇以东地区的泰兴话夹杂一些如皋话、海安话的特点,被称为“东乡话”;境内西南部的原永安洲、蒋华、七圩等乡的泰兴话与城区有别,被称为“洲上话”;西北角的原刁铺、口岸-带与东北角的古溪语音相近,而与城关有别。姜堰区境内方言一致性较高,西部、南部、城区略有差别,分为西乡话、南乡话和北乡话。
宗教
泰州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境内建有寺庵、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并兴办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至2021年末,全市有宗教团体22个。其中,市级宗教团体6个,分别是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市伊斯兰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市基督教协会;县级宗教团体16个。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31处,其中星级宗教活动场所207家。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511人。
风景名胜
特产美食
著名人物
对外交流
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13: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