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突厥战争,是突厥汗国与波斯萨珊王朝在571年——628年发生的八场战争。双方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两败俱伤。
萨珊波斯不久后被
阿拉伯帝国所灭,
突厥汗国也被唐王朝消灭。
简介
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见于史料记载的共有八次,由于拜占庭帝国的参与及突厥内部的斗争,使得这几次战争错综复杂。
背景介绍
早在公元567年,
波斯还与突厥保持着联盟关系。双方之前素无往来,却因为占据
河中与
巴克特里亚的
白匈奴而团结起来。至少在这个末代的
吐火罗帝国崩溃前,两国的利益和基本诉求是基本一致的。
约公元561-566年之间,两国在
布哈拉之战中联合攻灭厌哒,瓜分其地。萨珊获得河中平原(以布哈拉为行省首府)与巴克特里亚山区(以赫拉特为区域中心,该区域存留有大量零散的白匈奴王公,臣服于波斯),突厥获得锡尔河以北和七河流域。部分残存的白匈奴势力,获准保留
费尔干纳盆地作为缓冲存在。
由于萨珊波斯对河中地区征收较高贡赋,使得河中地区的粟特人不满,遂谋求与北方的突厥人联合,驱逐波斯人的统治。
过程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571年。
571年,
西突厥使者到拜占庭,请
查士丁二世废止五十年和约,出兵攻打共同的敌人。查士丁二世虽未给西突厥使者明确的答复,但他并非无动于衷。查士丁二世借口根据五十年和约斯万纳提亚是属于拉济卡的(实则和约并无此项规定),挑起冲突,但并未兵戎相见。恰逢此时
亚美尼亚人反叛萨珊朝波斯,向拜占庭求援,这就使查士丁二世下了进攻萨珊朝波斯的决心,遂向萨珊朝波斯开战。由上可知,571年室点密率大军进至高加索山地,在西线开始全面对萨珊朝波斯展开了攻势,不仅作正面进攻,率大军夺取萨珊朝波斯的关隘,还怂恿高加索山地的萨珊朝波斯的属部反叛萨珊朝波斯。同时,查士丁二世也出兵萨珊朝波斯。显然,这是一次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合进行的军事行动,萨珊朝波斯依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挫败了室点密的进攻。拜占庭帝国却取得了胜利,夺取了亚美尼亚。
第二次战争发生在578年末。
576年
室点密可汗卒,其子玷厥继位,号达头可汗。萨珊朝波斯又攻占了巴克特里亚,
嚈哒人遂投降于萨珊朝波斯。此后,达头可汗参与东突厥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斗争,无暇顾及西方,拜占庭也乘机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沿岸地区。
第三次战争发生在588~589年。
587年沙钵略可汗卒,遗命其弟处罗侯继位,又称莫何可汗。588年,处罗侯生擒阿波可汗。达头可汗因支持阿波可汗受挫,暂时屈从于处罗。东部突厥在隋王朝“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下与隋保持了友好关系,粟特人从中原贩运到了大量的丝绸,贸易量的增大使高加索商道无法承载。巴克特里亚又被萨珊朝波斯占据,向南至印度的商道被阻塞,拜占庭帝国占领了黑海沿岸使西突厥与拜占庭帝国又起矛盾,粟特人与拜占庭人之间的贸易也不畅。粟特人的商业损失巨大。此时萨珊朝波斯盛期已过,国王霍尔米兹四世力图恢复库思老一世时期的盛况,在美索不达米亚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了长达五年(584~589年)的拉锯战,双方都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粟特人便游说处罗侯联合可萨部、拜占庭帝国进攻萨珊朝波斯。处罗侯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其一,可以向拜占庭帝国示好,使粟特人在黑海沿岸的贸易贩运顺畅;其二,可收复巴克特里亚东部,重开商业南路贸易。处罗侯遂联合可萨人、拜占庭帝国夹击波斯。据泰伯里记载,波斯王霍尔米兹四世在位第十一年(588~589年),突厥可汗沙巴利(阿史那处罗侯)领兵号称三十万来侵,兵至帆延和哈烈两地,同时罗马皇帝从叙利亚沙漠进兵,而可萨王的军队也进至里海南岸的打耳班,大肆焚杀。
公元588年,锡尔河以北的突厥骑兵开始涉水南下。由于获得大部分粟特城市的支持,数量很少的波斯军队被这轮强攻所轻易驱逐。接着,已经需要靠站队谋生的白匈奴也加入进来,从南面夹击萨珊残兵,甚至引导突厥人继续翻越
兴都库什山脉。结果,赫拉特的驻军也被迫弃城而去,将整个巴克特里亚都丢给了人数可达40000的中亚联军。
面对这轮突如其来的风暴,远在
泰西封的波斯宫廷立刻派出了当世名将巴赫兰·楚宾。根据库思老开启的改革,他将成为
呼罗珊总督,并在理论上拥有直接调度帝国1/4部队的权力。此时的突厥 -白匈奴联军已准备更进一步,在熟门熟路的粟特商人引导下,攻入
里海南部的赫卡尼亚沿岸平原。倘若这片区域也落入敌手,那么整个
伊朗高原和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都将处于骑兵的铁蹄辐射之下。好在当地居民向来是以顽强著称的山地步兵,在紧急情况下纷纷躲入要塞或设防村镇。巴赫拉姆率领的机动部队也以最快速度赶往事发区域。
在随后爆发的希尔卡尼岩石战役(普勒-鲁德巴峡谷战役)中,12000名波斯骑兵伏击了缺乏防备的突厥对手。由于库思老一世的军制变革,此时的波斯军队主要由低阶贵族充当核心。他们的社会地位虽不如传统的大家族,却有稳定的土地供养自己。每人都在基本的头盔+锁子甲+盾牌外,还配备了2张复合弓+30支箭,并用剑与狼牙棒进行肉搏。一旦财力允许,还可以为胯下的坐骑也配上半身马甲。在战斗中,他们不仅能有效配合将领周围的重型具装部队,还比普通的轻骑兵更适合进行持久作战。加上机动能力优势和习武文化盛行,足以应付帝国的大部分军事需求。
相比之下,突厥和白匈奴进攻者的部队则更为粗糙。虽然有日益改进的大型复合弓和使用优质铁矿制造的铠甲,却无法惠及部族社会的全部成员。因此,缺乏必要护具的轻装骑手,依然是这些游牧武装的绝大部分。当战场不适合他们迅速展开队列,就很容易为武器更加精良的对手所击溃。因此,恭候多时的巴赫拉姆便重创了入侵者的大军,并射杀了突厥可汗处罗侯。
在这场第一次波斯-突厥战争的尾声,萨珊王朝的精锐重新进入河中,让那些失去强者保护的粟特城邦再次折服。当发现有不少敌军据守布哈拉后,索性直接渡过锡尔河,在第二场野战中再次击败突厥人(也有说法认为处罗侯战死于此役)。然后再从容不迫地返回绿洲区域,将依然困在城里的突厥王子俘虏。
第四次战争发生在591年。
589年,巴赫兰·楚宾率军与拜占庭帝国军队作战失败,霍尔米兹四世因宫廷斗争猜疑巴赫兰·楚宾,巴赫兰·楚宾遂反叛,囚禁了霍尔米兹四世,矐其双目,自立为王,萨珊朝波斯发生内乱。霍尔米兹四世长子库思老继位,即库思老二世。
达头可汗乘萨珊朝波斯内乱之际再次征服了
巴克特里亚,并借兵给巴赫兰·楚宾。
库思老二世自知不能胜巴赫兰·楚宾,遂西逃向拜占庭帝国割地求助。591年拜占庭帝国派军队与库萨和二世联军在
巴拉拉图斯河战役击败了巴赫兰·楚宾。巴赫兰·楚宾投了西突厥汗国。后来库思老二世派人贿赂西突厥可汗之妻可敦,可敦令人毒死了巴赫兰·楚宾。
第五次战争发生在597~598年。
波斯王库思老遣大将Smbat Bagratouni讨击嚈哒、贵霜,嚈哒、贵霜求援北地大可汗,突厥达头可汗率援兵号称三十万渡乌浒河,败Smbat Bagratouni之军,旋渡河归国,突厥军退,Smbat Bagratouni复进攻,兵至贵霜都城薄罗,寇抄全国,若哈烈,帆延,诸城以及吐火罗、塔里堪全境,皆受其害……大获战利品而还,至木鹿及Merw-er-rould,结营于此。”
第六次战争发生在607年。
此前
波斯人对于中亚的残酷洗劫反而导致了河中再次失控,许多分布在巴克特里亚山区的吐火罗王公也纷纷倒向突厥阵营,进一步加剧了波斯人的东部国防压力。突厥-白匈奴联军在公元607年卷土重来,尽管有2000名封地骑兵站出来击溃了一支敌军先头部队,却架不住号称30万人的主力再次来袭。最后,作为防线支点的图斯堡垒被攻克,造成具有王室血统的守将达托延与身边的300名精锐扈从全部战死。
库思老二世从高加索地区调兵,具有
亚美尼亚王室血统的巴格拉图尼(森姆巴特·巴格拉特)成为前线统帅。他曾经以雇佣兵身份加入过拜占庭军队,对抗
多瑙河以北的
阿瓦尔人游牧集团。后来又因遭流放而在波斯人的希尔卡尼服役,所以具备丰富的反骑兵战经验。在被送回故乡统领波斯属亚美尼亚后,他就得以指挥一支东西合璧的混合式武装。其中既有长期模仿波斯风格组建的具装骑兵卫队,也有部分拜占庭风格的重装步兵分队。
此时,突厥-白匈奴联军已成功占据呼罗珊,并不断以骑兵部队劫掠整个伊朗高原。在这场第二次波斯-突厥战争中的最高潮阶段,甚至冲到了靠近南方龙兴之地的
伊斯法罕。好在他们并不准备鲸吞半个帝国,因此在抢得盆满钵满后就开始按原路返回。只是苦于收获过于丰厚,就不得不为辎重队伍拉的太长而放缓行军步伐。曾长期学习拜占庭兵法的巴格拉图尼,马上采取了前宗主
莫里斯一世的战略风格。他没有直接派兵追击,而是从里海以南的希尔卡尼迂回前进,着手攻下那些遭放弃的呼罗珊堡垒。由于中亚士兵实在不善于城市攻防,自然被熟悉古典式攻城手段的步兵所击败。
等到突厥-白匈奴骑兵返回自己的前线基地,再次遭到萨珊波斯方面的突然袭击。虽然他们的规模依然保持在30000人上下,却还是缺乏必要的战前准备。巴格拉图尼则遵循擒贼先擒王理念,以斩首式突袭打死了负责全权指挥的不知名突厥贵族。失去主心骨的游牧军队,被迫以各自的部落单位开启分头奔逃模式。波斯人也以得以分散部署,以追杀姿态将敌人礼送出境。
但巴格拉图尼还是参考了巴赫拉姆的前车之鉴,深怕自己同样因功高盖主而遭受迫害。在收复整个呼罗珊后就回到家乡居住,以深居简出的低调生活结束了余生。库思老二世也的确没有加以针对,甚至在后来认可其地位权势都由儿子继承。
第七次战争发生在616~620年。
616~617年波斯对吐火罗斯坦进行过两次征伐。这里是嚈哒人的居地,并在突厥最高权力的治下。波斯虽然取得胜利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但是突厥统叶护可汗很快就把萨珊王朝的军队从这赶出。
第八次战争发生在627~628年。
公元 625年中期,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刚刚结束当年的远征作战,率军返回卡帕多西亚休整。同时也派遣自己的心腹安德里亚斯出使北方,怂恿作为西突厥属部的卡扎尔人投身反波斯战争。出于对付共同敌人与劫掠财富需要,可汗立即同意缔约,并于次年向萨珊境内发起大规模入侵。由于此时科斯洛伊斯二世将大部分兵力都用于入侵小亚细亚半岛,所以让留在高加索山麓的防御力量十分脆弱。蓄势待发的游牧骑兵得以顺利突破达尔班德关隘,南下洗劫了甘做波斯附庸的阿尔巴尼亚和伊庇利亚。这些入侵对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从而迫使波斯国王抽调部分西征军队前来支援。对罗马人而言,这就让他们的军事压力得到缓解。
虽然两国结盟对局势产生了立竿见影效果,却不可能迅速对波斯造成毁灭性打击。此时的萨珊军队依然威胁着君士坦丁堡,让希拉克略无法凑集足够的兵力发动反攻。只能临时派数千人的小股部队配合行动,也就不可能将重型武器投入战场。不巧的是,游牧民出身的卡扎尔人恰恰不善于攻城,经常在关键地段遭到阻挡。在公元 626年的首次大规模侵入中,他们就对伊庇利亚的战略重镇提弗利斯无可奈何。担任指挥官的叶护肖像,甚至被守军刻在南瓜上加以耻笑。
到了公元627年春季,希拉克略终于腾出手来参与联合行动。他亲自带领5000精兵抵达黑海东岸的科尔基斯,前往高加索山麓与再度南下的卡扎尔叶护汇合。对方一下马就跪倒在地,向皇帝致以最友好的问候。希拉克略同样也释放出最大善意,不仅将备好的贵重礼品分发给盟友部属,还把自己的皇冠摘下戴到叶护头上。最后当众将对方收为养子,甚至许诺将某位罗马公主许配给对方。
于是在这一年的行动中,卡扎尔叶护从自己麾下中挑选出40000名骑兵参战,命令他们跟随皇帝作战。自己则带领剩下的蛮族继续围攻提弗利斯,将不少高加索守军都限制在原地。由于获得了罗马盟友的鼎力相助,进攻者通过无数4轮马车将攻城器械的零件运送上高地,组装出攻城槌和投石器。可怜的提弗利斯守军前一年还凭借坚固的城墙阻挡,并用长矛肆意戳刺刻有叶护肖像的南瓜取乐。结果在装备焕然一新的强敌面前迅速溃败,落得全城尽屠、国君剜目而死的悲惨下场。
与此同时,希拉克略的东罗马-卡扎尔联军也向高加索山麓的其它波斯附庸发起进攻。实力孱弱的高加索土著的根本无法阻挡,让投靠波斯的当地王子盖伊沙克急忙逃往萨珊腹地,至关重要的达尔班德与帕尔塔瓦等坚固堡垒均不攻自破。入侵者也没有丝毫怜悯,对当地居民展开血腥报复。所有人无论是英俊美貌还是丑陋,不分男女老幼和高低贵贱,全都遭到当街被杀待遇。联军还不忘四处抢掠、焚毁城镇,严重破坏波斯势力范围内的经济。最后趁热打铁,继续向高加索东南部的阿特洛帕特尼进发。当年9-10月,希拉克略也力挫前来支援附庸的波斯大将沙赫拉普拉干,向东前进至1000公里远的米底山区。萨珊王朝的北部防御几乎完全瓦解。
遗憾的是,因地理和气候制约,联军的攻势未能更持久地延续下去。627年秋,
可萨人到阿塞拜疆就不肯再南下。卡扎尔人从小在高加索以北的库班草原上游牧,十分喜欢当地凉爽湿润的气候。但当他们进入阿特洛帕特尼后却发现,新被征服区域的气候炎热且干燥,许多蛮族士兵都不能很好适应。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从罗马同僚处得知,这次进军的终点是在
美索不达米亚。当地的炎热程度比之这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就没有多少耐心的卡扎尔士兵很快就原形毕露,纷纷从军营溜走当了返乡逃兵。好在罗马皇帝的态度十分豁达,不仅没有向叶护告状,还特地允许军中尚未溜走的所有卡扎尔士兵全都撤离。这也是帝国无力再挑起新争端的无奈表现。
不过,卡扎尔人此前的联合行动,已经给予希拉克略极大助力。自联军入侵高加索开始,就采用各种冷酷手段消灭和驱逐萨珊驻军与亲波斯势力。也因如此,尽管希拉克略最后失去了盟军支援,也不用担心自己被波斯人包抄后路。剩下的工作,就是找机会与科斯洛伊斯大王做最后的了断。他的行动部署,也不必再担心自己掉进孤军深入局面。公元628年,拜占庭军队在
尼尼微战役大败萨珊朝波斯军。
结局
628年萨珊朝波斯内乱,
库思老二世被其子处死。此后,萨珊朝波斯出现诸侯并立的分裂局面,甚至西突厥汗国在萨珊朝波斯的东部也扶持库思老二世的侄子为王,控制萨珊朝波斯帝国东部一些地区。萨珊朝波斯的这种分裂局面一直延续到651年被阿拉伯王国攻灭。
历史的巧合,628年冬,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所杀,西突厥也发生分裂。唐王朝也加强了对西域的攻势,逐步招降西突厥各部,657年唐将苏定方平定了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汗国遂灭亡。
评价
从上看出,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联合进攻萨珊朝波斯的战争要多于西突厥单独作战的次数,无疑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军事结盟对巩固西突厥在中亚的统治也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在压制萨珊朝波斯方面显得特别显著。但联盟的关系却改变了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原有的贸易体系和政治关系模式,也使得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再次陷入战争的无底深渊。三大政治势力相互制约,时分时合。而西突厥汗国则始终拥有主动权。毫不含糊地说,西突厥汗国因战争而兴也因战争而亡,但它对萨珊朝波斯的战争却也把拜占庭帝国拖下水,致使兴盛的拜占庭帝国急转直下。罗伯特·福西耶先生说“政治、文化、军事上的变化从565年开始,这个阶段实际上一直持续615年至620年间,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与统治者们的个性没有什么联系。谈论它们的惟一原因首先是要阐明一系列事件的后果。”罗伯特·福西耶先生虽未阐释拜占庭帝国与西突厥汗国的联盟所带来的后果,无疑这也是拜占庭帝国衰败重要因素。
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结盟,即打破了萨珊朝波斯与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关系模式和贸易体系。随后,西突厥汗国与拜占庭帝国发动了第一次对萨珊朝波斯的联合军事行动。据史料记载,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共有七次,与拜占庭帝国联合进攻波斯四次,单独作战三次。估计两国之间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要比这多。西突厥汗国与萨珊朝波斯不仅通过战争相互压制,还相互干预对方的内政及外交,双方在拉拢拜占庭帝国上也展开了竞争。对抗消耗了各自的国力,再加上内部的动乱频发,两国遂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