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称“泉南佛国”,是
佛教文化传入较早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在
泉州市区的
清源山,
南安的
九日山,
晋江的青石山等,均有“泉南佛国”的摩崖石刻。
地理环境
在
泉州市区的清源山,
南安的
九日山,
晋江的青石山等,均有“泉南佛国”的摩崖石刻,尤以晋江青石山的石刻最有气派。它出于南宋
泉州名太守
王十朋之手,每字高达两米,笔势飞动,笔力遒劲,洒脱奔放,颇得好评。
佛教是外来宗,它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东汉初年传入中国。
历史沿革
在
泉州,最早有佛友庙宇的地方是
南安丰州,它在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就在
九日山下建了
延福寺。在这个地方,佛教的遗物也特别多:在这里发掘的南朝古墓,墓砖印有佛像;九日山下的金鸡桥畔,至今还有
唐刻护桥武士像;
泉州石刻佛像不少,但最早的一尊,当推
九日山上的五代石佛座像。
东汉末年,中国江南地区也有了外来的僧侣译经传教者,据《高僧传·康僧会传》载:“孙权闻其才慧,召见悦之,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当时执掌江南的孙权崇佛,据传还曾为世居“天竺”的僧人康僧会到其都城“建业”(即今南京)传教建了“建初寺”。其时,泉州已有属建安郡的“东安县”的建制(260年),并于晋太康九年(288年)在当时县治地的“九日山”始建了泉州最早的佛教寺院“延福寺”。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也到延福寺翻译佛教经典。
隋末皇泰年间(618-619年)建的安海“龙山寺”,唐垂拱二年(686)建的开元寺等佛教寺院出现。
唐、五代时,随着泉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从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的“誓愿归佛”至先后主政泉州的留从效、陈洪进等的尊佛,使泉州的佛教发展呈上升兴旺态势。在增建开元寺之后,又在城东隅增建了“承天寺”等。
在唐代,
泉州的佛教就相当发达。著名的
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
南安高僧
义存创建的闽侯雪峰崇圣寺规模宏大,常住僧侣达一千五百多人。
义存的弟子
神晏,是
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开山祖师。还有玄沙师备、长庆慧棱、洞岩可休、安国弘滔等弟子,或为名山丛林住持,或有佛学专著传世。唐代著名的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其中也有
泉州高僧昙静相追随。
延至五代,
王延彬统治
泉州期间,倡建的寺庙多达二十余所,著名的
承天寺、
崇福寺、资寿寺(清初改为城隍庙)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现在,
承天寺、
崇福寺与
开元寺并称
泉州三大寺庙,在
闽南乃至整个东南亚,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至唐末,佛教建筑寺庙在“泉州”辖区内,就有数十座。而且出现不少高僧,翻译大量经典,佛学著作也不少。
宋朝,与“泉州港”的兴盛相呼应的缘故,佛教发展仍呈上升态势。据《泉州府志》载:“泉当宋初,山川社稷不能具坛,而寺观之存者凡千百数。”可见在宋之前,泉州是佛、道俱兴,有“寺观”“千百数”。其间又在城东北隅增建了“崇福寺”等佛教建筑,并将“开元寺”的原有两座木塔改建为石塔,完成泉州唐宋时期“三大佛寺”建筑-----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从这一角度而言,也标志着泉州佛教发展鼎盛阶段的出现。
宋代以后,因统治阶级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泉州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直到清朝泉州的佛教才逐渐衰落。
现状
泉州的佛教,主要是“禅宗”。经过了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鼎盛阶段以后,泉州佛教兴盛的态势渐不如前,寺院或常被军兵占住;或被占为粮仓;或遭回禄之灾。但各个历史时期,仍有一些佛寺的创建。
泉州历代建造的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800多座,现尚存339座。泉州的佛寺,大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巍峨壮观,具有特色,许多寺院被列为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佛寺,并且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佛寺的有开元寺、龙山寺;被列为省级佛寺的有承天寺、崇福寺、海印寺、铜佛寺、雪峰寺、天柱岩寺、大慈林、草庵寺、南天寺、西资岩、科山寺等。近年修葺一新的平山寺、宝海庵、慕西寺、金粟寺、宿燕寺、朵莲寺、清水岩、灵鹫寺、普济寺等,也颇有影响。泉州佛教有居士林,又有附属组织,1930年创立“月台佛学研究社”;1987年以来创立了“泉州女子佛学苑”,1992年创立“广钦和尚图书馆”以及慈善弘法基金会等等。
对外传播
泉州人绸地稀,造船和航海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侨乡。宋代泉州进士
谢履在《泉南歌》中曾描述道:“泉州人绸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李玉昆说:“从唐代开始就有泉州人络绎不绝赴海外谋生,此后渐成传统,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都不会改变以港市贸易为生的泉州人的出海步伐。”
数以万计的泉州人,带着丝绸、白瓷,还有他们最擅长的石雕、制瓷、造船技艺,远赴重洋,来到日本、高丽、琉球、爪哇……等地,开始他们的移民生活。根据英国人凯特在《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中记载,仅在明初,印尼各地生活的华侨有二万多户,五万多人。整个东南亚,华侨超过十万人,其中泉州籍华侨人数约四至五万人。到了民国期间,由于战争和动乱,更多的泉州人投奔海外。仅1926年一年,泉州就有20万人出国。
泉州人带去的,还有他们的佛教信仰。李连昆说,早在宋代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海商徐戬根据高丽人的要求,专门到杭州雕造了夹注《华严经》等2900片佛经,带到高丽。
泉州佛教最大规模的海外传播,要数明末清初的木庵率众弟子东渡
日本弘法。1654年,木庵的师父隐元赴日本开创了“日本黄檗宗”。第二年,木庵奉师父的召唤,带领众弟子相继来到了日本,在日本开创了万福寺等十座寺院,并于十年后接替隐元,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代祖师。其后,黄檗宗发展成为
日本佛教的一个盛宗,日本全国现有黄檗宗万福寺的分寺500多座,信徒30多万人。木庵创立的长崎福济寺,也被当地人称为“泉州寺”。最近几年,日本黄檗宗常有代表团到泉州开元寺参拜,日本佛教徒中有些人还能闽南话诵经。
佛教海上丝绸之路,还催生了泉州僧伽队伍中的特殊弘法者——“侨僧”。他们在泉州佛教弘传、特别是民国以来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
泉州佛教博物馆”中,转道、转逢、宏船、转物等侨僧与弘一大师一道,作为对泉州佛教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德,供人们所瞻仰和缅怀。
泉州佛教博物馆前任馆长德升法师说,泉州侨僧在海外、特别是南洋各国弘法建寺,都以泉州的开元寺、承天寺等作为祖庭。清末以来,侨僧们利用海外泉州与闽南特有的人脉,在南洋建起了一大批道场,并把募集来的善款,反哺泉州祖庭寺院扩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僧们与太虚大师等一起,在海外宣传抗战,募集资金转回泉州等地,拯救民生,重建毁于战火的寺院。
宏船、常宽、广洽等泉州侨僧,历任新马佛教总会主席和新加坡佛教总会执行主席。德升法师说,上世纪八十年以来泉州佛教寺院的兴建,同样也离不开侨僧们的支持,他们一如既往地从海外筹集大批资金,用于祖庭的恢复重建。
直到现在,泉州佛教还保持着与海外密切交流的传统。在泉州三大丛林中,开元寺方丈道元法师、承天寺方丈向愿法师,都是“海归派”。道元法师曾经赴巴西担任圣保罗观音寺方丈;向愿法师是著名侨僧宏船法师的弟子,曾经在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国留学修持十多年。